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2000/1

每一個時代,總有些新的變革,人類很難自外於這些變革,除非如第三世界般另成一體。我們常常把完全的改變稱為革命,新的改變或影響稱為衝擊,網路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新的衝擊,經濟模式的異變,主客模態的改變,甚或影響人的思維模式或價值觀,數位化時代的來臨,帶給我們一份憧憬,給我們一份期待,同時,也驅使我們必須學習新的溝通或思考方式。

e世代思考

在小家庭逐漸成為社會主流後,過去傳統大家庭的龐大倫理體系,漸漸為小而精的小家庭組織取代,從那麼龐大的家庭體系轉變為小家庭的精簡組織,最大的改變莫過於每個人在組織裡所扮演的角色,不再是細項分工,而是更精緻的專業分工。由於家務的分工人數減少了,許多原本屬於家務的部份,必須要外移或是尋找替代的方式,便利商店﹑速食早餐﹑託育安親﹑通訊宅配﹑熟食外賣,便是這種改變下的產物。

這些替代產業的出現,是因應社會組織變革而生,為了便利或改善人們的生活,進而成為新的社會組織中的一環。同樣地,新科技的存在,是為了協助人們簡化生活,透過善用現代科技工具,簡化過去繁雜的事務,有效調整生活步調,使其更效率。

網路科技的誕生,給了傳統溝通模式一個很大的衝擊,一個新的溝通模式正在形成,同時新的網路思考模式,也趨向簡單化,只取用自己所需的部份,而不再是極為綿密的龐大思考網絡,透過資訊工具的協助,個人可以有個人化的報紙、個人化的電視節目、個人化的購物商店。同時,人的思維模式也受到某種程度上的影響,過去資訊過於封閉,取得資訊的管道有限,容易影響人的判斷能力,由媒體操控人類意識方向的情形也十分常見,然而,當資訊的取得變得容易,人們對於自己的權利、義務了解得越清楚透徹,自然也使得需求面增大,可獲得資訊的管道增加了,就越懂得思考與辨識真假。

這些可以從1989年蘇聯共產社會主義瓦解、人民解放中看得透徹,這些人長期處在共產國家,許多資訊都由國家所控制,所有資源也都由國家統一控管分配,工作、房子、甚至家庭,都由國家一一規劃好,但是一但這種社會組織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以市場經濟為主的資本主義社會,每個人可以伸展的空間變大了,獲得資訊的管道增加了,努力的人便可以更出色,獲得自己應有的生活空間,當然,相對地,這些人也同時必須面臨資本市場無情的競爭,在這場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遊戲中,為自己找一塊生存的地方。

新、速、實、簡,這是數位化時代來臨,人們追求的主要思考方向。網路的流行,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過去需要長時間的書信往返溝通模式,現在可以輕鬆透過上網,利用NetMeeting、ICQ等網路通訊工具,聯繫遠在地球兩端的情感;情感的聯繫與溝通,變得直接、快速,過去戀愛經裡常常提到的猜忌、懷疑、暗示,也許會漸漸被淘汰,追求新速實簡的e世代,將不再忍受這些可能浪費生命的傳統溝通方式。

在有將近70%持有行動電話,超過40%人口上網的芬蘭,對於這種新時代的科技產物,很快地吸收與學習,人們透過網路預約看病時間或是購物,早已稀鬆平常,因為越有效率的生活,可以有效改善國家進步的速度,同時一個國家的數位化程度,甚至可能是未來國力衡量的標準之一,所謂鬥智不鬥力,利用飛彈、武器這種毀滅性科技的兩敗俱傷戰略思考,也會逐漸轉向為高科技競爭。

另一方面,數位化管理也使得辦公室的傳統管理方式發生變革,過去過於垂直的管理組織架構,對於大型企業來說,確實是較有效率的運作方式,透過分層負責的方式,以及專業分工,可以讓大型企業的專案運行順暢,但這畢竟是管理理論的理想值。事實上,對於組織架構中,還潛藏許多不確定因素,比如員工個人的心情,或是辦公室人際關係,都可能是影響這種理想值偏差的因素。

數位化管理使得這種垂直組織逐漸扁平化,每個員工都得是客戶的窗口—連老闆及高層管理階層亦不例外。過去的老闆習慣將員工視為自己的生產工具,不重視員工的自我發展,形成一種惡性抱怨循環,所以企業內部的人事變革極大,間接成為企業的人事負擔。現在的員工講求的是自我發展,將員工視為生產線的一環不如將員工視為子工廠或是分公司,讓員工都可以嘗試當老闆,把自己的工作或業務當作是自己的公司般對待,網路的扁平化溝通模式,讓員工可以跟老闆平起平坐,下情上達變得更容易。

現代化企業,講究的是小而精、小而美,小的不是整個組織的規模,而是每一個運行單位,是不是可以肩負重任,是不是都可以代表公司,是不是都很有效率。比如一個專案發包下來,可以專業分工成好幾個小團隊,每一個團隊都相當於一個小公司,每個團隊間的橫向聯繫與協調能力是否融洽,都是影響現代化企業成敗的關鍵。

泛網路化集體意識

1950年代,傳播學者Marshall McLuthan提出過一個「地球村」(Global Villiage)的概念,他認為新聞可以透過無線電波傳送,縮短地理距離。1990年代,Internet的誕生,更進一步讓地理距離縮短為0。透過網路這個複合媒介(compound medium),在傳播訊息的同時,也同時載送訊息,這些訊息可能在載送與傳播的過程中,隨時被更新,或加入其他人新的看法。

