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hoto by iz4aks
 


最近這五年來,「社交」這個題材由於 Facebook 的關係,變得很熱門。


跟幾個其他網路的基本需求層一樣,例如:搜尋、通訊、內容,其實,社交一直都是網路的一個基本層。只是,過去一直沒有出現過一個可以近似「大一統」全球社交網路,真正實現社交圈數位化的服務出現。Facebook 推波助瀾了這個大圈圈的形成。


不過,也許有人會嘗試想從「某某產品」跟「某某產品」的差異來看待目前市場上的幾個社交網站,我不想探討這樣的課題,因為那是另一篇產品比較文章罷了,我比較有興趣的課題,是我們如何在使用社交網站,為何會這樣。


談到社交網站,我們不免要自問:為何我們需要社交?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是人。


有關社交的研究有很多,但最廣為被傳頌的,大概莫過於哈佛教授Stanley Milgram在1967年所做的一項實驗,證明了所謂的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的存在。六度分隔理論其實很單純只是想證明連結任何兩個看似不相關的人,所需要的「深度」,事後透過連鎖信的傳遞,試圖證明連結兩個互不相識的美國人,中間只要透過六層不同關係的「人脈」。


再回到為何需要社交的話題。


終究,人是需要與其他人互動的,透過互動,或延伸關係,或傳遞訊息,或交換資訊。每個人需要的理由不一定,端看你的生活背景、工作、所處的環境,乃至是你的心情或需求而定。


舉兩個例子:


有一陣子我在找工作,這時候我在 LinkedIn 上非常活躍,認識了不少人。我的 LinkedIn 上總共有超過 500 個不同領域的連絡人,那段時間,我有很多「活動」、「通訊」,在這個以職涯、工作人脈相關為主的社交網站上,極度頻繁地在這個數位平台上延伸、累積。根據 LinkedIn 的計算,透過我這 500 多個連絡人,僅僅是「三度」,我可以連結到其他 950 萬人。雖然這數字對我沒有任何一點意義,但也許你可以從這個數字的比例,看出一些人脈的威力。例如:我就透過其中一位連絡人,輾轉介紹,認識了另一群我從來也不認識,或根本沒想到要認識的人。這個出發點是:我需要。


另一個例子也是來自於我自己。


兩年前,我遭遇到我人生中很困頓的時候,心情其實極度低落很長一段時間。那一段時間,我的社交活動其實相對是被我自我限縮的。會跟我接觸的人,不是家人,就真的只是很要好的朋友而已。當然,在這種時候,你的幫助也都來自這些人,因為在你的社交活動限縮時,他們仍然在你的社交範圍內,代表這就是你在這個情境下的唯一的社交網路。


有趣的事情,發生在這個被限縮的社交網路外了。


有一天,我在噗浪上的一位老同學寄了一則私人訊息給我:


在我收到這則訊息前,我有將近十個月的時間沒有上去噗浪,當然,上其他社交網站的頻率也很低,唯獨特別集中在 LinkedIn --- 因為我一個特殊的需求,需要從那個社交網路上取得某些資訊或延伸自己的人脈。


x      x      x     x    x     x     x


我不曉得你使用社交網路的習慣,但我很可肯定每個人都不會一樣,理由無他: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生活、教育背景,以及程度不等的社交需求,例如:有的人很喜歡參加聚會,因為其實是很寂寞的,需要常常透過聚會尋找人的感覺。社交網站多半也有這樣的特性,或用來交換資訊、或用來傳遞/分享資訊,其重點都在於這個網路的每一個節點背後都是人,人有各種需求,而社交網站只是因應這些需求所存在的一個媒合的平台,讓不同的需求、關係、資訊碰撞在一起。


對於我個人來說,一開始使用噗浪的理由很單純:我需要一個可以儲存我看到的文章、連結或網站的服務,他用了時間軸的概念,剛好符合我原先在思考的另一個課題的呈現方式,所以我覺得特別容易上手。我使用 Facebook 的理由也很單純,就是實體的人脈網路的備份。在職場上,我待過不少公司,而 Facebook 給了我一個與這些前同事仍然保留些許連結或「得知」他們近況、活動的一個絕佳的平台。


現在我在噗浪上仍然存在的需求仍是:儲存我看到的東西。另一個後來的新需求,則是「互動」。而 Facebook 則仍是與認識的既有人脈圈的朋友的連絡工具。


而我原先最常用來做溝通的工具:msn。經過這幾年來不同社交網站的衝擊,其實對我而言,在其上的活動已經縮小到幾近於零了。


 


最後,這仍然不是比較。我們還是要回歸一開始提到的:「為何我們需要社交?」來問自己另一個問題「為何我們需要社交網站?」


我想答案也很簡單:因為我們是人。我們只是需要一個(或數個)工具,去應付我們在不同的社交需求產生時,所用來滿足這些需求的工具。而這些工具的存在,端看「人」的需求而選擇,而非工具來引導人。因為社交網路的另一端,還是人,而不是工具。你跟這些人的互動需求,決定了你如何使用不同的社交網站。


 


利益揭露:小弟目前在噗浪工作,但本文提及噗浪部分,與是否在噗浪工作無關,純粹是個人對於研究網路人文的興趣與心得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