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1999/11

很多人上網,用來收Email,逛網站,除了這些,網路對他們,其實一點用處也沒有;但是同樣的有另外一批人,網路對他們很重要,工作需要他、生活需要他、娛樂也透過網路來進行,網路叢林前途似錦卻又似乎充滿荊棘,一不小心,就成了倒栽蔥,無法從虛擬與真實間辨別自我,很可能成為網路這個大母體(Matrix)轄下的一個被動元件了。

真實與虛擬的碰撞

不曉得你有沒有看過Keanu Reeves主演的電影駭客任務(The Matrix)?劇中Keanu Reeves化身為一個受資訊母體主宰的虛擬世界的人物Anderson,不曉得過去人類社會因為過度依賴電腦所帶來的便利與好處,進而造成原先自我判斷以及遭逢難題時的抵抗所帶來的進步動力的退化,而甘於成為未來世界由電腦主導的複製人-接受一切由電腦支配的生活與境遇,電腦程式設計好的各種學習課程,都可以透過每個電腦人腦袋後面的輸入端,快速植入。

這個電影情節看來或許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卻是現代人對虛擬世界的恐懼。我的一位國外網友寫信給我,有感而發的說道「許多網中人物,一直試圖將身邊的世界網路化、虛擬從他們的文章,常常可以讓我感受到這種企圖心。但無論如何,人心決定一切。」的確,很多人大肆宣傳數位世界所帶來的便利與好處,卻忘了其中還潛藏著許多陷阱。

當我們擁有了最先進的科技,往往很難以忍受過去被我們視為珍寶的一切。習慣的養成雖然是日積月累,而非一朝一夕所生成,但一旦養成一種習慣,便很難改變,科技就很難跟上人類習慣的腳步;比如說,現在許多人透過Cable上網或是習慣於公司的專線網路高速擷取資訊,總是認為家裡的56K數據機大不如前-事實上,56K數據機的速度與外觀一點也沒有改變,改變的是人的習慣。

虛擬世界的樂趣在於我們可以去創造一種習慣,一種專屬於自己的習慣,她非常貼近人類的思維模式-隨時可以隨著思想跳耀、改變。人類的思考很奇妙,透過心裡冥想,可以在前一秒還坐在好萊塢片廠裡,下一秒鐘就發現自己已經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前了;在網路世界裡,又何嘗不是如此?人類在網路世界找到同樣的樂趣,發現自己可以任意在虛擬空間中不同的奔馳游移,可以藉由滑鼠游標,輕易回到前一個空間-永遠不會為做錯事感到後悔,也可以輕鬆跳至遠在海外的網站,或是將自己的情感與想法,化成○與一的位元,快速地在虛擬世界傳送,讓自己的心靈延伸。

不同的是,我們心裡想的,卻常常不可能成真-正如戴上虛擬性愛的頭套與器具,雖然刺激了你的荷爾蒙的分泌,讓你的慾求獲得解放,但是卻很難只是透過虛擬來假想一切存在,你依然只是透過這個虛擬實境來描繪自己的虛擬感受,而非真的實際去體會;而這個虛擬的實境也永遠只是存在你幻想的空間裡,不曾真正存在。

傳統之所以稱為傳統,正因為她代表的是人類生活經驗的一種傳承,儘管有了虛擬世界,但是傳統不死,過去的生活經驗也許會因此有所改變,或者我們說虛擬世界的出現,其實不是改變,而是一種錦上添花,為人類提供另外一種選擇罷了。你不會因為有了網路,就不再看電視、聽廣播;假如你上電影院看電影,但是卻發現只有你一個觀眾,便會覺得徒然無趣-因為除了電影本身以外,「人」正是吸引你到電影院的原因之一,正如,整個西門町如果不是充滿了人潮,你一點也不會想要接近。紐約有一家公司曾經進行的一項「網友娛樂調查」中,我們便發現,網路儘管提供了經驗分享的平台與虛擬社區,但是許多人並不會因為有了網路便捨棄電視與電影,也不會因為有了電子報與新聞網站,就從此不看報紙。

虛擬世界的存在,不是提供了一個幻想空間,讓人類可以繼續幻想自己可以無所不能,而是提供了一個冥想空間,讓我們可以透過自我思考,肯定萬物存在的價值,同時也肯定自我-我思故我在(I think, so I am)就是最佳的註腳,當我們可以認清自我,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時,我們便有能力知道自己的喜惡而不受他人牽制,我們便有能力肯定過去,而不會被自己的新習慣否定一切。

駭客任務片中的末段,Keanu Reeves所扮演的虛擬世界複製人Anderson發現自己只是虛擬世界母體所控制的一個元素,進而肯定自己真實的身分Neo的存在,從虛擬世界中跳脫出來,一擺過去受控於人類所創造的科技。

資訊焦慮與焦慮資訊

現代社會是一個極度焦慮的社會,許多資訊迎面而來,在你尚未來得及吸收的同時,卻有另外一籮筐的資訊正準備出爐。另一方面,科技的發展,讓人們更急切於追求更先進的溝通方式, 在這個資訊爆炸時代,我們努力創造快速通訊,於是,情書過時了,因為現在流行數字愛情、語音信箱、電子郵件。這種焦慮很容易讓人狗急跳牆,1998年底台灣就曾發生一件台大法律系學生行搶的案件,這名大學生犯案的理由,竟然只是「缺錢買大哥大-因為我的同學都人手一機」!

