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2000/2

常常上網的人,對於網路上的各種規定,也許早已熟稔,久而久之,那就成為一種共識,一種習慣,於是,你上網便懂得使用瀏覽器,可以點選連結,因為他背後有更多資訊,你也懂得寫Email給別人時,開頭的問候語或禮貌不可省略,否則很難獲得好的回應。可是卻從來沒有人仔細去思考過,這些重複的習慣,如果不是一個習慣的時候,他該被如何處理?這些不成文的規定,是網路的秩序主流,同時也是每個人上網時該重視的第一課題。

網路語言的妙用
文字的表現如果只是平鋪直敘,那麼便顯得呆板八股,而網路的溝通,又以文字為最主要的模態,於是,為了輔助文字的表達,網路上發展出一套有別於一般文學文字的口語文學(spoken literature),研究網路語意學的Dr. Donald Rose把這種有別於一般溝通語言的新文化稱為網路語言(cyberese)。

這些網路語言,有的由文字縮寫而成,有的則代表某個動作或姿勢,或是由於日常生活慣用的詞語的諧音演變而來,隨著網路溝通的需要而持續增加與演變,這種次文化雖然不登大雅之堂,無法像傳統文學成為文字記載的一種方式,但是卻是網路上溝通不可或缺的工具。之所以稱其為工具,代表他是具選擇性的,你不必學會這些網路語言,也能與人溝通,但是很可能別人大量使用這些輔助文句,那麼你便不能完全不認識這種次文化了。

除了以原本的文字變形輔助情緒的表達以外,網路族還善用電腦鍵盤所可以使用的字元,拼湊成一個個的臉部表情,把頭左傾九十度看,便可以發現這些包含眼睛、鼻子、嘴巴的豐富表情。或是由日本流傳而來的正面直式表情符號,讓人家可以一目瞭然,我們習慣將之稱為表情符號(Face Symbol),他的作用是更確切地表達寫電子郵件時的情緒與心情。

善用這些網路語言與表情符號,添加在你的電子郵件中,常常可以輔助文字的表達,讓受信者更清楚你要表達的意思與情境,減少不必要的誤會,同時也可以拉近你與他人的距離。

常用的英文「網路語言」
IMHO=In My Honest Opinion (我誠懇地認為..)
BTW=By The Way(對了…,轉折語氣)
FYI=For Your Information(提供給你參考)
IOW=In Other Words(換言之..)
POV=Point Of View(觀點)
ROTFL=Rolling On The Floor Laughing
(倒在地上大笑)
AKA=Also Known As(別名,亦稱為…)
TIA=Thanks In Advance(先謝啦!)
FAQ=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常見問題)
ciao=再見(義大利語,常在信件末見到)
=露齒而笑,通常加在句末。

常用的中文「網路語言」(台灣)霧沙沙=模糊不清(台語)
SPP=俗拼拼,俗不可耐(台語)
LKK=老寇寇,比喻很老邁(台語)
OL=Office Lady,女性上班族。
881=再見。Bye Bye 的諧音。
886=再見。「拜拜啦」的諧音。
掰掰=拜拜,再見。
陳水=欠扁(意指欠揍,用政治人物名字引申)
美眉=泛指漂亮的女生,或是女友。
粉(高興)=很(高興),客家語「很」的諧音。
厚、=發語詞,以頓號作頓挫音狀。
喉~=發語詞,拉長音。
la=啦,語尾助詞。
安安=問候語,因為網路沒有時間之分,所以早中晚的問候被一律簡略為安安。

網路規範與規範網路

任何人都可以創造一種習慣,也可以制定特定條款,讓其他人來遵循,可是當你嘗試這麼做的時候,往往會發現某些窒礙難行之處,當你的規定越偏離人性,越發現他永遠只是一個規則,而不會變成眾人的一種共同認知或習慣。這種情形在國家制定任何法律時最為常見,所以政府要透過民意調查、公聽會,廣納各方建言,或是從某些線索裡,尋找民眾對於新規定的看法。

