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2000/10

很多人上網尋找刺激。網路交友讓人們得以跟從來不認識的陌生人見面,帶來新奇感;網路情色則進攻個人私領域,讓原本屬於私人的情慾獲得解放,數位化世界使得這種感官刺激逐漸轉換為單純意淫,取代部份感官與情感的發洩;同時也在現代人生活日趨緊張,生活圈急速縮小的情形下,許多人開始透過網路尋找一夜春宵,互求慾火解套的刺激,彼此也不需要擔負任何社會責任與面對道德討伐的壓力,對這種人說,網路無非是新天堂。

社會變遷中的倫理觀演變

細究人類歷史的發展,大約可以劃分為幾個波段,一般慣稱第一波為農業革命,讓人類得以耕種稻作,在食物上自給自足,並發展出以物易物的市集(marketplace),人類開始有了經濟活動,隨著經濟活動的日益頻繁,開始有了第二波的工業革命,一般緘認約略於十七世紀中葉,始自英國人瓦特發明蒸汽機,讓人類的貨物交流開始可以利用工業化器具運送的蒸汽火車起算, 於是經濟活動在工業器具的推波助瀾下,不僅加速的交流的速度,也擴大了規模,第三波革命則是始於一九八○年代的資訊革命,使得這些經濟活動得以用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行,同時也開啟了知識經濟時代的開端,人類開始利用資訊工具累積知識,並從經驗與歷史中衍生出新的智慧。

第四波革命則是架構在資訊革命上的網路革命,網際網路的誕生掀起了人類前所未有的震撼,讓人與人間的溝通與交流得以用更便捷的方式進行,同時也架構起一個虛擬的網絡,像一張網一樣,佈滿所有可以利用資訊工具連接上的個人、公司、國家,讓彼此可以互通有無,同時也發展出各種屬於這個網路革命時代專屬的電子經濟活動。下一波革命則可能是隨之應運而生的知識革命,勢必在知識急速交流,人們逐漸慣於交換智慧的同時,由知識主導的一場革命也儼然形成。

這是人類社會的大致發展歷程,之前我們在探討有關社群的話題時,也曾經就人的群居特性,從人出生所遭遇的各種環境,所衍生的各種團體間的相互影響,做過一番研究。從這些軌跡中,我們可以探求到一個人的人格特質的發展,以及每個人的行為舉止所可能的趨向。而這些團體所圍繞的價值標準,也就是我們整個大社會依循的社會道德標準與倫理規範,社會不斷的依照這些團體間的變遷,道德標準與倫理規範也隨之演變。

西方社會與亞洲社會,因為歷史的演變,也逐漸發展出不同的社會道德與倫理規範,原本在數千年前,兩者的社會倫理幾乎是同時期發展,同樣處於帝國統治的封建社會,同樣有著社會階級劃分的制度,同樣的貴族、平民、奴隸的尊卑觀念,及至近代十七世紀中葉,兩者才開始有了明顯的分水嶺。

十七世紀英國人瓦特發明蒸汽機,加速了經濟活動的交流,同時原本的封建社會也逐漸瓦解,民主人權的觀念開始在西方社會落地生根,過去帝國式統治,人們慣於接受君主治理國家,並負擔國家興亡以及掌握經濟活動趨向的模式,開始產生動搖,從近代帝國式社會主義,像是鄰近的日本,或是遠在西歐的英國,一一遭受人民的質疑,而開始產生質變,打破了原有封建社會制度,可見一般。

亞洲社會則令人感到好奇。全球至今仍保有君主封建社會最多的國家,大概仍屬亞洲。亞洲社會傳統由於受到近代科技發展的遲緩影響,一直以來尚維持在君主封建社會,也因此受到其他西方國家的影響並不大,所以原有屬於各個國家的封建思想與倫理道德,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保存,與西方國家最大的差異,莫過於家庭倫理觀念了。

西方社會由於受到工業革命的衝擊早,工作模式、經濟活動,乃至家庭倫理演變,也來得早,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國的家庭觀,年長的孩子超過十六歲大都尋求獨立,開始學習與社會的接觸,也開始學習自力更生,不依賴家庭供應的獨立自主能力。當然,每一種衝擊都會帶來變革,這些變革有好有壞,好的一面是西方國家的科技發展、社會活動,明顯比亞洲來得進步與活絡,壞的一面則是快速衝擊轉變所帶來的不適應,所衍生出來的各種社會問題,像是墮胎、不倫、社會犯罪、拜金等等,這些都是快速開放的濫觴。

亞洲社會不同於西方社會的最大之處即在於開放的速度慢,傳統思惟與道德保留得比較完整,相對的從現在的觀點看來,也顯得保守許多。像是在家庭倫理觀念中,「孝順」就一直屬於亞洲社會的基本價值,甚至在英文裡頭幾乎找不到一個可以很貼切形容孝順的字眼,除了filial(to show filial obedience or devotion for one's parents,對父母表現服從、尊敬或奉獻),帶著點偏向服從的意味,子女與父母是獨立的個體,但是在亞洲價值中,卻不僅僅如此,而是更為緊密的關連。