現代人上網、看報是一種生活習慣,從這些生活習慣中,無形地產生了許多潛在的壓力,比如說,習慣依賴上網的你,能不能忍受有一天所有網路都不通,你也無法收取電子郵件?我相信你會大喊受不了。因為這些已經成了你的習慣,一種例行公事(routine)。

日本人就很行,從少到老,可以人手一本雜誌、書報,隨時吸收資訊與學習新知-當然,如果我們換個想法,也許他們全部都是重度資訊焦慮患者。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懂得自我學習與囫圇吞棗的資訊焦慮,是有很大的差別的,環境造就了日本人老少都得起而行,為自己生存與生活而學習,要坐電車學投幣、買票,要買更便宜的蔬菜與水果,所以要懂得如何取得特價資訊。

科技的進步與數位時代的來臨,也許還為社會帶來一種「船過水無痕」的隱憂,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的書信往來變少了,情感交流不再那麼巧妙,再也沒有那種情書、家書都是一生珍貴收藏的感覺。科技讓我們可以很快地找到一個人,與他人溝通,但我們卻未必藉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看起來,似乎科技的發達讓人與人之間的連繫變得快速又直接的同時,卻也少了深度和廣度,所以其實你也不必太過於焦慮自己不夠進步或是跟不上時代,至少,你的情感還很真切,你還動筆寫信,不一定就代表落伍了,因為如果你早晚都得焦慮自己趕不上人家,或是跟不上時代,那麼你的一生可能就只能以「焦慮」兩字來填充。

作家伍爾曼在他1989年出版的《資訊焦慮》一書中曾經提出一項統計,1987年11月13日那天發行的紐約時報,每一份有1612頁之多,換算成字數,每份有一千兩百萬字,「一份紐約時報所包含的訊息,比17世紀一個普通英國人一生中可能碰到的還多。」-而這還只是一份報紙所產生的資訊量,另外還有無數的雜誌、書籍,以及電視、電影、廣播等媒體,持續以驚人的速度在製造著驚人的資訊。這裡的「驚人」,只是一個形容詞與狀聲詞,與其他你所熟悉的辭彙沒有兩樣。

當然,在沒有資訊焦慮潛伏的同時,我們卻也同樣焦慮資訊。焦慮的不再是資訊過多與氾濫,而是資訊是否有效被利用、認知,以及分配,而不受到箝制與扭曲,影響了真實世界的價值存在與是非判斷。我們對於每天的飲食裡,很少有人用磅秤來調配所需的養分,但是我們卻懂得大概的拿捏,以避免過度偏食影響身體健康。同理,我們不一定要嚴格分析,每天接觸的資訊種類分別屬於哪一類別,但最好一段時間作個反省,有無偏頗之處。

因為至少我們本身就是接收資訊的守門員,我們必須可以分辨哪些是有用的資訊,哪些是食之無味,以及哪些是對,哪些是錯。不讓自己成為資訊與科技的奴才,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成為駕馭資訊與科技的主人-因為這些資訊與科技的建立,是為了使我們的生活品質更好,更便利,節省更多時間,讓事情變得更容易,但是我們卻常常忘記這個道理。

網路叢林生存法則

社會,代表的是一群人、一堆人(a set of human beings),是一個由人組合而成的大集合,他們依循著共同的價值體系而活。每一個個體(entity)被視為一個社會組成的基本元素(cell),每一個元素可以有不同的特質與功能,透過這每一個元素間的溝通與交流,互取所需,同時也提供自己的特質與他人分享,一但離開這個群體,這些個體的生存條件不再,便產生敗血現象,無以持續下去。

網路就是一個大社會-所以他才叫做網(network),許多人透過網路的聯繫,得以與他人溝通想法,交換意見。但是,人類雖然可以透過上網的虛擬接觸,與他人溝通想法,但也只能憑藉心裡的假想來模擬真實,因為人是群居動物,難以離群而居。

英國曾經進行一項網路生存的實驗,主辦單位英國微軟公司以及Hurtfordshire大學從許多參與者中挑選了四名年齡不等的英國人,自願與外界隔絕一百個小時,只透過網際網路從事他們的日常生活。這個四人在活動開始時,身上僅裹著一件浴袍,而手上則只握有一張信用卡,住進倫敦市內的一處祕密處所。
主辦單位希望透過這個有趣的實驗,測試一下線上服務的成熟度,很慶幸的似乎是,這四個人最後至少都能換下身上原本的浴袍,穿著普通衣物出關,並且沒有餓到必須被抬著出來,在他們完全與外界隔絕的一百個小時裡,趁機送花給外界的親友、添購新的行頭、接受觀眾的西洋棋挑戰、和自己久未聯繫的過去死黨連絡、研究族譜以及申請到國外的工作等。