網路上有很多東西,跟人類社會進步的歷程是相近的,比如說經驗傳承,他看似有脈絡可循,卻又顯得毫無章法系統可言,「反正以前的人就是這麼講的」—這是傳統社會對於經驗傳承的合理化說法,事實上,也的確是這種「經驗」傳承的脈絡;所以,網路道德規範、網路禮節,便是累積過去網友在網路上溝通後的共識,成為一種不成文的規範,這種不成文的規範會隨著每一個時期的不同而有所修正,在修正的同時,產生出新的共識—正如人類社會的歷程一樣,容易遵守的會變成一種不成文的社會道德依循標準,不容易遵守的就會成為法律。

過去業餘網路時代,因為傳輸條件極差,每個BBS站與BBS站間每天要交換許多訊息,為了有效減少不必要的傳輸浪費,這些BBS網路組織便訂定了一些共識,將之落實為一種上網的規則,比如說:

■網路不言謝:上網是一種分享,答覆的人一定不會為了你的一句感謝才願意傾囊相授,所以過去提倡,不必要的感謝,儘可能避免。想想如果每個人都寫一封只有「謝謝」兩個字的信件,加上其他電子郵件必要檔頭資料,網路便替這些人負擔了許多不必要的傳輸量。

■限制引言長度:在網路上討論的時候,往往為了提醒被答覆者,或是其他閱讀的網友,以瞭解討論的內容,我們會引用前一次討論的關鍵字句,然後加以回覆。可是許多人往往忘了引言的功用,於是,同一個討論主題的信件,經過數十人的引用後,便多了一大堆與前後文不相干的引言,不但影響網路傳輸,同時也間接造成一種網路閱讀污染,讓看得人感到「霧沙沙」。

上面兩個例子是過去業餘網路最常見的使用規範,以現在的網路傳輸條件看起來,也許有些不可理解,但是很多事情都是積少成多,當這些你平常不以為意的壞習慣,成為一種日常的習慣後,你也許會發現你的網路生活更擁擠、忙碌了,這些擁擠跟忙碌不是用來擷取自己所需的資訊或知識,而是處理這些不必要的垃圾。就好像日常生活的垃圾一樣,如果每個人都不重視資源回收,或是對有用的資源作再利用(比如辦公室會將影印過,但是背面留白的影印紙,裁切後成為便條紙便是其一),每個人多丟了一張垃圾,一整個城市便可能因此多了一噸的垃圾量了。

又比如過去你對於網站所舉辦的活動感興趣,而忽略閱讀網站對於你的數位隱私權的處理政策,輕易將自己的Email留給網站,儘管可能帶給你參加網路活動中獎的機會,但是同時也增加了你的Email因為到處流傳,所以每日得花許多時間,處理你不需要的廣告郵件—這是你沒有注意這些規範,所應該付出的成本。

網路還有一個匿名特性,他很神祕、很吸引人,許多人樂得在網路上從事角色扮演遊戲,享受匿名的樂趣,但是,當他被濫用時,我們就不得不考慮是否應該加以規範或限制了。台灣學術網路曾經有台大椰林風情BBS等幾個站台,為了減少網路所媒介的各種可能問題,加以限制每個人的暱稱敘述,或是ID,抑或名片檔(profile),不得包含明示或暗示,與性交或色情關聯的字眼。很多人十分不同意這種「規定」,極力反對,但如果這些站台不是碰過太多這種困擾,又怎麼會有這種看起來不盡自由的規定呢?

過去在軍中服役的時候,一下連隊,長官的第一句話通常會是「不要讓環境來適應你,那是不可能的,要讓自己來適應環境,那樣才會快活」,這些規定就是站台的遊戲規則,想要使用這個站台的資源,你就必須遵守別人的遊戲規則,所謂「入境隨俗」就是這個道理,當然,你也可以不遵守他,那麼你便不會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所以當BBS站要求你填入確切的Email,來取得身份確認,進而獲得該站的使用權,千萬別覺得那是窒礙難行的,過去的業餘網路,有許多站長,為了解決這種身份確認的困擾,或是讓網友對自己的言論負責,常常會要求網友以傳真或郵寄方式,傳送自己的身分證影本,列檔管理,雖然可能侵犯了網友的個人隱私,但是卻保障了其他網友可能遭受到的不平。根據過去的觀察,進行這種身份查核的業餘BBS,網友對於站台都具有一定的向心力與忠誠,發言的水準與行為舉止,也會較其他站台來得高,所以認真的來看,「峻法」不必然只會帶來負面的反彈,卻可能帶來正面的網路環境與網友自制。

