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2003/4 現象觀測站專欄

曾幾何時,曾經是網路產業中最閃亮的明星,如今的黯淡卻是當初那股熱情投入的所有人所始料未及的,這一切的改變來得快,去得也快,就像是天上的流星般,瞬間成為眾人的焦點,卻又很快地消失在每個人的目光前。‧COM產業,一個曾經是所有投資人目光交集的新興產業,代表著網際網路在通往商業化過程中的模範生,一切卻如黃梁夢醒,趨於平淡,所有抱持著熱情的‧COM people又再度回到自己原本的生活了。

e世代的產業

網際網路的興起,主要是由於人們對於網際網路存取的需求增加,從1994年起,Yahoo!成功地打入網際網路的商業地盤後,許多媒體或故意、或不經意地將類似Yahoo!這樣成功的故事描述成「灰姑娘的故事」,使得群起效尤者,無不以Yahoo!為成功的最佳學習典範。於是,校園裡,許多學生開始學習楊致遠與David Filo(Yahoo!的創辦人,兩位同是史丹福大學電機博士候選人的同窗好友)毅然放棄博士學位,投入網路產業的熱情。

這樣的景況,其實早在1970年也有過類似的的故事誕生,微軟的前總裁Bill Gates也同樣是知名學府的大學的退學生,毅然中斷自己的學業,投入軟體開發的產業,進而成為目前全世界最富有的個人。同樣地,全球最大資料庫系統公司Oracle的CEO—Larry Ellison在耶魯大學2000年的畢業典禮中,對畢業生有過這麼一段談話:

說實話,今天我站在這裡,並沒有看到一千個畢業生的燦爛未來。我沒有看到一千個行業的一千名卓越領導者。我只看到了一千個失敗者。你們感到沮喪。這是可以理解的。為什麼,我,Lawrence "Larry" Ellison,一個退學生,竟然在美國最具聲望的學府裡這樣厚顏地散佈異端﹖我來告訴你原因。因為,我,Lawrence "Larry" Ellison, 這個行星上第二富有的人,是個退學生,而你不是。因為Bill Gates,這個行星上最富有的人--就目前而言--是個退學生,而你不是。因為Paul Allen,這個行星上第三富有的人,也退了學,而你沒有。再來一點證據吧,因為Michael Dell,這個行星上第9富有 的人--他的排位還在不斷上升,也是個退學生。而你,你不是。

筆者相信,當時在場的畢業生或在學生,有很多人受了這段話的片面刺激與鼓舞,也同時立志成為第二個Larry Ellison、Bill Gates、Paul Allen(微軟創辦人之一)、Michael Dell(戴爾電腦總裁),但是一定沒有幾位學生能夠仔細思考Larry Ellison這段話的真義是希望學生們不只是關在象牙塔裡強褓中的嬰孩,而是發揮自己的創意,成就一番事業。

很不幸地,在千禧年初的‧COM風潮中,成就了許多未滿30歲的CEO,這些CEO中,許多是未經世事,初出茅廬的小伙子,憑藉著一股對網路的熱情,甚或自認對網路這個新興產業已透徹理解的年輕人,隨著媒體的包裝起舞,個個成為了媒體的焦點與鏡頭前的寵兒,反觀在「事業面」,卻因為經驗的不足與對商業市場的操控生疏,終究要落入關門大吉的行列。

在‧COM風潮的末期,媒體一改以往將‧COM捧為手中寵兒的態度,開始大肆批評‧COM是所謂「泡沫經濟」的代表,頗有打「馬後砲」的味道。這終究被認定是一個e世代的產業——像e世代年輕人一樣恣意妄為,不顧前人的提醒,只憑藉一股熱情投入——也同時像年輕人的熱情般,只有三分鐘熱度,彷彿在眼前虛晃一遭,一個可能成就與開拓網際網路商業市場的產業,竟因此淪為媒體的「最佳失敗典範」的實驗室「對照組」。

從繁華到落寞

筆者有幸曾經參與這場‧COM風潮的盛會,在‧COM風潮興起之時,也同時與朋友醞釀籌組一個網路軟體開發公司,在籌組公司的過程中,曾經接觸過幾個創投業者(Venture Capital),其中有一位業者很明白地為我們解釋他們投資標的物(公司)的依據與心中盤算價值的方式:

通常呢,對於過去一般的產業而言,無論是電子產業或是傳統產業,我們將之視為正常的股份有限公司,對於這類的公司的投資價值,我們是這麼看的:

如果一個公司的EPS(Earnings Per Share,即每股盈餘)在七年內,可以達到3元,我們便認定這是一個值得投資的公司。

後來呢,有所謂的半導體產業,這個產業的變化很快,所以我們對於這種產業的投資價值認定,是這麼計算的:

