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2001/9 現象觀測站專欄

科技演進,日異千里,新科技被視為傳統價值的觸媒轉換器,不僅過去許多舊有的價值觀正在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更因為科技的進步有了大幅的改善與變化。其中,過去用來傳遞知識與生活經驗的書本,也面臨了前所未有的衝擊,電子書的問世,讓人類歷史上知識傳遞的進程,彷彿一次大躍進,在網際網路興起後,更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溝通工具。

走出傳統

過去人類利用壁畫、竹簡來記述歷史與知識,將前人的過往與生活經驗,一代代傳承給下一代,及至蔡倫造紙,才開始有了紙本文字的誕生,從蔡倫造紙開始,人類的知識傳遞歷史,有了一次大改變,開始大量的累積甚至是創造知識,孕育出後人至今仍可溯源的文學。

其後活字印刷術興起,利用筆記文字傳述歷史的時代漸漸被取代,人類的文學史至此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開始有了詩書詞句的大量生產,流傳的範圍與時間也更廣更長。紙與活字印刷術的誕生對人類而言,是一種新科技,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變革,而每一次變革,都帶來全面性的改變,從紙與活字印刷術的興起歷史來看,科技的演進皆會帶來人類文明、生活的全面性影響——不管影響是大或小。

網際網路的誕生同樣具有雷同的效應,而網際網路科技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同時具備溝通與記錄雙載體的數位文字了。過去人類的言語需要由旁人記述流傳,現在網路上的言論,皆以數位化形態存在,原本單純的溝通言語交談,也融入文字中,成為人類歷史的一部份。這其中受到最大衝擊的,就是書籍。人類花了幾千年的時間,用各種不同的形態將不同的文字、文化流傳下來,有的還可能因為時間久遠難以保存,就此絕跡,現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納藏在一部大英百科全書裡,卻只要兩個月的時間,就被完全數位化搬上網路。

而因為網路的特性,所謂的「書」,不再是紙本的形態,也不僅僅是包含文字與圖片的傳述,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媒體的融入,一段影片,一段聲音,一場演唱會,乃至一段遺言,都可以被納入光碟儲存體裡保存。幾乎可以用「歷史重現」來形容這種新形態的知識載體,姑且稱之為電子書(eBook),現在我可以坐在家裡,把買來的微軟Encarta百科全書載入電腦,連上網路,除了可以聽見希特勒的聲音,甘迺迪的演說,太平洋小島國的國歌,還可以立即更新剛剛才發生的歷史——那也許只是幾個小時前發生的事情。

因為紙本記述為主的世界,不斷的消耗大量的森林資源,人類大肆懇伐樹木,影響山坡植披,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水土保持,甚至危害人類的生存,在這種循環關係下,人類所產生的知識越多,所需要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大,而這種代價卻無法在短時間內恢復原狀。所以電子書的誕生被視為網路的綠色產業,「無紙世界」曾經被喻為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一切皆以電腦的數位位元形態存在,傳播的速度更快,流傳的時間沒有極限,所以再也聽不到所謂的「絕版書」的存在。

對人類歷史而言,這不啻是一個好消息。因為現在發生的事情,都可能被一五一十詳實地記錄下來,忠實地呈現在後人的眼前,錯誤的知識則隨時在更新,透過網路連結的特性,各種相關的資源,都緊密的連結在一起,一有新的發現,就會啟動整個知識鏈的連鎖更新,更可以在上面匯聚不同的意見,作為佐證或參考。

書籍不但走出了載體的傳統,也走出了記載的形態,更進一步地,促成了知識的連結。

電子書啟動的出版革命

截至2000年底,全日本約4500家出版社中,已有超過1000家擁有自己的網站,並且正在進行網路出版的相關計畫,在德國,網路出版的營收約為6000萬馬克,並且以每年15%的速度在成長。隸屬Bertelsmann集團旗下的美國最大書商Random House,2001年前也已經完成旗下兩萬種書籍中的五千本書籍電子化,Viacom集團的Simon & Schuster出版社除了目前出版的新書都採取傳統紙本版本與數位電子書雙版本同步發行外,2000年底以前亦已完成四千本書籍的電子化。