正如所有規則一樣,每一個規則都可能在特定情形下被打破,甚至重置,成為一種新的規則,所以,這些網路教則、規範,是可設計的規則,他會隨時空變化以及環境需求而有所改變,而且是概括的,他只是告訴你一個依循方向,而不是一個死的教條,更不會是不可改變的鐵則。只是,在突破這些規範與原則前,你必須想清楚,你是否甘冒這種突破背後所帶來的成本。

網路禮節—尊重別人=尊重自己

與人交談時,我們的下意識會提醒我們所處的場合,所交談的對象,來調整自己的身分與用語,或是在衣著與應對技巧上,作妥善的分配,所以在公眾社交場合,我們會用名片表明自己的身分,在私下社交場合,對於熟識的朋友,我們會用放鬆的心情,來打破彼此的隔閡—這正是一種日常禮節與應對進退的表現。

以下我試著列舉一些在網路上常見的「慣例」與「共識」,這些並不是死的規則,所以你也可以從這些原則裡,取出自己認同的部份,成為你自己在網路上生活的規範依據—因為規則再多,認不認同的最終決定在於你自己。

與他人在網路上溝通時,我們必須要:

先相信別人,勝過於懷疑自己
孟子說「人性本善」,請相信每個網路上的人都是善良的,這樣你才能敞開心胸與之交談。當然,在相信別人之前,別忘了你的判斷力,因為那是你溝通時的評判準則,這種判斷力是一種經驗法則,碰到越多的人,與越多的人交談過,你便越了解你有絕對能力判斷別人的言論是非,當然你也該尊重自己所發表的任何言論—因為他可能隨時被引述、傳述。

說出自己主張時,也尊重別人的看法
尊重每個人發聲點的平等,網路不是一言堂,所以沒有任何人可以絕對影響誰,包括正在咬文嚼字告訴你這些規則的我—也沒有權利改變或替你決定你在網路上要以何種方式來面對你自己的人際圈。在你嘗試表達自己的意見時,也同時尊重別人同樣有表達自己意見的自由,請保持接受不同看法的雅量,因為唯有如此,你才能從這些異質觀點中理性分析,獲得新的智慧,一但你歇斯底里般地認為與自己不同便是錯,那麼你便已失去價值判斷力了。

不要多管閒事,介入無謂的紛爭
我不是教你詐,對自己不利的,就一概不管,對自己有利的,才趨前關心。對於自己不是不是十分瞭解或是一時衝動想要插嘴的衝動,請盡量克制自己,因為一但你涉入了,不但可能浪費許多時間在煩惱別人的看法,而且極具攻擊性或侵略性的討論,極可能讓雙方兩敗俱傷—但其實這些都是你可以避免的,你只要略過不看,或不予回應,這樣的紛爭就不會繼續下去了。

樂於助人,讓你的人際圈更廣闊
不要做個沈默的受眾,偶爾也該擔任別人的生活導師,盡自己所能,回答自己懂的部份,因為當你奉獻的同時,你也正從別人那裡獲得。當別人幫助你時,他不會想著要你如何回饋他,同樣地,請不要在助人時,心存任何報酬的奢望—因為那常常會因為雙方認知的差距,讓你陷入苦惱。所以如果你有用不著的沙發,或是電腦零件,抑或是書籍,嘗試透過網路,讓需要的人可以再利用他,那可能不只是帶給你一句謝謝,而可能是一個朋友。

用幽默感看網路世界
許多人上網往往因為抱持太嚴肅的心情,所以不但無法輕鬆與他人交談,也常常因為缺乏幽默感,對別人的語句產生誤解,為自己帶來困擾。仔細閱讀別人的言論或信件,多注意別人的言語表達,多從別人的角度與身分背景來解讀他的文字,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誤解,並應盡量避免情緒性的發言或回應。

