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1999/8

網路上存在著許多傲慢與偏見,以及利益衝突,他們是網路世界(Cyber Society)的不定時炸彈,因為你從來不曉得他們之間何時會產生非理性的衝突,這些因為理念、想法、利益不同所產生的各種歧見,已漸漸燃起火苗,一場數位化的網路戰爭,在人與人的傲慢與偏見中,悄悄地展開。

傲慢與偏見的戰爭

十九世紀初,英國女作家珍‧奧斯仃(Jane Austen,1775-1817)的名著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裡,有一位傲慢先生達西與偏見小姐伊莉莎白,達西從小就是個天之驕子,優越的環境卻讓他對自己的傲慢渾然不覺;伊莉莎白自恃觀察力過人,可是卻因此深陷偏見的迷宮中,無法跳脫出來看清事實。當傲慢與偏見碰在一起時,讓兩個人性極端的缺點發現對方的長處,跳脫出他們原本身處的迷宮,激盪出了愛情火花。

自負與莫名其妙的成見,是人們最常犯的錯誤,古往今來,中外社會,都逃不出這人性枷鎖。在網路上,許多喜歡發表意見的人,在現實社會其實是最寂靜的一群,他們不擅言詞,缺乏與人溝通交流的經驗,因此在網路上辭不達意的言論,往往是造成誤會的導火線,所謂言者無意,聽者有心。

網路論壇不比兩人間的面對面交談,有許多人參與論壇的討論,看法也自然有許多歧異之處,理性的討論是就事論事,在異中求同,網路論壇才真正有意義,如果只是各自表述,你也不認同我,我也看不起你,往往不是因為固持己見就是存有要命的偏見。管理學上有一個「光環效應」的理論,當我們對某一個人存有一定的刻板印象,便會朝那個刻板印象的方向來解讀一個人言行舉止,比如說,曾經發生過的博士班研究生製毒的社會新聞,一般人對博士的刻板印象,就主觀認定應該是博學多問,飽讀經書,對這種人的道德標準也自然要求較高,一但這種人做出某件突破刻板印象的舉止,打破了這種完美平衡,所有人對他的看法便完全改觀,覺得他比一般人更罪大惡極。

這種情形在職場上經常可以看到。某大公司應徵工程師,大老闆們寧可相信空有各種認證,但是肚子裡卻只有半瓶水的所謂「國立大學高材生」,卻不願採用能力與經驗都足夠的專科生。於是,學歷就成了這種光環效應下的犧牲品。在網路上,同樣的情形依然存在,所以很多人在網路上一不小心產生了誤會,便遭受其他所有人異樣的眼光,好似犯了滔天大罪似的,就連自己原本慣用的網路暱稱,可能從此就消失。

阿丹就曾經在網路上碰過一個傲慢與偏見的BBS板主。甲網友貼了一篇文章,向其他網友詢問看法,熱心的乙網友便把自己從小所聽到的心情與感想與之分享,結果這位板主就跳出來質疑乙網友,覺得乙網友的說法可笑,未經查證,簡直是個笑話,還大加口株筆伐一番,旁觀的丙網友看不過去,便跳出來加入戰場。一個單純的網路分享,卻變成了傲慢與偏見的戰場,害得甲網友趕緊出來聲明「我只是想問各位的想法,不是要各位吵架,以後我不問各位了,自己去圖書館翻資料好了」。

這位傲慢的板主吹皺了網友分享的一池春水,還自以為是地覺得別人的說法未經舉證,以及「沒修過統計學」云云,連跳出來說公道話的丙網友也被貼上「反對陣營」的對立標籤,不僅讓這場網路討論完全失去了意義,也讓人覺得這樣的板主似乎讓討論區成了一言堂,意見與之相左的,一律在其眼中就是不屑一顧。

臭屁、驕傲與自信、虛榮,往往只是一線之隔,也說明了每一件事物都有兩面評價的道理。過度發揮的人,殊不知對於自己,這些往往都是正面的看法,但是對別人而言,卻很可能是極為反感的;所以,對自己的主觀想法,自信與驕傲,到了別人眼中可能就變成臭屁與虛榮。網路討論如果不能理性客觀,異中求同,並包容別人的感性與主觀不同的意見與看法,就很容易引起一場論戰,這些論戰不是在爭論真理是否恆真,而是自己主觀的謬論是否得到其他大多數的人的支持,到處譁眾取寵,希望證明自己才是唯一的真。

