目前分類:網路夜未眠 (12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原文刊載於高點機構於 1998/12 出版的「校園手札」一書,筆者應邀提供一篇寫給學生的文章。

生活在這個資訊時代,如果沒能掌握資訊脈絡,你將很快被時代潮流淘汰。在政府「三年三百萬」的網路人口目標下,近年來,網際網路在國內急速竄起,各行各業、各年齡層,無一倖免,每個人都在學習如何使用網路,網路不再只是電腦族的專利,網路的流行不僅僅代表了時代潮流,更意味著資訊時代真正的來臨。身為一個現代的大學生,相信你也希望自己是一個不落人後的校園網路新鮮族。

■別放棄你的權利!

最早在台灣發源的所謂國際網路,除了實驗階段由資策會所主導的種子網路(SEED NET)外,莫過於來自校園的「學術網路」,從早期僅限教授及研究人員使用的bitnet,及至進展到今日串連台灣各校園的台灣學術網路(TANet) ,校園可說是推動台灣網路發展的一大功臣。

TANet 這個由教育部付費主導的網路,主要係為加強學術交流及研究而成立,目前在各校計算機中心或電腦中心都提供該校學生免費或繳交電腦實習費者申請網路帳號。透過各地區肩負網路中心任務的學校轉接,與其他校園相互連接。目前各校由於採用專線方式與各校園連接,所以傳輸速率非一般家庭或個人用戶撥接上網所能比擬。所以,別放棄你成為現代大學生的權利,到你的系辦公室或是電腦中心詢問一下如何申請帳號使用網路。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1998/11


有的人一輩子尋尋覓覓,為了自己的理想,想要找尋理念與默契與自己頻率相符的夥伴,卻永遠只能單打獨鬥。有的人卻可以在簡陋的車庫裡,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車庫傳奇。有的人卻可以在實驗室,創造出稱霸軟體界的大亨。誰說程式設計師永遠只能跟程式碼在一起,就有四個以色列年輕人,以一支ICQ程式,在網路上小兵立大功,成為舉世聞名的焦點。每個人都曾有過夢想,阿丹一直相信只要有夢,就有實現的可能,如果你連夢都不想做,那永遠也不會有實現的一天。


車庫傳奇


1939年,在加州史丹福大學實驗室裡,兩位室友兼同窗死黨,碰撞出HP的車庫傳奇。William Hewlett 與David Packard 兩位史丹福大學電機研究所準碩士,在史丹福大學校園裡相遇,成為工作、課業及生活上的好夥伴,在取得碩士學位那年,他們創設了現今聞名測量及計算儀器界的HP公司,公司設立首年的資本額僅美金538元,靠的是由Hewlett設計的一個音響震盪器,公司的所在地是位於加州Palo Alto一個簡陋的木造車庫。


同樣的傳奇,在三十幾年後的哈佛校園,一個戴著深度眼鏡稚嫩卻有著無比想法的Bill Gates與他童年玩伴Paul Allen在1975年創立了現今稱霸全球的最大軟體公司Microsoft,時間不過是二十幾年的光景,靠的是Bill改寫的一個 BASIC 直議程式,在推銷程式的同時,他同時也意識到,未來家用電腦的市場,於是在當時個人電腦尚罕見的年代,立志開發專門給個人使用的電腦軟體,於是微軟開始併購許多軟體(包括現在全球超過二億台電腦正使用的Windows及WindowsNT),修改成更適合個人使用的環境,於是,短短二十幾年,微軟成了全球最大的軟體公司。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1998/10

前陣子休假無聊,到錄影帶店租了一部好萊塢片SPHERE(中文翻成「地動天驚」)。如果你也看過這部片的話,想必也能體會其中一個中心意旨:每個人的人格與思想其實都有著兩面。一面是表露在外的形象與言行舉止,我們姑且稱之為顯性人格;另外一面是隱藏在人的內心世界,包含著人的潛意識行為、想法,也許連自己也不曉得的隱性人格。

網路是隱性人格的發源地
你知道你自己的隱性人格是什麼樣子嗎?我想可能不曉得。但是仔細想想,你在網路上所呈現的人格特質與現實生活的你,是否有所差別?一個平常沈默不語的人,在網路上所呈現的個性,也許是一個充滿發表慾,喜歡發表意見的人,這些正是隱藏在其人格特質另一面的隱性人格—也許這個發表慾在他的內心深藏已久,只是現實環境對他的顯性人格在表達上是一種阻礙,反而在某種條件下,也許是不必直接面對人,免除了這層障礙,他的隱性人格自然而然就表現出來了—但是他本人卻可能完全沒有感覺有什麼差異。