如果此類公司的EPS,可以在3-5年內成長一倍,之後的年獲利成長率,也都可以維持50%以上的水準,我們便認定這是一個值得投資的公司。

但是現在的‧COM公司,我們並不是以三、五年當作一個循環來看待,這類公司的投資價值,因為產業變化極快,並無法比照前述兩種產業計算,我們認為:

一個‧COM公司,如果無法在第一年打平(即營收等於支出成本),並且在第二年維持接近EPS為1元的水準,在三年內讓EPS成長到3元,我們便會打消投資此類公司的念頭。


很簡短的一句話,清楚地道出了投資人對於產業的信心,特別是此類以資金風險投資為主要投資依據的業者,他們重視的是自己投入的資金,是否能夠在一定時間內,獲得一定比例以上的投資報酬,也因此,媒體慣稱風險投資業者為「嗜血的投機客」,其實並不是十分公平。

首先,無論投資業者是否資金為其主要將經營籌碼,甚或所謂的「策略性投資業者」,以其人脈及市場業務能力,成為輔佐產業成長的助力,投資者最終的期盼仍是希望自己的投資產值成長,投資業者要求公司在一定的時間內成長,對公司的經營其實是一種助力,而非阻礙,一旦這股鞭轍的力量消失了,公司經營者便如脫韁野馬般亂竄,‧COM正是此類「野馬」的最佳寫照。

在過去幾年的‧COM風潮裡,我們看到的是:

- 鎂光燈下炫耀的年輕CEO臉上自信熱情的光彩
- 一群日以繼夜,以公司為家的年輕人和他們無比的熱情
- 十分彈性的上班制度和精心設計的辦公室環境
- 寬敞的工作空間及柔和的燈光

明眼的投資人一看便知這是「年輕人的噱頭」,在這類投資人的眼中,那些光彩炫目的裝飾,不過另一個「曇花一現」故事的開始,同時也是結束。筆者曾經拜訪過一家公司,他們的EPS約為6元,算是該行業的佼佼者,即使是一般高新科技產業,對於這種獲利能力,也望塵莫及,但是從他們辦公室的裝潢、擺設,處處可以看到經營者對於投資人的資金的珍惜與善用,該公司的總經理說「其實員工並不需要光炫亮麗的辦公室,那雖然可以滿足心裡頭一時的虛榮,跟朋友炫耀,我知道員工的辦公情緒與心理感受很重要,但投資人的資金更重要,終究這些資金是養活我們的根本,如何好好利用這些資金替公司賺錢,遠比表面的裝飾要來得重要許多了。」

這一席話,正巧與‧COM公司追求的目標成為反比,同時也很清楚地點出了部分‧COM公司經營者之所以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對公司經營不夠專注,甚或熱情不足,最終的原因仍在於經營一個事業,凡是都得從成本考量起。‧COM產業從繁華到落寞的時間極短,只有短短一兩年的時間,卻道盡了以資本主義市場為戰場的產業競爭,其實是非常殘忍的。達爾文在其「進化論」裡不正提出了「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道理嗎?千禧年初掀起的這場‧COM風潮正是達爾文進化論最佳的詮釋者。

.com、矽谷、中關村

遠在美國的矽谷,曾經是個不起眼的小鎮,卻因為網際網路的興起,而成了網路產業爭相競逐的「根據地」,在那個‧COM產業興盛的年代裡,不僅僅是矽谷的名號響亮,連房價也因此暴漲數倍,想要進駐這個小鎮的‧COM公司,更是不顧一切、擠破頭似的想要擠進這個彈丸之地——只因為這裡有更多的機會,有更多的人才全都集中到這個地區,全都憑藉著一股對網際網路的熱情。

這個時候的矽谷,像是一個小型的聯合國,來自全球各地傑出的網路公司,全都選在此地落腳,還有許多提供資金的風險資金法人,也在此地覓尋值得投資的網路公司。這裡誕生了許多未滿三十歲的年輕執行長(CEO),還有全球各大媒體的鏡頭焦點,若真要說矽谷有什麼特殊之處,除了悠閒的步道,和煦的陽光以外,大概就是每個人在此「追夢」的那股熱情吧!