男人與女人的戰爭

不同的事、物會產生爭議,兩個相異的化學元素會產生化學反應,在不同的人與性別中,也同樣會產生不一樣的激盪。(以下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Jethro是一個理工科的大學生,在BBS上混跡多年,每每看到有趣的話題,總會主動加入討論,正所謂「路見八卦,網路相助」,由於就讀的是一所理工技術學院,男女比例懸殊,平均每九個男生才能分到一個女的,所以男生與女生的話題很容易引起討論熱潮。

有一天Jethro看到學校一堆網路王老五,到處在BBS上徵女友,想起了之前在BBS上曾經碰過的一位女同性戀者,不經其意地隨口在BBS的Men's Talk板上怨嘆為何學校女生如此稀少,還要搞同性戀,不料卻引起衛道人士的反彈,還有同性戀團體的成員跳出來罵人,結果就此在學校的BBS站上引發了一場男人與女人的網路戰爭。

不到十分鐘,Jethro的信箱竟然塞滿了罵人的信件,還有惡意來塞爆信箱的垃圾信。

隔天,他收到一封電子郵件,署名是 Lesby:

「你不要太過份,我就是跟你聊過天的那個女同性戀,同性戀有什麼不好!!………」
Jethro嚇了一大跳,查了一下Lesby的名片檔,發現她由電腦中心上線,而且只上線過一次。顯然這個Lesby又是一個只用一次的免洗帳號,不希望被查出真實身分。他隨手回了一封文情並茂的道歉函,說明自己並無惡意,希望對方能消消氣。

結果不料他的文采並無法說服Lesby的怨氣,第二天上線時,信箱又被塞爆了,而且從那一天開始連續一個禮拜,只要他一上線,就得清信箱裡頭的垃圾信,清到他有點想停用這個暱稱,但是又怕自己平常聯繫的朋友會因此找不到自己,他又查詢了一下Lesby的上線記錄,發現仍然停留在第一次上線狀況,心想對方一定連道歉函也沒收到過,才會如此氣憤。

為了自己信箱的安寧,他只好硬著頭皮把道歉函直接貼在板上,希望 Lesby別再寄信給他了。次日,他的信箱停止被灌水了,只有一封署名Lesbi的來信,當然,這又是一個免洗帳號。這個Lesbi其實就是Lesby的另一個化身,她說她是 Lesby 的朋友,Lesby已經看到板上貼的道歉函,所以應當不會再灌爆Jethro的信箱了。

Jethro為了表達歉意,寫了封信告訴Lesbi想請她們吃飯,當面道歉,並且並且cc: 一份給Lesby,不過她只收到Lesbi同意接受的回信,至於Lesby,因為跟 Lesbi 根本是同一個人,所以她根本也沒回信。

學理工的Jethro對於情調與氣氛鮮少研究,就約了Lesbi到學校附近的肯德基炸雞店用餐。第一次見到Lesbi,她是一個留著一頭短髮,帶著幾分帥氣的女孩子,十分健談,清秀的臉龐掩蓋不住她秀麗的外表,Jethro心想「如果她不是女同志就好,這樣我就跟痞子蔡一樣也可以認識自己的輕舞飛揚了」

兩個人談得頗起勁,Lesbi於是約Jethro到附近河邊看夜景,結果糗的是,對方開車,自己騎的卻是台破野狼125機車,只好充當乘客,讓Lesbi載了。在河邊看夜景真是一種享受,晚風吹來,Lesbi身上香香的味道隨風徐徐吹來,讓Jethro覺得很舒服。Lesbi首先開口問道:
「你覺得我漂不漂亮啊?」
「很漂亮呀,而且還帶點帥氣,妳要是男生的話,鐵定迷死不少女生囉!」Jethro回答道。
「呵, 我早就迷死不少女生了」原來Jethro忘了Lesbi是個女同志了。
「對不起,我可不可以問問一下……妳……妳怎會愛上女生呀?」Jethro支支吾吾,很不好
意思地問著。
Lesbi臉上一陣詭異的表情,有點困窘。「其實,我也愛男生,只不過男生對我來說是激情,女生則是真正的感情」
被這個料想不到的回答所迷惑住了,Jethro晃頭晃腦的,還是一付迷惑的模樣。
Lesbi 點起一根煙,緩緩的抽著,轉頭向Jethro嘆道:「唉,你不是女人,永遠不會懂的!」