阿丹接觸網路將近十年,從早期300bps數據機時期的撥接式BBS,到現在動則T1、T3主幹光纖數據專線的WWW、BBS、Newsgroup,見過不少網友,其中也有些現在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觀察他們的顯性與隱性人格十分有趣,有的人在現實生活是害羞沈默的,在網路上卻是極具主導能力,很能表達自己的人,完全是不同的兩種人格特質表現。

如果說,報禁的解禁與解嚴是媒體的開放,那麼 Internet一定是人類心靈的解放,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改變,人的人格特質獲得釋放,所以媒體(或者我們可以說資訊的傳遞)的資訊不再是單向式地傳遞給受眾(接收資訊的人),取而代之的,是資訊的再回饋,也就是經過受眾的吸收後,回饋給傳播者,依照實際的傳播效果進行資訊再修正,這一系列的修正我們可以稱之為回饋。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原文為網路通訊雜誌 1998/9 當期特別企畫特稿

其實打從你自娘胎哇哇墜地開始,你就要開始學習如何管理網路了。一個生命的誕生,也許我們可以視為一個新的網路節點,但其實也代表你將從此與人際網絡結下不解之緣。網路這個名詞雖源自數十年前,但這幾年在Internet的推波助瀾之下,「網路」舊瓶換新酒,似乎又成了一項新技術,而原本就存在人際網絡的網路管理課題,也再度受到重視。今天我們不談純技術,筆者將嘗試回歸人的角度來探討網路管理的奧妙,希望帶給讀者不同的想法。

網管成為MIS重頭戲
因為Internet的流行,網路再度受到重視。而原先以資訊工具,輔助企業進行資訊管理乃至企業再造的資訊管理部門,也逐漸將重心移轉到「網路」這個課題,未來網路與資料庫的結合應用,勢必成為企業資訊管理的重頭戲。

技術不是真的那麼重要
新的技術一定最好嗎?那可不。電腦技術突飛猛進,但你知不知道國內中小企業,還有很多人使用單色螢幕的286、386電腦?當我們在雜誌上口沫橫飛,介紹新的網路作業系統時,你知不知道Novell Netware 3.2還是中小企業的最愛?而且用的還是最原始的dBase?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1998/9

說起來很好笑!這一切原來都是微軟惹的禍。
當阿丹正在納悶,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可以成天坐在電腦前,兩眼直瞪著螢幕,雙手不停敲著
鍵盤時,阿丹翻開習慣閱讀的新聞閱讀程式(News Reader),一不小心,差點把口水噴在電腦螢幕上了。自從視窗系統問世以來,話題不斷,笑話也跟著不斷。

永遠沒有版本的版本
Windows98 的版本眾說紛紜,其實從它在beta test時代就開始了,喜新厭舊的人士就喜歡
新版本的軟體,於是這群白老鼠特攻隊,不,記不記得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人抱著炸彈撞
蘇俄的坦克,來個兩敗俱傷?所以也許我們應該說他們是敢死隊才是,因為他們抱著一堆虫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1996/7



網際網路在國內初出萌芽,許多問題也正在萌芽。中國人自古以來在各個層面就受到不同程度的壓抑,性壓抑導致社會風化問題,政治壓抑導致社會運動的興起,這樣長久的壓抑導致許多社會問題的衍生。透過網際網路的一種新媒體的解放運動正在悄然進行中 ─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唯有面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 媒體解放

在我們真正談及網路言論自由前,筆者要先跟各位談談與網路極為密切的大眾媒體。我們回顧過去幾年,從解除報禁、開放有線電視、開放頻道、取消對歌詞曲的送審制度等等,在在顯示了解嚴後人民求知的需求,我們聽到了更多的聲音 ─ 更多來自不同階層的各種聲音。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原文刊載於光碟月刊 1996/7 阿丹的 Internet 生活札記專欄

如果你是「酷愛」上網的人,那麼請小心了,因為你很有可能是網路沈宕症的帶原者。面對這個新興的文明疾病,你有何因應對策呢﹖如果沒有,歡迎看看本期阿丹的文章,那麼你將瞭解自己到底是不是一個患者,以及如何防範。