你從他們所進行的這些行為與思維發現了什麼?答案是,他們仍想著過去價值體系所帶給他們的生活條件。彼岸的中國大陸,也曾經進行類似的測驗,有五位年輕人,自願把自己關在飯店的套房五天,完全不與外界聯繫,而是透過飯店所提供的網路對外連線,取得一切生活所需的物資,每個房間裡,則幾個小型攝影機,隨時轉播他們的網路生活與動態。

在剛開始的前幾天,他們感到新鮮,於是透過網路購物,買了許多東西,也透過網路訂了pizza飽肚,但是後來的幾天中,他們開始遠離電腦,有的看書,有的睡覺,有的發呆。測驗結束後,這幾個年輕人有的大呼過癮,但是覺得很無聊的比例卻佔了大多數。

從這兩個網路生存遊戲裡,我們看到了人類對傳統社會與價值體系的依賴,同時也體認了網路的本質不在於科技,而在於溝通,因為學習溝通要比學習科技來得重要。Internet提供了一股力量,讓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網路,取得地位的平等,但同時也正在測驗當我們在網路上生活,是否具備求生的能力-可以輕易與人溝通,以便取得更多生存的機會。

網路社群的存在,證明了人類的群居特性,同時也再次證明任何人類文明的進步,非個人得以完成,必須透過集體的力量來實現。在網路叢林生存別無法則,只要懂得如何與人溝通,便能不斷變通萬用。

網路的知識管理

Internet最大的寶藏是眾人的知識得以匯集,重複地被應用。幾年前,Internet尚未在國內普及之時,我曾經翻譯了一篇文章,轉貼在newsgroup跟他人分享,經過幾年,當初的翻譯作品,早已不知去向,我的電腦也換了好幾部,後來想到遺失了這篇譯作都感到懊惱。

但是幾年以後,Internet大行其道,我一時興起透過搜尋引擎查詢自己的姓名,發現了許多連結的網頁,赫然發現那篇譯作依然存在,而感到訝異。經過網路的知識管理,這些寶貴的知識或經驗,得以被完整地保存下來,五十年後,你也不怕她成為廢墟裡的史料。

網路這個大平台不僅僅提供了讓大眾發表意見與交流的空間,同時也保存了這些原發表人不以為意的知識,於是,像是FAQ(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常見問答集的出現,匯集了許多人可能常碰到的問題與答案,BBS的精華區將過去許多人發表過的文章與看法或資訊,彙整成集,或是透過遠距教學(distance learning),我們可以將知識無數地複製,流傳得更廣。

不過有許多人卻不見得懂得利用這些寶貴的資產。五年前上網,網友問的問題,很可能跟五年後上網看到的是一模一樣-這也是為什麼會有FAQ的誕生。瀏覽許多網友聚集的網路論壇(newsgroup),許多同樣的問題一再地被重複,因為我們的環境,只一味教導網友如何吃魚,而非釣魚,漸漸地養成網友對「吃魚」的依賴,現在即使你給他們一根釣竿與魚餌,他們也不見得懂得如何使用-這個問題很嚴重,你會發現很多明明工具跟解答就在身旁,卻不懂得如何自救的人,不斷地在網路上發出求救訊號,甚至於害怕嘗試錯誤。

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無疑地將是網路最重要的課題,這些寶貴的資產,妥善的管理與保存,可以帶給我們更深刻的網路經驗,啟發我們對於網路更深一層的認識,同時,具備自我學習能力,可以讓我們在網路叢林更容易生存。反之,重複地傳遞與製造過去的知識與經驗,人們無法建立自我學習與解決能力,對網路則是一大傷害,網路文化也將停滯不前。

假如沒有Internet

年輕時,我曾經懊惱高中聯考為什麼不夠努力,所以念了專科,但是後來境遇使然,我又插班考進了大學,擁有了比一般高中生直升大學所沒有辦法獲得的專科學校習得的一切技術,而沾沾自喜。現在想想,如果當初選擇了高中,直升大學,便少了享受這份優越感的機會,這兩者間似乎沒有必然的替代關係。

因此,Edison如果不發明電燈,世界會是怎麼樣?我知道,我們現在很難去想像或模擬那種情況,但是,我們又怎麼會知道,沒有電燈的發明,其他人就不會發明其他更好的科技,讓人類的生活更便利呢?

不曉得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假如沒有Internet,世界會是怎麼樣?答案是「一點也不會改變」。正如,失戀時,你只是一時的失意,但是你仍然呼吸一如往常,地球依然自轉-人有了Internet並非萬能,但是Internet有了人,才顯得萬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