有的時候這種因為所身處與成長的環境與背景,的確會造成彼此間觀念的難以溝通,特別是在現實社會上處於弱勢的族群,在網路上更容易有這樣的問題,但是由於網路上人人平等,即使別人帶著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他們還是可以在網路上找到自己的一塊天地。

Domain所有權爭奪戰
網路上還有另外一場名稱代表權的爭奪戰。這是真實世界的商標爭奪權戰爭的延伸,許多人搶先在網路上申請網域名稱(Domain Name),並聲稱自己擁有優先使用權,這些問題爭論不休,美國維吉尼亞州州立法院的法官日前就在當地創下了一個案例,確認網域名稱是一種財產,屬於網域名稱申請者所有,並享有販賣權,同時,他還規定網域名稱得以扣押,用來處理償清債務以及訴訟費用。

這個案例一出現,便引起許多不同的爭議。還好,這個案例仍在當地的最高法院上訴中,否則這個判決未來將會是商標所有人用來對付網路投機客的武器。許多網路投機客,搶先申請了一堆自己用不上的網域名稱,這些名稱可能是好記的英文單字,或是與其他商品商標相關的名稱相同,這樣等到這些公司想要在網路上提供網站服務時,便得被迫花錢向網域名稱擁有者議購。萬一這些投機客有意濫用這些網域名稱,便會產生對這些商標持有者某種程度上的名譽損害,比如說,美國白宮的網址是www.whitehouse.gov,但是有心人士便申請了www.whitehouse.com這個網域名稱,並且經營成一個色情站台,對於一般人而言,.com網域已經成了一種習慣,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網址,一定是 .com網域,這樣一來對於美國白宮不可說完全沒有影響。

結果害得提供網域申請的Network Solutions Inc.左右為難,為了解決這些可能引發的爭議問題,只得在申請人申請前,強迫他們簽下一紙合約,上面聲明申請人指擁有網域名稱的使用權,如果與商標有所衝突時,該公司有權協調申請人與商標持有人雙方,並保留在此情況下收回使用權的權利。此舉固然照顧了商標持有人的利益,暫時穩住陣腳,減少了許多問題,但是許多申請人還是認為網路是另外一個世界,跟真實世界一樣,應該有先來後到,硬是把真實社會的各種規定搬到網路上,不一定適用。

這種網域名稱擁有權的問題特別會發生在利益衝突時。德國高等法院就贊成與真實世界相衝突時,應該以真實社會為準,他們贊成都市可以禁止其他人在 .com網域下,以都市名稱作為網域名稱。但是所引起的爭議更大,因為 .com 網域係定義為商業公司或組織,都市為政府單位,理應採用 .gov網域,可是當政治性衝突發生時,這一切就顯得合理了。最明顯的衝突就是被中國大陸申請走的 taiwan.com,就很有可能被利用來作為政治性用途,政治上,中國大陸一直主張的一個中國政策「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在taiwan.com網域名稱係由對方所有,在網路上就可能造成「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的另外一種聯想。

這些網域名稱的爭論未休,但是如果單純以網域名稱原始劃分的標準來看,.com網域就是商業公司,.gov網域就是政府組織,.tw就代表台灣,.cn就代表中國,自然沒有太大的爭議。但是有關商標名稱上的爭議,將由於網友對 .com的使用習慣與印象不變,而一直持續下去。

資訊戰-未來的數位戰爭

一九八○年代,美國總統雷根提出星戰計畫,美蘇兩國開始進入太空武器競爭時代;一九九○年代,前蘇聯共產體制解體,兩國進入了冷戰時期,雙方開始一場明暗虛實的間諜戰;其後,隨著德國統一,柏林圍牆拆除,西方的資本主義大舉進入甫解體的共產國家,引起了另外一場文化變革。一九九九年,二十一世紀到來的前夕,另外一場數位化的戰爭正悄悄地展開中。