傳統出版流程「編輯、印刷、發行」三位一體的結構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在一切素材都數位化後,許多工作可以藉由電腦程式來進行,例如校正工作,編輯流程也多半在創作時即由作者自行完成,出版物一躍而上網際網路,彷彿像一部電子書生產機,不斷製造數位化的內容。

從出版社的商業角度觀察,電子書的誕生,帶給了出版社極大的震撼,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出版流程的簡化與自動化,使得出版成本大幅下降,憂的是,網路出版不若傳統出版般門檻高,而是逐漸成為普羅大眾也可以輕易駕馭的工作,傳統出版商的優勢逐漸消失中。

不過從使用者的觀點看來,大量的內容數位化是一種壓力,電子書的誕生雖然促進了資訊傳遞的快速流動,但也同時帶來極大的閱讀困擾,使用者不曉得如何找到自己需要的電子書便是一大問題——這個問題與網路興起初期,毫無章法可言的網站散布各地的情況類似,當時Yahoo!之所以能趁勢快速竄起,便是抓住了使用者的需求。同樣地,傳統出版商也可能具備同樣的優勢,資訊篩選工作可能仍然得由出版商來擔任。

其次,他們由於長期從事內容編輯出版,對於讀者的閱讀取向較容易掌握,如果可以配合網路的特性,要創造出獨特的電子書並非難事。比如傳統書籍雖然可以隨時隨地閱讀,但是對於用來搜尋資料或標記卻極為不便,電子書便可以替用其搜尋功能,乃至眉註功能,讓讀者隨時尋找或記住自己需要的段落或文字。此外,
網路的多媒體特性,也是使得電子書足以輔助讀者閱讀,勝過紙本書籍的最大優勢,出版商可以透過互動的設計,讓讀者不僅僅是在閱讀一本電子書,更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或是透過影片、聲音的輔助,增加閱讀的樂趣。

書本載體的改變,使得讀者與作者、出版社間的距離越來越近,關係也越來越密切,電子書的誕生無疑地是帶來一場出版革命,同時也帶來一種閱讀革命,雖然,人們仍然需要許多時間與經驗、嘗試,來熟悉與習慣這種嶄新的閱讀經驗,一時之間仍難以拋開紙本書籍,但隨著各種電子書的閱讀平台不斷問世,也已經漸能從電子書中找到許多紙本書及難以比擬的優點,特別是,家裡不再需要書房或書架來堆積書本,隨時都可以上網下載或購買電子書,便足以吸引人接觸電子書了。

電子書帶來的網路新文學

電子書有一個好處:永遠沒有絕版書。

也正因為它可以無限複製,快速流傳的特性,也吸引了許多人投入創作的行列,這些人有很多並非專業的作家,所以在網路上流傳的作品,在傳統的作家眼中,向來被斥為「網路文學就是垃圾」,毫無文學價值可言。

目前這種網路文學主要以幾種形態在網路上表現:

一、在網站上定期發表,編製成網頁的文章。
二、透過網站留言板或討論區發表的作品。
三、發表在Usenet Newsgroup公眾討論區或各校園BBS站台精華區流傳的作品。
四、透過電子報方式,提供特定訂戶訂閱的文章。
五、被編製成電子書格式檔案,在網站上提供讀者下載的電子書。

由於主要的讀者群就是以網路為溝通載體,所以此類網路文學,蘊含了極豐富的網路文化特質,這些特質可能來自日常流行語,網路用語、網路表情符號,文藻也未經仔細修飾,隨創作者個人喜愛,而有許多不同的面貌,也許只是心情的抒發,或是烹飪的經驗談,使用的辭句既稱不上修辭,更談不上優美,但也因為與網路讀者的實際生活極為接近,因此較一般文學書籍要來得親和。

同時,它還有一個特性:簡潔。導因於人類眼球的構造,是透過目標物體的光源反射而產生影像,過去人類長期接觸紙本書籍,早已習慣那樣的光源反射,所以,你可以躺在床上讀完一本莎士比亞舞台劇本,卻未必有辦法耐心瞪著電腦螢幕,安靜地看完一本小說。所以,網路上的文字,也因此具有簡潔的特性。