同樣的差異,也出現在因為社會風氣演變所造成的性觀念差異與開放的例子中,西方社會由於年輕人獨立得早,所以接觸的範疇也較亞洲社會年輕人來得早、快,漸而較為容易接受已經形成的社會道德標準,於是墮胎、不倫、婚前性行為等議題,西方社會與亞洲社會的接受程度就有很大的差異存在。

個人化數位時代的數位情慾

再來談談網路一夜情的相關話題。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來探討,一是現在生活急速競爭下,所帶來的生活與社會壓力,二是數位化世界後,強調個人化的自我空間,所帶來的私領域與公領域混雜。

現代人,尤其是居住在競爭激烈的大城市中的上班族,由於同一城市中同質性的競爭者眾,相對地所必須承受的社會壓力,來自於同儕團體、職場,甚至家庭,都產生不小程度的影響,比如在同儕團體中,原本繼承自家庭的獨立價值觀可能受到牽引,為了讓自己不與其他同儕相異,被視為異類或不合群,你得強迫自己接受其他新的價值觀,買名牌衣服,花錢闊綽、甚至一起「同流合污」,這種情形你我求學階段、服役這種人與人接觸較為密集的團體裡尤其常見。

在我的求學階段,有一位教授就曾經談及他在日本東京留學時的經驗,由於他來自較為保守的台灣家庭,對於性開放的接受程度也自然比日本來得保守許多,當時由於是高中時期,大部分東京年輕女學生都會以十六歲作為一個基準年齡,比較彼此是否曾經有過「初體驗」(第一次性經驗),來作為評判彼此是否「跟得上時代」的標準,如果年齡稍長,卻未經歷初體驗,就容易被視為異類,覺得這個人一定魅力不足。但是根據我那位教授的觀察,他一天內就收到四五位年輕女孩的邀約,希望他能擔任她們的初體驗伴侶——即使彼此不具任何好感,或是根本也不是非常熟稔——害他一時間感到有點受寵若驚。

紅極一時的好萊塢電影「美國心,玫瑰情」(American Beauty)便以探討這種社會變遷下,年輕人、中年人與家庭、職場間的倫理與情緒變化獲得好評,飾演男主角 Lester Burnham(Kevin Spacy飾)的女兒Jane Burnham(Thora Birch飾)便有一位死黨Angela Hayes(Mena Suvari飾)常常對她炫耀自己如何用美豔的外表勾引男性,以及與男性的性經驗,直到她真的勾引到Jane的父親Lester時,才對其透露自己仍是處女,之前的炫耀其實都仍停留在捏造階段,為了不讓別人覺得自己「沒行情」,所以必須打腫臉充胖子,充當自己是經驗老道,而且極為前衛的新世代。

傳統同儕尚停留在得以窺探容貌與察言觀色的實體刺激,但是上了網之後,這種情慾與刺激的結合卻更為緊密,透過虛擬空間所構建的各種牽引好奇心的動力,透過網路聊天、討論,常常可以找到一堆彼此寂寞、「志同道合」的同好,也許在長期居處虛擬密閉空間下,逐漸與其他人脈網絡脫節,或是一成不變朝九晚五的生活的驅使下,許多人更瀕於追求刺激,PUB流行的搖頭丸即是其一,讓情緒急速獲得解放;或是透過色情電話,作為以意淫取代感官情慾發洩的管道。

網路的開放,讓這些原本屬於個人極私密的私領域情慾需求,在匿名文化下所排除的尷尬下,很快速地開展開來,不論是談論的話題有多露骨,也沒有人認識你,於是,許多以一夜情為號召的聊天室、討論區、留言板、網站便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迅速成為人氣極旺的人潮集散地。

如果你試著利用搜尋引擎查詢「一夜情」這個關鍵字,將會發現為數不少的網站列表,從網站的多寡,還有網友查詢的關鍵字比例來看,常常可以窺探到網路上的各種行為趨向。另外像是台大椰林風情BBS站在人聲鼎沸時期,儼然成為網路地下情交換中心,在不堪被各界指責以及媒體刻意喧染下,只好關閉在虛擬空間裡極易引起遐想的BBS名片檔功能——因為很多人利用這個空間來尋找一夜情或媒介——並禁止類似的色情交易與一夜情行為。

從許多網友的暱稱,像是「網路最後一位處男」、「讓你無法一手掌握的女人」、「上我吧!」等具性暗示的暱稱,的確在網路討論區與聊天室裡容易引起遐想,而容易受到其他好奇網友的青睞。

不過,根據一份調查,上網聊天冒充異性者約佔四成。為了把自己偽裝起來,許多上網聊天者在網上形式各異的聊天室註冊的暱稱無奇不有,我在早期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取了一個模擬兩可的暱稱,果然一上站就收到許多即時傳訊要求交談。特別是女性網友,多多少少在上網的經歷中一定碰過不斷有人找上門來,說一些很無聊的話,如「讓咱們成為性伴侶吧」,或是「來個ONS如何?」之類的網路性騷擾字句。

