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1999/2

前衛、顛覆、怪誕、另類…,似乎成了所有與世俗不太相稱的所有人事物的代名詞了。Hacker,這個名詞在許多人的推波助瀾之下,不但成了電影主角,在即將面臨的公元2000年時序危機中,也扮翻身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於是,有一批Hacker成了系統安全顧問,另外一批人則成了拯救Y2K的世界末日終結者。

後工業之聲‧龐克文化
一九七○年,當時正是具有侵略性和爆炸性的龐克時代,在後工業時代,對時代、文化政策的不滿和各種衝擊瀰漫了英倫諸島,一個看似充滿朝氣,卻充滿荊棘的時代就在這種氣氛下誕生。著名的樂團U2便是在這種充滿朝氣、決心和罪惡的氣氛下誕生於愛爾蘭。他們憤世忌俗,卻勇於表達心聲,藉由澎湃激昂的龐克音樂,歌詞裡的意涵與對時代的不滿,逐漸地滲入樂迷的意識之中,進而激發出在內心的反省改進,他們選擇用音樂作為批判革命的工具。

相對地,許多「自力更生」的網頁維護者與網站經營者,為了補貼站台經營的成本,也樂於替色情站台宣傳,更甚者,努力經營自己的網站,以吸引更多網友上站瀏覽,藉以製造更多點選色情廣告的機會。有的網站在內容提供上,的確不輸給商業站台,這些網路的小型發音體,成了目前網路小眾文化的主要結構。所以,也許沒有了色情廣告所帶來的收入或補貼,這些網站便草草結束或關閉,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色情站台反而成了今日網路蓬勃發展的最大助力了!

於1976年後,搖滾音樂融入龐克文化中,Sex Pistols以Anarchy In The UK(英國無政府狀態)單曲展開一場保守與改革的戰爭。其演唱所到之處,大肆破壞傳統禮儀形式中不合時宜的封建思想。

說龐克精神是鬥爭,其實是被允許的。龐克文化的出現,說明了後工業時代,人民求新求變的渴望,讓舊有保守封建思想徹底瓦解。同時也突顯了這些故步自封的陳舊封建存在近千年來的矛盾。龐克精神對於當時的英國社會與政治所帶來的迴盪,乃至影響至其他國家,造成一場後工業革命及思維改造運動。

Hacker之於龐克,正是這種文化下的產物。但也因為龐克文化的異質性,人們對於改革批判開始產生質疑,許多做法,並不是很容易受到支持,於是及至八○年代末期,前衛、怪誕、另類、顛覆,類似的形容詞就開始加諸在Hacker身上。

儘管也許產生部份質變,cracker的出現,破壞了龐克精神求新求變求好的原意,但大部分的Hacker族仍堅持龐克精神。

現實龐克與現代Hacker的悲哀
acidburn是阿丹在網路上常用的匿名,這是源於一部Hacker電影。acidburn與zerocool是兩個幽遊於線上世界的Hacker,一個號稱自己是強酸燃燒過後的所剩下的灰燼,另一個則是宣稱自己是遨遊於○與一數位世界的酷妹,這一男一女分別精通不同的系統,因而結識進而成為情侶,在一次嘗試突破系統障礙的行動中,赫然發現了某個陰謀,因而遭到圍捕,然而這時來自全球各地的Hacker,卻憤而挺身而出,為他們討回公道,合力將所有系統癱瘓……。

現代龐克與Hacker經歷了九○年代資訊革命的突變,於是,越來越多人想成為Hacker,大舉入侵下造成龐克文化的質變,因為想成為Hacker,所以大肆到處「練功」,造成許多系統被入侵,且遭受到破壞,「破解系統」在電影的推波助瀾與媒體誤導下,被特別突顯出來,系統被入侵或破解的事件也從此層出不窮。這種為抗議而抗議、為破壞而破換的Hacker質變文化,漸漸地也成了人們心中對Hacker認知失焦,取而代之的是破壞、惡搞、入侵,許多Hacker不再是精研系統的高手,而是專事破壞的cracker,但是卻不知不覺中污了Hacker的美名,這種次文化讓龐克精神原有的批判漸漸地失去意義。

這是在資訊革命時代,現代Hacker的悲哀。但是面對急速成長的網路群體,這些捍衛龐克精神的龐克族,恐怕也無能為力替自己正名了。龐克精神逐漸式微的Hacker族,與早已忘卻龐克精神的cracker族,在未來數位世界,也許將創造出另一種恐怖主義-Cyber Terrorism,當人們漸漸依賴電腦與網路時,成為危害網際社群的定時炸彈…… 演變到最後,Hacker連被稱為 Cyber Punk也不十分情願了。