矽谷的興起因為網路,矽谷的沒落也因為網路。媒體與投機者,在這場遊戲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因為媒體的大肆喧染,讓更多非菁英份子投入網際網路,讓網際網路的規模不斷成長,卻也因為媒體的不夠專業,使得由投機者引領的令一場豪賭遊戲,在全球各地掀起一陣狂潮——就像是龍捲風般,來得快,消失得也快。二○○一年底的網路股災之後,一切就像是歷經一場暴風雨似地,趨於平淡,而矽谷,也靜靜地悄然褪色,回歸「小鎮」的身份。

中國大陸民間曾經流傳著一種說法:八○年代看深圳、九○年代看浦東、二十一世紀看中關村。中關村的發展,可以說是經過二十年的歷程,才有今天的面貌。一九七八年,鄧小平做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政策之後,激勵了很多知識份子投入經濟建設的行列。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中關村已經成為中國大陸高科技發展的象徵,許多身懷技術的科研人員到這裡創業,想在這個園地實現抱負;中關村也培育出許多科技大廠、及研發出在國內外技術領先的產品。

不入網際網路時代後,中關村儼然已成為中國大陸高科技產業的代名詞,同時也更順理成章地成為網路族落腳的產業根據地,吸引包括聯想、方正、同方、紫光、四通、金長城等企業的進駐,這些企業所銷售的電腦產品,總銷售額已佔了大陸市場的半壁江山。加上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吸引鄰近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學子與研究單位的投入,媲美美國的矽谷(Silicon Valley)。

身處在以社會主義為主的國度裡,中關村顯得突兀。許多‧COM公司看準了中關村的條件,也紛紛進駐此一地區,頓時間,這裡成了社會主義國度裡唯一極度「資本主義化」的地區,這個時候的中關村像是中國‧COM產業最密集的地區,但每一個產業的興盛,除了「群聚效應」外,更需要產業鏈的建立,形成一體的分工體系,‧COM產業因為缺乏建立產業鏈的條件,在中關村絕佳的環境中仍不得不隨之殞落。

‧COM、矽谷、中關村,這三個幾乎代表著網際網路商業世界的代名詞,如今已成了網際網路商業歷史上的歷史名詞了。

票房毒藥的新啟示

‧COM產業,曾經是網際網路市場上的閃亮明星,光一個‧COM的網域名稱,更價值連城,受到市場上許多躍躍欲試的競逐者青睞,只要是好聽、好記的網域名稱,都可以是,甚或只是在名片上的Email信箱,只要跟‧COM扯得上關係的,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歡迎。

那個時候,‧COM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信念,‧COM幾乎等同於網際網路的代名詞,就連原來領先群倫的半導體業界,還有以半導體業為榮的工程界單身貴族們,與初初興起的‧COM產業的新世代相較,連手上的股票價值都隨之失色。

頓時間,全球各地的投資、投機者,目光全交集在這個沒有實體的產業上頭,連號稱日本比爾蓋茲的孫正義,在‧COM風潮中,同一時間也投資了約四百家網路公司,規模不可說不大,這個時候‧COM產業的興起像是一場豪賭——永遠沒有人知道這個產業的前景與未來,除了一堆號稱趨勢專家在演講會場類似「傳教」式的引領e世代一族心裡的狂熱,以及「跟瘋」的媒體,大肆喧染報導之外。

記得早在1998年,網路熱潮到來之前,筆者一位當時任職「香港電訊」的朋友與筆者間曾有過這麼一段對話:

「你覺得電子商務,會賺錢嗎?」那位朋友問。

「會!那絕對會是未來,但不是現在!」

那位朋友又發問了。「那什麼時候才是時機?」

「二○○四!至少在那之後,網路環境成熟,電子商務才是一種真正可以賺錢的生意!」

「這麼悲觀嗎?」那位朋友帶著質疑的口氣回應著。

此時回想起來,不禁想起當年朋友的不解之處,其實與‧COM產業的這場遊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時筆者的考量主要有幾點:

- 網路是否已成為一種文化,一種民生必需品?
- 是否具備一定的經濟規模?
- 是不是不只有玩電腦的人才會使用?
- 網路環境是否已經營造出傳統購物環境的樂趣?

回頭看看‧COM產業之所以沒落的原因:

- 所要經營的產業是否具排他性?
- 其他競爭者的加入,會不會是威脅生存的關鍵因素?
- 風險性資金會不會成為危害公司永續成長的障礙?

其實兩者有著許多相似之處,首先,沒有思考過的問題,因為自己身為菁英份子,早是網際網路的重量使用者,是不是因此被自己對網路的過度樂觀所蒙蔽了? 這種脫離現實的白日夢,正是許多網路公司經常對投資人擘畫的藍圖——這是一個連未來與規模都不可知的市場,正因為不可知,所以有無窮的可能性,當這種可能性爆發的時候,也是所有投資人資本暴增之時。

再者,市場環境是否已經具備成熟的條件,足以成為網路公司或電子商務表現的舞台?從票房保證到票房毒藥,想要從‧COM產業中東山再起,這些恐怕是所有「有志之士」需要深入思考的課題了!

附註:
1. Venture Capital,風險性資金,通常由幾個法人組織而成,這些法人透過集結一筆為數可觀的基金,尋找市場上值得投資的標的(公司),並在公司獲利情況最佳之時,將手中股票賣出,獲利了結。在台灣,這樣的法人組織被慣稱為「創業投資業者」,簡稱「創投業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