我們將這種具軍事意味的數位化戰爭稱為網路戰爭(Cyber War),與網路上的另一種網路戰爭(Net War)有著本質上的不同。這種Cyber War被視為未來世界的一種軍事攻擊,她無聲、無味、無色,只會悄悄地讓逐漸仰賴網路的對手,不知不覺地癱瘓了。

數位化時代的來臨,代表我們不再單純以國民是否為文盲以及文化深度和經濟、國防上的強弱來衡量一個國家的國力,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國家數位化的程度、深度,以及網路的普及率,這些將漸漸成為一國的國力指標。當一個國家的數位國力越強,代表她對網路的依賴越強烈,同時也代表她越容易遭受攻擊,因此,對於數位世界的各種破壞所具備的防制能力與防範能力,也成了這個國家的數位國防(Digital Defense)的衡量指標。

網路上有幾種人,可能是未來數位攻防戰可能的阻擊手:
1.國防機密機構退役、退休人員或前僱員
2.網路駭客
3.具電腦犯罪前科者
4.網路恐怖份子
5.外國情報機構
6.外國敵對政府

美國五角大廈就曾經與網路恐怖份子(Cyber Terrorist)有過幾次刺激的攻防戰。曾經有位自稱網路恐怖份子的駭客,就連續兩天入侵位於德州聖安東尼的Kelly Air Force Base空軍基地的軍事電腦,這個基地中心有最敏感的美國空軍軍事情報,諸如美國目前在伊拉克和波士尼亞等地的軍隊部署等重要資訊。

NBC新聞報導指出,這次駭客攻擊是一種經由加拿大、挪威和泰國的電腦網路所發出的精密複雜、座標式瞄準的入侵,但是實際上他們並不是來自於這些國家,駭客利用許多技巧,很巧妙地避過防制系統的追蹤,讓五角大廈根本也無法得知對方的身分,所幸並未有任何機密資料流失。這些網路恐怖主義者從全世界多達十五個地點對五角大廈發動一連串的同位攻擊-每天多達百次,而且時間長達數月之久。攻擊者的身分無從查起,因為全世界使用網際網路的人都很可能是潛在敵人,這對數位國防是極大的威脅,因為攻擊者可能只是數千萬人中間的其中一人,但是你卻得大海撈針,仍然一無所獲。

因此,儘管可稱為數位強國的美國,也不敢輕起戰端,因為極度數位化的結果,使得這些形同美國網路的基礎建設完全對外開放,所可能遭受到的攻擊也就越大,因此,無論是經濟、金融、國防、民生,乃至衣食住行,都對網路產生某種程度的依賴,一但這些網路癱瘓了,整個國家各單位的運作與人民的生活都將受到極大的威脅。

這種Cyber War可能比神經毒氣、細菌和病毒等生化戰爭,或是槍砲彈藥所造成的人員傷亡要來得恐怖,因為一但這種戰爭啟動了,便可能由多點同時進攻,不但難以追查,並且在很迅速的時間裡,便可以癱瘓整個國家的運作,除非先自斷生路,將國內的所有網路系統中斷,讓敵人沒有攻擊目標。網路戰爭與生化戰爭、核子戰爭一樣,沒有人敢輕易嘗試,但是卻是未來戰場上的另外一種致命武器。

不是我們惹的禍!
「We didn't start the fire. It was always burning since the world's been turning. No, we didn't light it, but we tried to fight it.」美國歌手Billy Joel在歌曲裡大聲疾呼。世界仍在轉動,這一切都不是我們惹的禍,儘管我們沒有點燃戰火,也嘗試避免這些衝突的發生,但是很多戰端就這麼輕易地發生了。

從星戰、冷戰到網路戰爭,人們的傲慢與偏見不斷地侵蝕著我們內心裡所堅持的真理,世界開始變得扭曲,從人性的衝突中,我們看到了很多爭端,網路也像一片鏡子似地,替我們把這些人性的弱點攤在陽光下,很清楚地被所有人看到,讓我們有機會看到自己真實的一面。網路戰爭不會開始,只要你我都明白該如何在網路上相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