網路春秋情事

社會結構的演變,其實不僅僅只是影響價值觀與道德倫理規範,同時也牽動著個人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改變,時下許多年輕人在社會風氣演變的影響下,也逐漸有這種趨向,把精神層面的「喜歡與愛」與屬於感官層面的「生理需求」隔離,獨自存在。老一輩的那種歷久彌堅,令人響往的愛情觀,到了現代已經逐漸變質為「追求刺激」與「生理需求」兩個層面的速食愛情。

一般人到了適婚期總會從各種團體中認識數十乃至數百的異性朋友,而從中尋找戀愛與結婚對象,但是年輕一輩的生活圈逐漸縮小,極為狹隘的人脈網絡,往往無法滿足年輕人追逐刺激的好奇心,於是偏藉不負感情責任的虛擬關係,便很容易入侵年輕人的生活。以前人為了想知道心儀對象的喜好,費盡心思接觸她的朋友或同事;現在則可以輕易透過電話、網路,簡單且迅速地透過文字、聲音,即使不是十分瞭解對方,便可以輕易成為親密網友——一種僅止於網路的親密關係。

因為沒有面對面的虛擬關係,更容易牽動在雙方未見面前的各種遐想,曾經有一個美國漫畫家畫了一幅漫畫,諷刺這種兩性的虛擬關係,Email的兩端網友,一個號稱自己身強體壯,多金且年輕有為,其實是拾荒的老人,另外一個則聲稱自己擁有魔鬼身材,國色天香,實則是七十老嫗。虛擬世界的確存在極大的想像空間,與陌生人交談更不必忌諱彼此的好惡,可以恣情剖心掏肺,天南地北闊談大論。在雙方都同時處於尋覓獵物,排解空虛時期,透過網路這個機會碰撞市場,很容易就可以在上面找到彼此一致的需求,雙方達成協議。

網路一夜情往往在這種情境下產生——一種極為平常的人類情慾的需與求間的媒合——有人將之視為破壞社會道德規範的蛀蟲,有人則認為這是兩性關係在社會變遷中的一種可能性發展,其實只要不涉及「交易」,淪為色情溫床,既然是屬於成人世界的行為,就應該為彼此所作的決定與行為負責。

鄰近的日本就制定了性交易法(日稱:風俗營業法),將某些無可避免的社會風氣導入法律合法管理,不過仍有業者遊走法律邊緣,走在新宿的街頭,公共電話亭上到處可以見到張貼Telephone Club(簡稱Terekura)的小廣告,或是站在街頭舉著招牌,發放情色廣告面紙廣告的年輕女學生,當情慾遇上商業時,很少可以逃得過與法律間的對抗,因為隨之而來的就是「性交易實體化」「低年齡層化」「性犯罪惡化」等社會問題。

法律永遠是跟不上時代潮流的,像是Terekura這樣遊走法律邊緣的業者,總有辦法在縫隙中生存,法律的漏洞反而造就了這些業者的野放狀態,大眾可以隨意的取得這些資訊,輕易的完成性交易,進而演化為目前的援助交際最實際的利用工具。任何人,只要進入公共電話亭、或是使用手機,就可以輕易的撥電話給這些業者,進而進行地底下的買賣交易,而這兩三年來,使用者有低年齡層化的趨勢,國中生、高中生利用這些業者進行援助交際的情況日益嚴重,這是日本政府亟為頭痛的風俗問題。

網路正急速在業餘與商業化間游移,大量且快速的商業化資訊不斷充斥在數位世界,也因此加速了犯罪溫床的滋生,兩者實在有著極為密切的連帶關係,只要攀上商業行為,一切問題也會隨之而來。

網路一夜情的反思

一夜情當然不是罪大惡極——以現在的社會道德標準來看——也絕對不是網路世界的專利,網路的發展與擴散效應,是人類所未能料想得到的,發展至今,可以演變出數百乃至數千種商業模式——當然,也隨著加入者眾,隨之而來的就是日益氾濫的連帶問題——這是任何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在轉變過程中所不可避免的,虛擬社會亦不例外。

隨著上網的日益普及,接觸網路的群體也逐漸擴散到原先網路菁英份子(工程師、技術人員、學生)以外,年齡層的逐漸下降,更不得不讓我們重視在網路建設與網路社會快速發展下,可能逐漸造成的大量傳統價值觀扭曲與流失,特別是對低年齡層的網路文化教育與觀念的深層根植,比起大量網路內容的建設與網路硬體建設(頻寬)要來得重要許多。否則緊接著伴隨而來的,會是各種網路快速商業化後所帶來的問題,例如;透過網路進行童妓性交易、未成年青少年所引發的網路交友問題等等。

網路一夜情只是千山一隅,原本只是成人情慾世界的需求,不過一但涉及複雜的商業行為,或影響至成人以外的年齡層,可能引發的問題也許無可控制,也不會僅是單純的情慾需求問題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