人脈網絡與社交工程
阿丹深信,我們的網路之所以不安全,導因於我們的人脈網絡過於健全與發達。隨著通訊工具與科技的精進,經由數位化所處理的資料,不再像以往般地被信任。有此各種經由人工驗證的方法也應運而生,然而,人工驗證更突顯出人脈網絡所造成的安全漏洞。

號稱全球首號cracker的Kevin Mitnik(米特尼克,http://www.kevinmitnick.com/)便是利用人脈網絡漏洞的佼佼者,這種運用人脈網絡漏洞的方式,我們慣稱為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雖然凱文的年紀尚輕,卻熟稔各種電話系統,透過假冒各種電話系統人員的聲音及應對及翻閱丟棄的垃圾筒裡的文件,取得了無數的電話資料。幾年前他發現如果能夠以破解一般電話那樣輕鬆的手法侵入行動電話系統,就可以利用行動電話做為連上電腦網路的工具,如此一來他便能不露痕跡地進入任何電腦。由於他自己本身並不具備這樣的軟體程式技術,因此,靈機一動,凱文也把這種社交工程應用在他的 hacker同伴身上,他開始鎖定握有這類軟體與技術的特定族群,並展開社交工程手法以騙取相關的軟體,達到他所想要的目的。超過五次,凱文都在自己計算好的行動中被捕,然後再度釋放,但最後因犯下連續入侵且破壞許多大公司系統,到目前仍是階下囚。

無獨有偶,中國大陸日前就有一對郝氏兄弟因為入侵銀行電腦系統,從事不法勾當,被宣判死刑。這對難兄難弟郝晉龍、郝晉文接任職於上海當地的中國工商銀行分行,擔任會計工作,藉由工作之便,分別以不同的捏造姓名在該銀行開立了十六個個人帳戶,然後入侵至該行電腦,先行安裝了一支程式,這支程式幫助他們在二個多月內,利用銀行系統四捨五入的誤差漏洞,自各個帳戶截取這些尾數,轉存至指定的帳戶,這十六個帳號所累積的款項共計有七十二萬人民幣。他們兄弟兩並且順利地自不同的分行中提領了二十六萬人民幣,但隨後被銀行系統人員於人工對帳時察覺,而遭逮捕,並經人民法院宣判死刑。

這種社交工程,時常被運用著。最明顯的例子相信在台灣當過兵的讀者都有過共同的經驗或曾聽聞,就是部隊裡為試探軍紀是否嚴明,由政戰系統不定期派人到各基層連隊進行的滲透行為。然後這些人脈網絡漏洞,就造成你的營區貼了不少張上面寫著「炸彈」、「爆破」之類的紙條,證明假設中的敵人已順利滲透成功。

類似的情形,不只出現在軍隊,更不是只有電腦系統或網路中。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就可能發生。假如有一天你掉了皮包,那麼有了你的身分證跟信用卡,你的信用卡資料可能就已經被更改了。下面兩段示範,也許可以給你一個警惕:


社交工程示範一:你的皮包遺失,遭人惡意更改信用卡資料盜刷。
「貝道用信用卡中心您好,敝姓陳。」
「陳小姐您好,我姓李,最近要出國,能麻煩您幫我彈性調高額度嗎?」
「好的,李先生,請問您的身分證號碼及生日?」
「Q121365478,生日是60年11月3日」
「好的,李先生,請問您帳單地址及信用卡號?」
「我的地址是台北市信義路三段153號6樓,卡號是1111-9999-5523-1245」
「李先生,請問您預計出國的時間?」
「二月十六日到三月一日,大約兩個禮拜」
「李先生,您現在的額度是十萬,請問您要調高多少?」
「請幫我調高一倍」
「好的,李先生,現在幫您調高額度至二十萬,時間是二月十六日至三月一日,三月二日起電腦會自動調回原額度」
「謝謝你,陳小姐。」
「不客氣,李先生,祝您出國旅途愉快。」


信用卡中心的陳小姐很盡職地做了資料認證工作,你的資料經過核對也完全正確無誤,但是你的信用卡失竊當天,可能馬上就被盜刷了二十萬。

社交工程示範二:有人假冒享遍尼公司,打電話恭賀你中了頭獎。
「喂,您好,請問吳景悌先生在嗎?」
「我就是」
「您好,我們是享遍尼有限公司,我們舉辦年終酬賓抽獎,您被抽中了頭獎,有機會獲得美西七日遊」
「真的嗎?」
「恭喜您,吳先生。但是依照政府規定,得獎價值超過4000元以上,得獎人須負擔15%所得稅,我們想麻煩吳先生將15%所得稅先匯入公司帳戶,頒獎當天我們會請律師公證,邀請吳先生親自前來領獎」
「好啊,要匯到哪個帳號呢?」
「請您匯到17845639 李貝片,稅款一共是二萬元」


我知道你一定會笑說這個「吳景悌」先生怎麼會這麼無警惕呢。但是這種事就在你我身邊周圍發生過,而且受騙者還不只一人。

類似的社交工程陷阱,很可能隨時在你我生活中不時會發生,你說,電腦系統再安全,網路防火牆再如何嚴密,驗證技巧再如何周密,又怎麼敵得過到處都是漏洞的人脈網絡呢?

