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刊載於第三波雜誌 2001/9 新媒體觀察專欄

網路帶來太多改變,隨著上網的人數不斷成長,不僅上網的環境與條件在變,人的思維也隨著網路科技發展的變遷,漸漸的受到影響,特別是e世代網友,尤其顯著。他們的想法亟欲破除過去沈蹣的窠臼,主張個人化的極致發揮,形成一種逐漸與現實社會迥然詭異的冷社會現象,我們姑且稱之為「新阿Q精神」吧。

網路的冷社會效應
根據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統計發現,新一代的年輕人,由於社會變遷及科技的發展改變了生活環境與形態,普遍要比上一代年輕人來得無聊。年輕人精力旺盛,需要透過許多管道來發洩,然而,現代社會由於急速工業化,加上科技發展神速,許多過去的童玩或休閒活動,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電動玩具、電腦網路,電腦與網路主宰著一切,佔去了大部分的時間。

美國Stanford大學社會問題定量研究所曾經做過一項調查,針對全美國抽樣的2700個家庭的4000名成年人進行一項「網路對日常生活方式的影響力」問卷,結果顯示網路使人們工作負擔增加,而且隱約顯示出人們有離群索居的趨勢。有2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通過網路在家中辦公的時間增多了,但卻沒有減少在辦公室的工作時間。僅有4%的人表示,他們因可以在家中通過網路辦公,而減少了在公司上班的時間。聲稱自己減少了逛商店時間的網路族,高達25%。聲稱自己因經常上網而減少了與家人朋友面對面聚會時間的受訪者,也有13%之多。

同時,隨著人們上網時間的普遍增加,人們對與傳統媒體的依賴程度呈現逐步降低的趨勢:受訪者中有60%聲稱減低了看電視的時間,表示自己減少了閱讀報刊時間的受訪者比例也高達34%。
代之而起的是,e世代網友面對面表達真實情感惜語如金,一但上了網,在電腦鍵盤前,打開話匣子卻總是滔滔不絕。現實生活的殘酷,讓人們過早得學會理智、放棄和自我保護,網際網路的興起,以高科技的方式引導人們換一種方式生存,換一種虛幻的方式表達情感。或者,我們也可以說,是網路提供了人們一個逃避現實的避風港吧。

所以當上網人數快速激增後,埋首於網路世界的人也與日俱增,網路開始從工具層次進入生活層次,網友與朋友、甚至家人間,可能都是透過電子郵件。本質上,看似電子郵件拉近了人與人間的距離以及與社會接觸的效率與層面,但相反的,電子郵件的誕生乃至網路的出現,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卻是將人們從實體現實社會,帶往另一個虛幻的模擬空間。

網路、電子郵件雖然方便,但是與面對面溝通,或聆聽他人講話等帶有肢體感官語言的溝通方式,畢竟仍是差距極大,網路一方面加速了社會的進步與生活的改善,不過被忽視的一面卻可能是逐漸出現的「冷社會效應」——由於過度長時間專注於透過網路維持人際關係,大幅降低了人們對現實社會的關注與接觸,反而造成與現實社會的「真實面」逐漸脫節的現象。

這種冷社會現象,普遍出現在生活緊張,休閒空間狹小或稀少的都會區,逐漸發展成一種不正常的人際隔離關係,對社會議題也顯得冷漠些,但是一上了網,就像是獲得解放似的,呈現完全不同的性格與樣貌。

個人權威的瓦解
網路上沒有所謂的權威,因為人人都是權威。聽起來很阿Q的一個想法,不過,的確網路是造就了一個足以讓個人權威瓦解的環境。哪怕你是知名大作家,上了網也與一般網友無異,作品也必須接受網友嚴格的審視。

在網路上,每一個人的意見都是平等的。個人的意見在網路上受到的重視,可以從許多網路商業行為中窺見——每一個網路購物網站無不想盡辦法想要取得個人的資料,獲知個人的購物習慣。

也因為個人的角色受到重視,更益形提高了個人的「份量」,除了維護網路運作的操作員以外,沒有人可以阻止你在公眾討論區發表自己的高見,沒有人可以阻止你永遠自己的意見擁護者,每一個人都隨時可能因為相同的意見群聚下,成為某方面的意見領袖,自稱為權威——已儼然變成一種虛榮,而非光榮。

電影《笑傲江湖》在上映時,曾經在網路上被評得頭破血流,哪怕在傳統媒體受到多麼禮遇的報導,一但上了網,那些自詡文化品味高的導演們,遇上了「品味更高」的網友,也只能自嘆誤入「屠宰場」。

個人的權利的確因網路而覺醒,找到了一塊處女地,可以讓真實社會裡發展得畸形的個人權利與性別差距縮小許多,但相反地,在網路世界裡,個人的角色如果被過度放大,也容易成為問題。