善用引言與表情符號
引言的存在是為了解決網路溝通時,收發雙方無法在同一個時間內於線上即時溝通的輔助工具,他的功用在於提醒,所以請妥善使用引言,甚至編輯或只擷取必要的部份,當作引言回覆給受信者,好的引言習慣可以幫助信件內文的解讀,減少不必要的誤解或錯誤認知。並且多利用表情符號,或情緒助詞,以幫助瞭解撰寫信件時的情緒,我常常看見許多網路上的爭論,便是少了這些情緒潤滑劑,所以討論顯得緊繃,氣氛也變得詭譎,所以,當別人給你笑臉符號時,別忘了放鬆心情閱讀信件,才不會將別人的好意或無心的幽默,誤認為具攻擊性的文字。

多利用精華區與常見問答集
別忘了替網路減少垃圾—因為你也可能是垃圾製造者—多嘗試先從自己做起,別以為網路是萬能,所以什麼東西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答案,當你遇到問題時,千萬不要急著發問,先看看自己能不能從網路上找到答案—BBS精華區、常見問答集、搜尋引擎,大部分的問題你都可以從這些過去網友討論過或發表過的信件集錦裡找到答案。有的網友十分可愛,他會上網發問「請問我要出國,該如何臨時提升我的信用卡額度?」,寧可浪費時間等待其他網友的回應,也不願意就近拿起電話直接詢問信用卡中心。

網路有什麼守則?網路沒有守則!網路國民生活守則2.0也就是你自己的原則—由你自己決定該如何上網面對網友,該如何與他人溝通,一但你選擇以匿名與他人溝通,也代表了你選擇以何種面貌面對網友,那是別人唯一可以辨識你的方法,所以你決定以何種身分「見人」,也該勇於接受別人對你的網路身分的認知,如果有人不尊重你的網路身分,那也很有可能是由於你的身分所帶給他人的感受所引發的。

美麗新世界

當科技越進步,人們對於科技的膜拜就可能因為缺乏人文與文化面的關懷,忘卻科技的負面影響,所以會形成一種新的循環,只看到科技的正面,卻不曉得科技進步的同時,同時也在侵蝕我們的文化。

比如說,時間的觀念在改變,傳統的日常生活作息時間觀念是很好的生活節奏,有快有慢,所以你的心情會起伏,不同時間創作會有不同的東西呈現,但是科技把我們帶往所謂的高科技時間,一切都以極快速的方式在進行,所以我們的生活節奏呈現高壓狀態,隨時處在快速的演變空間裡,伴隨而來的也許不只是生活、工作壓力,還可能是生理與心理的變化,情緒變遭了,人變冷漠了。這是缺乏文化的景象—在許多大都會裡都可以預見。

有很多人一直認為,科技正在改變人,在改變人與人的關係,或是改變真理—其實一點也不。網路只是提供一個空間,讓你可以突破以往的藩籬,與其他人溝通,也提供一個機會,讓你找到你想要的人、事、物,他並沒有改變你—因為要如何改變,一切決定在你—就好像上百貨公司買東西一樣,買什麼東西是決定在你,是你決定這個市場是否可以繼續運行,而不是金錢,如果你不願意購買,那麼這個商品便無以續存。

過去,我們長期處在單向資訊傳遞的世界,讓我們逐漸失去創造力,因為我們習慣做一個「受」者,所以我們習慣填鴨式教育,教導者是權威不可侵犯,真理是不可批判、無法反駁的,我們失去了批判能力或是逆向思考的創意。但在網路上,沒有人是權威,每一個人都是內容提供者,藉由這種參與產生回饋,然後創造新的資訊價值,同時,也正因為每個人的立足點平等,所以每個人必須體會網路是由每一個個體所組成,否則無以成網,每個人所提出的觀點也都應該受到等同的尊重—儘管他可能是錯的,但是卻可以刺激其他網友深入思考。

直到今日,網路上還有許多人還停留在所謂的權威崇拜心理,所以認為其他掛著「作家」、「執行長」、「發行人」的人講的話才值得確信,而不敢貿然提出自己的看法,把這種可能刺激新想法的機會驟然隱藏了起來,或是把自己所能隱藏起來,都無法表現出過人之處,網路的最重要價值便在於參與和發表,把自己的想法或資訊囤積起來,並不會讓你更有權力—正如把心事埋藏在心裡,也許無助於解決你的問題,反而可能帶給你困擾或心理疾病,影響你的日常思緒—相反地,踴躍參與討論,從而從眾多觀點中,找到自己的新價值,會讓你更富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