404 Not Found 的夢靨
微軟、柯林頓、色情站台、playboy,當這四個人物擺在一起時,你有什麼感想?

美國的司法制度向來為許多人所詬病,在電影中被極度諷刺,早就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其官方網站也同樣遭到Hacker的抗議,網頁上象徵人生而平等(All men are dcreated equal.)的司法部,被換成了希特勒的德意志納粹大旗,就連美國國父華盛頓也來插一腳評評理。然後就是微軟、柯林頓、色情站台、playboy四個極端爭議的站台連結。

404 Not Found個屬於 WWW 的錯誤訊息,代表的是在網路上完全不存在的網頁,一個也許活躍於網路世界的網頁,也許就從此消失(或者我們說是被消聲)了。這是許多Hacker 的傑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http://www.antionline.com/archives/pages/ 找到許多遭到批判的網頁),這些抗議也許不具惡意,但是在依賴電腦與網路的數位世界裡,卻被視為一種破壞。

米高梅的 Hacker 電影對 Hacker 角色的刻劃,也同樣遭到 Hacker 的抗議,網頁上的電影海報,兩位主角一位被加上鼻環、耳環,還有龐克式的雞冠頭,另一位則滿臉落腮鬍,連片名 Hacker 也被改成 Not Hackers。有一陣子,國內也掀起一陣 Hacker 熱, 不但警察局承辦的案件被媒體誇大喧染,犯案的主角利用工作之便所取得的系統密碼與漏洞,也因此讓他們成為媒體崇拜的電腦高手,在這種入侵、破壞、再破壞的行為漸漸地被喧染成是網路駭客後,Hacker與駭客兩個字似乎從此結下不解之緣了。

404 Not Found的夢靨,肯定不會結束,只要媒體繼續誤導。

世界末日終結者
看過電影世界末日(Armageddon)嗎?在電影裡頭,Bruce Willis所飾演的油井工人,小人物變大英雄,成了拯救地球的世界末日終結者。

公元2000年對已經使用電腦代為處理雜務及龐大運算數十年的人類而言,是一個近似於世界末日的大災難。當1980年代,Bill Gates誇言640k 記憶體已綽綽有餘(640k is ought to be enough!)時,其實就以種下這個世界末日的危難種子。

資訊發展越快速,數位時代的加速來臨,許多舊時代的錯誤也就越被突顯出來,公元2000年的時序問題就是其一。在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時,許多系統安全及網路安全防護的問題,也漸漸地出現,於是,在如此的背景與時代危機的衝擊下,有一批Hacker成了系統安全顧問,另外一批人則成了拯救Y2K的世界末日終結者。

從 Hacker的電腦高手神祕色彩,到電影主角,及至 cracker 的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然後再成為拯救世界末日的英雄,這之間的轉變的確讓許多 Hacker 一時間難以適應。不過依然秉持的理念仍是具有批判改革的龐克精神。

這時候,人們才驚覺「Hacker還是有用」,Hacker們多年來精通各種系統,熟知各種系統所產生的漏洞,也因此在面臨世界危機時,成了唯一最具有資格的世界末日終結者。

Hacker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就算只能在Pub喝喝啤酒,搞一個Hacker's Offline Meeting,跟同好聊上幾句,Hacker還是喜歡單純的Hacker身分。

許多Hacker,仍然醉心於專研系統,樂於與同伴分享研究的心得,著名的Unix作業系統Linux就是在這種分享的觀念下,集結了世界各地專精Unix各方面技巧的Hacker,共同開發完成了一個真正屬於使用者的作業系統,免費提供給全球所有相信自己的電腦環境還可以更好的電腦用戶,突顯出許多大而不當的商業系統存在的荒謬。

Hacker不只是專精某項系統的電腦高手,阿丹比較傾向於定義Hacker就是對某項事物十分熱衷的人。在網路社群逐漸擴增的今日,網路的分眾與小眾逐漸地明顯,許多Hacker's offline meeting(網友會)也漸漸地聚集了許多同好,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樂於與人分享。

瞭解文化缺陷,不刻意掩飾,反而加以批判,促其改革,希望讓自己更好,相信自己會更好,也努力讓自己更好。這就是具有龐克精神的Hacker文化。還記得麥克阿瑟的「老兵不死」吧?Hacker 精神不死,只是逐漸凋零。讓我們一起尋找失落的龐克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