記得幾年前,阿丹碰到新上路的網路新手見人就開玩笑說:「網路就像是毒品,她讓你欲罷不能,有的時候你很需要她,有的時候她是你情感的慰藉,你會深陷其中。」這個玩笑一直流傳到今天,從業餘網路拓展到更無時間、空間限制的 Internet 這個參與者多達數千萬人,足跡廣遍全球各地的大寶庫,情況是越來越嚴重了;由於受害者眾,不得不讓人起了疑心:「這是一種病嗎﹖」。沒錯,這是一種病,這是一種文明心理病,影響人至深。甚至於連阿丹都不例外,曾經是此類患者之一,如果您有興趣聽聽阿丹的故事,那麼歡迎繼續看下去。

◆ 什麼是 IAD﹖

IAD 是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的縮寫,有人翻譯為「上網過多障礙症」,阿丹則認為翻譯為「網路沈宕症」會來得貼切些。IAD 這個名詞的起源其實也是無心插柳的,就像阿丹前面提及的玩笑話一樣,有同樣的背景;當初阿丹在開這個玩笑時,也是因為看到許多人整天沈迷在電腦前跟電腦講話,才出此言。沒想到兩年前一位住在紐約市的心裡病學家高德保也開過這個玩笑,他在一份醫學學報裡提出了這個名詞,然後描述他觀察許多人的可以整天待在電腦前流連忘返甚至廢寢忘食而提出的一種假設性病徵,沒想到沒多久他就收到許多求助者上門,真正發現這種文明心理疾病的存在。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1996/6


在人煙稀少的電腦角落裡,還住著一種人,這種人我們慣稱他叫怪客(Hacker),可是你們卻叫他「駭客」,讓這群躲在 0 與 1 世界裡的蝙蝠怪客,瞬時間成了全球網路界矚目的焦點,也成為最炙手可熱的閃亮新星,但究竟在 0 與 1 的世界裡,他們真的是一群專事破壞令人驚駭的網路駭客嗎﹖且聽阿丹道來。


Hacker 這年頭真是紅透半邊天了。 這群原本躲在電腦世界的怪客,在網際網路迅速席捲全球各地網迷之後,怪客不再怪里怪氣,不過倒成了好萊塢電影的主角人物,一下子受寵若驚,情急之下找了脆餅(Cracker)老弟出面擺平,沒想到壞了名聲, 反成了網路的通敵,就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冤枉呀冤枉,包大人』,阿丹彷彿聽見 Hacker 們的冤枉聲。


某日,豔陽高照,日正當中,阿丹如往常地撥上了工作主機,翻閱早已堆積如山的電子郵件 ─ 數位化時代的產物。掛上熟悉的 News Reader後,突然間,在咱們台灣號稱頭號「電腦怪客」專用,實際卻是脆餅老弟最喜愛的溫床 ─ tw.bbs.comp.hacker的板上看到兩位老兄的這麼一句對話,害阿丹差點把飯噴出來了。


「Cracker 就是破壞網路安全的那種人啦!」
「不對啦!Hacker 才是破壞者,Cracker 是好的那種啦!」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1996/5


在生硬的○與一世界裡,能暫時拋開塵世間的牽絆,一個人待在屬於自己的角落裡,沈浸在卡布奇諾的香氣與浪漫的鋼琴聲中,真是件令人陶醉的事。常常坐在電腦前工作的你,是否覺得整天面對生硬的電腦而感到乏味呢﹖何不讓自己輕鬆一下,換個環境繼續與電腦相處﹖近年在國內興起的網路咖啡屋將是您可以考慮的好去處,既有濃濃的咖啡香,又有電腦隨侍在旁,供您使喚,不怕荒廢工作,讓您休閒不忘工作,工作不忘休閒,好不快樂。

● 網路咖啡的起源

想像一下以下的情境:在幽靜的英國倫敦巷弄裡,路上行人三兩成群走著,帶著盎格魯薩克遜民族傳統的文靜氣息與冷冷的表情,巷弄裡,有 PUB、Club、還有網路咖啡屋。什麼﹖「網路咖啡屋」是什麼﹖

倫敦灰灰的天空加上濃厚的街頭嬉皮,剛好是網路咖啡屋誕生的最佳地點,最初的網路咖啡屋就是在英國倫敦開設的。對於國人來說,英國可能是一個不十分陌生,但也不是十分熟悉的國度,帶著一絲神祕的氣息。大家對英國最深刻的印象,大概是近年英國皇室的亂象,戴安娜王妃與查理斯王子的婚姻問題吧。很少人知道其實英國的電腦界乃至網路(Internet)都是十分風行的,至今在相關的產業上,也居世界領先的地位。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