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2001/12 現象觀測站專欄

時代在改變,人類的生活節奏與步調,乃至品質與內容,也隨之而變,科技改變了這些面相,而原本屬於文明內涵一部份的文化演變,也開始產生基本上質的改變,有些改變挹注人類原本貧乏的精神生活,有的改變卻因此讓精神生活的品質惡化,進而影響人類追求物質生活的取向,反嗜人類社會的道德文明與生活品質,其中,盛逢這種變革交界的世代,被普遍通稱為「E世代」,而他們的「遭遇」也引起極大的關注。

道德與科技的界限

總有一些社會規範內的既有價值是新科技所無法改變的,而這些社會規範,常被後起者以「保守」慣稱,同時新的變革也常是長久以來認同這些既有規範的「老人」們一時間所難以接受的。所以當一個新科技的問世,新舊制度間的拔河,未必比新科技來得耀眼、激烈,其所造成的影響卻往往比新科技更巨。

網路是一項新科技,相信許多人都無法否認。有許多現實社會的缺陷,透過網路反映在世人面前,這時網路像是一面「鏡子」,忠實且未經人工修飾地把真相呈現出來。但同時她也像是一種「染色體」,所有加入這個群體的成員——許多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帶著不同的染色體,都會受到網路這個染色體的感染,然後突變出新品種的染色體——都是網路惹的禍的故事就是這麼來的。

究竟道德與科技的界限為何,一時間難以道分明,儒家有語云:「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人時常昧於根性,習以為常,不照鏡子,便不覺自己蓬頭垢面。同樣地,相同的錯誤,在不同場合,透過不同的方式或工具,不斷地重複著,而人們大多只認識原先所習慣的錯誤「模樣」,對於「新」的錯誤的誕生,便覺驚訝。

透過許多報章雜誌,我們時常可以讀到與網路相關的消息,有些消息甚至於還上了社會新聞版面,這些消息的源頭仍然是人,並不是電腦本身。不同的只是這些事件的傳遞介質改變了,變成了網路,久而久之,「有了網路,問題也跟著多了起來」的錯誤印象也隨之誤導大眾。

剖開整個真相來看,其實不過是網路的誕生,使得過去許多我們不瞭解的事實跟真相——像是各種社會問題、欺騙、鬥爭——被忠實地呈現在你我的面前了。而這些問題鮮少因為新科技的誕生而滋生,卻總是第一個躍上新科技舞台,展露在別人眼前的目標。

焦慮的時代,無助的年代

有位小學老師,寫過這樣的一封Email給我:

我是一個國小老師,也是一個網路的愛好者,但卻對於目前網路資訊氾濫對兒童的影響感到憂心。

雖然兒童逛色情網站已不是新鮮事,放學時間擠滿網咖店的也盡是背著書包的青年學子。種種不堪的資訊會隨著E-Mail自動送上門,學生的電腦網路知識常常遠超前於老師,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躲在房間電腦前搞什麼?但推動學校師生上網卻又是教育部的政策,一個時代的趨勢——這是無法抵擋的潮流。

總感覺一切的關係與價值似乎都已經隨著網路而慢慢在轉變,以一個老師的立場面臨這一切衝擊該如何自處呢?我實在充滿了迷惘。教師由於環境的關係常處在保守的立場,無法跟上社會的脈動,是否我個人太過於憂慮了呢?

我覺得你們的觀念比較新,思想也比較開放,很想聽聽你們的看法ㄋㄟ


來自一個基層教育工作者的憂慮,很清楚地道出了網路所帶來的衝擊與變化。消極的作法,常是斷然阻絕接觸這個媒介的機會,而非思考與探討事情的本質,讓我想起許多人的中學健康教育裡,關於性的著名的「第十四章」,常是成為這些學子長大成人後藉以聊以自娛的話題。

許多老師為了避免自己尷尬的表情表現在學生面前,所以逃避教導學生正確的性觀念。其實問題並不是出在「性」這個話題本身,而是教導學子的老師本身,對此觀念的認知藏有錯誤的差距,認為那是羞愧的、骯髒的,所以也羞於面對學生。

相同地,上面這位老師的憂慮,其實不在「網路本身會帶來什麼壞處」,眾所皆知,網路是一個無生物體,所以不會有什麼主動產生的臧害,卻可能因為圍繞載往路這個環境的成員們,對環境不瞭解,或是對事情本質認知不明,間接導引了新加入者的錯誤認知。這種情形一旦形成連環效應,變容易成為一種「錯誤認知的通則」,久而久之,也造成了「積非成是」的印象。

辦教育的人,總是只從「功能面」來思考問題——未來什麼對小孩子最好,就教導什麼樣的知識給小孩子——卻都忽略了,既有的知識並未十分透徹、紮實地傳導給下一代,比如傳統的儒家思想,哪些是適用於現代生活環境與時空背景的,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闡述,而非只是一味將文字、書典堆砌起來,便足以稱為「傳道、授業、解惑」,這些透過現代科技工具「電子辭典」似乎都有過之無不及。

人非一成不變的無生物,自然各種關係、價值,都可能隨環境的變遷與時代的演變而改變,「既有的知識」,比如道德觀念、價值觀、人生觀,也都應該隨著這些周遭的變遷而有所應變,這種改變未必是本質上的轉變,而是維持一種足以適應時代的彈性變化。而擔任知識傳導者的教育工作者,也應體認這種變化,採取相應對的應變,才不會被科技的洪流給沖昏了頭。