網路雖然重視個人的自我認知,但卻非為個人而存在。網路是為群眾而存在,因為一但每一個個體都極端特立獨行,便無以連結成網,那麼,網路便不復存在了。

虛擬社會的偏鋒現象
網路對社會道德的積極影響和正面作用表現在:它帶來了社會道德的開放性、多元化,促進了人和社會的自由全面發展以及從依賴型道德向自主型道德的轉變等。然而,它的負面影響卻也是顯而易見。網路雖然一方面正在加速各種文化的相互吸收和融合、促使各種文化在廣泛傳播中得到發展,但同時也正日益嚴重地面臨著“殖民文化”和“文化侵略”的壓力,這種壓力也必然會反映到社會道德領域。

比如數位隔閡(Digital Gap)便可能造成這樣的情況發生:資訊科技與網路建設發達國家,在網路上的傳播力自然較落後國家要來得強勢與受歡迎,同時,該國家的意識形態、世界觀和價值觀、倫理道德觀念等也會跟隨著這樣的優勢前進,對所有的網友產生影響。時間一久,這種影響便可能成為一種基本認知,進而影響對自身民族文化與價值觀的信任、依賴和自豪。網際網路發展初期,曾經有人對於網際網路過度以美國為中心感到過憂慮,現在看起來,這樣的憂慮不無道理,因為,即使是到了今日,美國仍然是網際網路的重鎮。

其次,個人的隱私權在網路上與公眾利益有著極大的衝突。由於網路的傳播媒介與載體重疊的特性,個人隱私權可能以多種面向存在,但網友可能為了維護自己的隱私權,而不願意發表意見,或是一不小心留下了資料,便可能造成困擾。所以,被誤用與正用兩相衝突下,極容易影響網路社會道德和法律約束機制的建立——比如,「下載MP3究竟犯不犯法」,便是一個困擾的問題。

從社會和道德心理學的角度觀察,網路雖然提供了一個看似可以無限延伸個人人際關係的網絡與交流環境,但實際上,卻在實體空間裡進一步孤立了個人,慢慢地在改變著人們的傳統交往方式和情感表達方式,產生了諸如孤獨、沈迷網路病、網戀等一系列包括道德問題在內的社會問題。

這些虛擬社會的偏鋒現象其實與一個國家的網路科技成熟度與社會開放程度有著極密切的關係,卻是高度開發的社會結構,越足以容納多元的樣貌存在,越成熟的社會成員,也越能夠分辨是非真假。

e世代式的阿Q
中國當代著名作家魯迅曾經寫過一個「阿Q正傳」的小故事,塑造出一個名叫阿Q,帶著點自大,卻又勇於尋找長處來掩飾自身缺點,或作為消沈時安慰自己的藉口的典型「烏托邦式」人物。

網路其實在某個層面上,就像是一個烏托邦——大同世界:沒有國界隔閡、人民可以自往來、階級也不復存在,人與人之間在權利上毫無差別,更沒有性別歧視,男女間幾乎沒有體力、精力等生理特徵的差異。

也因為有個「類烏托邦」的環境,看似真實的網路言行,多少也帶點烏托邦式的阿Q。比如,大約1994年時,有一位電腦書籍的作者,曾經編寫了一本關於硬體系統剖析的書籍,卻意外地被發現書中錯誤百出,遭某大學生一一指出並公佈於網路公眾討論區,不料,作者為了掩飾自己的錯誤,竟然阿Q地引經據典在網路上與之激辯,結果鬧出了更多的笑話,讓大家更看清楚了,原來該書籍作者的錯誤其來有自,諷刺的是,這本書雖然錯誤百出,卻因為鬧了大笑話,反而造成網友搶購,又多印了一刷,登上了暢銷書排行榜。

許多網友常常在網路上遊蕩,參與公眾討論區的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想法與意見,在BBS討論區裡,時常都可以見到洋洋灑灑佈滿整個螢幕的長篇大論,可是有些網友對於自己的意見,過度放大自我情懷,忘卻了自己正身處於一個群聚的環境,就很容易在意見不合或相異時,爆發出網路紛爭。

台大椰林風情BBS的Friends徵友區,就時常看得到類似的情形。有好幾次,都是幾位不遵守遊戲規則的網友,遊走邊緣,遭到板主的制止,卻心生怨忿,反而變本加厲,利用多個不同的暱稱,擾亂整個討論區,臧害其他網友的權利。儘管如此,卻仍沾沾自喜,自以為是。這種企圖喧染事件,博得其他人的同情式認同的舉動實屬不智,極度阿Q。

網路上各色人種皆有,能在網路上貢獻自己一份心力或勇於發表自己的想法固然好,但切記「一山還有一山高」的道理,適時懂得尊重及聆聽其他人的意見,可以讓自己隱藏的阿Q性格不那麼明顯地在網路上表現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