原本市場的趨勢必須仰賴商業包裝,塑造出作家的專業形象,現在作家的專業受到極大的挑戰,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特殊才能,許多網路作家透過網路發表作品,受到網友的喜愛後,在出版商惟利是圖的商業考量下,更反攻傳統紙本書籍市場,也同樣成為一般書店裡的暢銷作家。

同樣地,這種網路用語、網路文化特質所孕育出來的網路新文學,也大舉反攻傳統作家的地盤,許多傳統作家越來越難以再完全用儘管優美,但總是難以與讀者接近的詞藻來撰寫書籍,網路新文學正式融入傳統文學領域,成為一種廣為被認同的字句。

而作者透過網路這個平台,與讀者間的距離也越來越近,可以直接從網路上與讀者溝通互動,或是吸收許多不同讀者的心得,作為下一次創作的靈感來源。對讀者而言,有機會可以直接與作者以及其他網友溝通,使得閱讀不再只是一個人的樂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類似「讀書會」的形式。對於作者而言,過去可能鮮少獲得來自讀者的回應,一夕之間卻完全改變了這種情形,網路的互動環境,形成一種創作泉源的反芻,提供作者激發新的靈感。

你也可以是Steven King!

作品被改編成許多膾炙人口的好萊塢恐怖電影的著名恐怖小說作家Steven King
,也搭上網路作家的列車,不過並不是在網路上販賣紙本書籍,而是將其新作《Riding the Bullet》以數位形態發行,一改過去交由出版商發行的模式,一方面也測試自己的作品在讀者心中的份量,另一方面,也同時試探讀者的心態。每一位讀者只要付上2.5美元,便可以取得這本書的電子版,結果發行前兩天,就有五十萬份被下載,這則新聞不僅吸引更多讀者對這本書產生極大興趣,同時也在出版業界掀起不小的漣漪。

短短兩天之內,透過網路的力量,Steven King便有超過一百萬美金的進帳落入口袋,比起傳統紙本書籍鋪貨程序耗日費時,的確令人驚訝。結果緊接著第二本書《The Planet》,他也比照辦理,但是將書分成三部份撰寫,第一次只發行三分之一,讀者只需付一塊錢美金就可以取得三分之一的故事,同時,他在書本裡附註「付錢,故事就可以繼續,偷竊,書本就此闔上」。

Steven King在受訪時說道「如果有四分之三的讀者願意支付費用,我才會繼續把故事寫下去!」。結果這個故事如期完全發行。

紐約時報對此評論道「是因為電子出版市場即將掀起一場大革命,還是因為小說出自大作家的手筆?Steven King網路出版發行的實驗性和超前性的舉動,可能動搖傳統出版業的根基!」

他的一個實驗性嘗試,讓過去許多無法通過出版商認定價值的作品,一躍而上,也有成為枝頭鳳凰的機會。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透過網路發表作品——儘管不是專業的作家,但是至此網路的精神在電子書裡被完全發揮,對於作家而言,多了一個可以發表自己作品的管道,對於一般網路用戶而言,卻實現了「你也可以是Steven King」的夢想。

這個實驗真正證明了網路足以去除中間商箝制的道理。過去許多作品可能在商業邏輯考量下,便因此改變了創作者的原創性,或是被屏除在門外,電子書與網路的誕生,才真正解放了創作者的原創性,人人都可以自己編撰自己的電子書,每一個作品無論好壞,也都有機會可以與讀者見面。但同時更殘酷的事實也擺在眼前,作者一但決定透過網路發行書本,沒有了過去通路商的基本鋪貨量,便必須完全取決於網友是否喜歡你的作品,不受歡迎的作品,很快就會被淘汰掉。

電子書大未來。

新科技帶來新衝擊,電子書的問世,只是一個開始,讓文學的表現方式,有了更多不同的樣貌,也賦予「書本」新的定義,而不是只拘泥在以文字構成的呆板形式。

目前電子書以許多形態存在,也可以透過許多不同的載體,提供人們閱讀的環境。人類正處於學習一個新環境,建立新習慣的階段,電子書的形態,還有許多未被完全開發的可能,充滿了無限的想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