當純真遇上網路咖啡

當盪鞦韆、陀螺、跳繩逐漸離童年生活遠去,取而代之的,是每天不斷在成長擴大的網路世界,每個初次接觸網路環境的人,就像是一下子被吸進網路這個大黑洞似的,不可自拔。俗諺云:「是人都難以面對誘惑」。當這些原本只潛藏在每個人私領域的人性貪婪面、黑暗面,一下子突然找到解放的園地,讓這些慾望能量全都散發開來時,鮮少人能不受任何影響。網路咖啡的急速竄紅便是一例。

當電動玩具沾上了黑道、毒品的邊緣,就不再只是單純的腦力激盪與刺激反應的單純活動,過渡沈迷便引發了許多問題,而為政策者,在急功近利的誘因驅使下,也不得只從消極的角度來解決問題:強力取締。這種二分法政策,未見周全的因應之道,將原本就早已存在的慾求導向正途,得以抒解,卻反而變成了慾求累積能量的溫床,當新的縫隙露白之時,自然是見縫就穿針,馬上像獲得解放般的迅速渲染開來。

也許你我都曾經接觸過網路,也喝過咖啡,但是當你現在踏入網路咖啡廳,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景象,那個環境彷彿在「過去那個年代」曾經出現過,是復古嗎?不是。是新科技嗎?也不盡然是。顯然是慾求的解放,加上新科技的挹注,迅速地讓這個過去的傳統電動玩具,換了一個表演的舞台了,而且參與者眾,更甚以往,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用來形容這種情景的壯烈真是恰到好處。

網路咖啡成了另一種「電動玩具店」的代名詞,店裡頭喝的依舊是咖啡,玩的依舊是電子遊戲,看起來似乎與過去既有的經驗模式,沒有什麼不同之處,但是卻有越來越多的人沈迷在虛擬的環境裡頭,從裡頭找到更多的樂趣——而這些樂趣,竟然是電子遊戲裡原本無意傳達的「廝殺」、「結夥」、「稱霸」。

單純的電子遊戲,變成了錯誤知識的傳達工具,是所有設計電子遊戲的廠商所始料未及,也不樂意見到,當然也不會是網路咖啡廳業者願意背負的原罪——但是在金錢、利益的驅使下,卻都不知不覺(或早有預謀)成了共犯。這個時候,網路咖啡又背負著「錯誤傳導者」重大的擔子,承受著外界不斷閃爍的異樣眼光與

網路咖啡不會是純真的殺手,因為不是每一個踏進這個空間裡的人,都是為了電子遊戲而來;而電子遊戲也不會是邪惡的撒旦,因為不是每一個電子遊戲都只能圍繞在廝殺、爭鬥的情境與故事裡。

其實是社會變遷過於快速,人類難以面對環境的變化與衝擊,休閒的空間與時間都受到了極大的壓縮與壓抑,被迫轉向成只能在狹小空間裡,或面對音樂錄影帶,或面對電子遊戲畫面的速食娛樂——另外一面也顯示著「人都很寂寞」的事實,很多人上網路咖啡其實不全然是為了娛樂,而是尋找人的感覺,因為,人始終是群居的動物。

別讓自己成為科技道德孤兒

我喜歡把因應新科技誕生而產生的道德觀或價值觀的改變,稱做「科技道德」。就像是網路禮節一樣,「道德」一詞未必等於「守舊」、「保守」,而是一種每個人對每一個參與網路個體,包括自己,彼此關係的認知,以及該用什麼樣的角色與角度來面對這樣一個新生的虛擬群體。

有位台灣大學的BBS某板板主,曾經因為對這樣的角色認識不清,引發了許多爭議。這位板主把BBS賜予他的權限——管理板務,無段放大,因為有太多網友未能尊重網路遊戲規則,離題的討論與無畏的爭吵便不斷地出現在這個板上,板主處理板務的負荷無形中加重了許多。「治亂世用重典」的理論便又被搬上了抬面,成了管理板務的準則。

結果這位板主把許多「有爭議疑慮」的討論,網路辛苦打字張貼的心得,一籮筐地都納入了「砍信」的目標裡,引發了眾多網友的抗議,泛起了更大的漣漪,讓整個板每天都在討論類似的管理準則問題,反而使得當初成立這個討論區的真正意義完全盡失。

並不是在網路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對於科技道德的認知,就可以有所偏頗。這位板主犯了一個大錯,將自己過度主觀的認定標準,套用在整個板務上,許多當事人都向這位板主表示「那是別人跟我的討論內容,我都沒有這種被挑釁的感覺,為什麼你會有?」。

有一位資深網友更表示:「管理板務要務實地從情理法的角度來輕鬆看待,因為一切雖然只是在一個虛擬空間裡發生,但是每一個文字的背後卻都是一個真實的人,都會有不同的情緒變化,無端把別人辛苦敲鍵盤張貼的心得或文章刪除,不問前因後果,也沒有事先告知,任誰都會感到不受尊重,如果每一個人都可以先體認這一點,這些問題不就少了很多?」

「你不可以因為只是一場車禍的小傷,就把整隻腿都砍掉了」有一位網友比喻得非常好。

你有沒有看過類似的情形?或者你的應對方式,會不會也如這位板主般過於直率?科技道德的路還很長,也會不斷滋長,隨著不同的科技問世,又會產生新的衝擊,失根的E世代最缺乏的其實不是各種光彩炫目的新科技或電子遊戲,而是多一點從人文角度思考的知識傳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