網路是一個講求團隊合作的空間,個人英雄式主義在網路上將難以存在,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網路上平等的個體,發聲的權利相等,在網路上,一方面個人被受到重視,成為網路主體,另一方面,集體共識也成為道德主流。網路是一個講求集體意識的社會,集體共識的形成,在於一群人有共同的目標,服膺一套由眾人所認同的道德標準,擁有同樣的價值觀。

這樣的價值標準形成在過去,也許需要十年乃至百年的社會實驗,經過人類社會的洗鍊,才足以成為道德主流,然而透過網路的快速傳遞與散布,不適者會馬上被淘汰,留下的則是集體共識。過去的消費形態,你會因為一時的衝動在百貨公司買下一籮筐自己可能不是十分需要的商品,因為你是一個孤島,擷取資訊的管道有限,無從得知其他人的觀感,現在上了網,你可以看得到別人買了些什麼東西,蒐集足夠的資訊,對商品有所了解,再決定購買。

不過這種集體共識也不全然沒有危險。最嚴重的是當每個人的自我教育不足,自我判斷能力發生缺陷時,便很容易發生「用更大的錯誤,來證明犯小錯並不是錯」的情形。比如傳統的政治選戰裡頭,就常常可以看到這種情形—當別人發現自己錯誤時,不是先思考認錯或糾正自己錯誤,而是想辦法用更極端的抹黑對方方式,來證明大惡才是惡,小惡便不是惡。

特別是量化的數位世界,更容易發生這種情形。我曾經在網路上與網友辯論某個翻譯名詞,對方解釋「網路上將A翻譯成X的數量比將B翻譯成X的數量還多,所以A翻譯成X才對」,用數量的對比來證明真理是否為真理,依照這種邏輯,只要有十個人說黑貓不是貓,那麼黑貓便不是貓了。這種被量化的證明邏輯,正是網路上的一種隱憂,不明就理、毫無自我判斷與深入思考的人,便很容易相信,越多人說對的事情,就恆為真。

從WTO到全球化經濟市場

過去,我們用民族主義作為人類追求進步的緊箍咒,將某一個區域的人,劃分為一個經濟體,在那個區域的人,共同分享財富、經濟利益、當然也包括共同掠奪其他國家的財富與經濟利益,對於自己轄內的範圍,被這群人視為共同的利益,任何侵犯這個共同利益的舉動,都是外侵者。所以,引進外勞被視為影響本地勞工權益,企業外流尋找腹地,被視為背叛,但是對別人的侵犯與入侵則視為共同的勝利。

這種區域式經濟,雖然創造了共同的利益,但也使得自己人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我們開始需要去思考,為什麼會需要外勞?因為本地勞工成本過於昂貴,不利開發。為什麼企業要向外尋找腹地?因為這樣有利於市場的拓展。區域式經濟,反而成了人類經濟活動發展的阻礙。

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貿易組織)的誕生,便是打破這種民族主義式區域經濟的藩籬,以全球為市場,彼此協調一套可供認同運行的貿易標準,所以在台北開了一家公司,你的客戶是全世界,你的市場不再局限於台北,或是台灣—當然,你所面臨的挑戰與競爭也更大。另一方面,原先受到保護的產業,因為全球化經濟市場開放的結果,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原有的優勢頓失。有許多人從市場的開放中獲利,瞬間致富,也有許多人從市場的的開放中耗損,成為新市場的弱者,這種舊產業模式與新經濟時代的衝擊,形成一種社會矛盾,矛盾的是取而代之的時代新貴與舊產業弱勢者間的拔河運動。

網路化時代,創造了一個比實體全球化經濟市場更為躍進的環境。國外曾經做過一項經濟活動的調查,報告中指出,資金的虛擬移動速度,是實體移動速度的三十倍,實體資金的移動不但有逐年趨緩的趨勢,還遠落後在虛擬移動之後。透過無紙化交易環境的形成,網路提供一個虛擬交易的平台,透過這個平台所完成的交易,都是數位經濟的一環,這個平台沒有界限,任何可以透過他存取或交易的人或物,都是他的客戶,所以Amazon得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擁有一千多萬個客戶,客群遍及全球一百多個國家,這是傳統產業所望之不及的。

如果把企業經營視同撒網捕魚,那麼傳統企業像是一張大魚網,透過穩紮穩打的方式,力行堆積木的建設,但是永遠只有一張魚網,所捕的漁獲量有限;網路產業則像無數張小魚網,在全球各地撒下魚網,很快速地累積漁獲量,然後買下更多的小魚網,在更多地方佈網。全球化經濟市場,則是將所有可以撒網的地方都告訴你,讓有能力的人可以佈下魚網,讓市場經濟更透明。

十倍速學習

我很不喜歡工具書,在我書架上的工具書,有一半是廠商贈送的,另外一半則是曾經想要開出版社,買來參考的出版品,只有少數幾本,是經常會碰觸的參考用書。發現問題時,我習慣自己尋找答案,或透過實驗,或透過尋覓前人經驗,從圖書館、FAQ中挖寶,常常問題解決了,還意外獲得許多知識。

從業餘網路時代開始,便有許多熱心的朋友開始蒐集、編輯網路上經常被問到的問題,或是之前網友發表過的心得、報告,後來的學術網路BBS,每一個板,也都有細心的板主,將過去討論或發表的智慧精華,整理成條理分明的精華區,然而,許多人對於網路漸漸養成一種依賴,認為有什麼問題,問網友一定找得到答案,這種依賴,是一種自我學習的墮落,有的人明明翻翻字典,或是家裡的書,甚或只要輸入搜尋字串,便能透過搜尋引擎找到答案,但是仍然向網友發問,在過去傳輸條件極差的業餘網路,這種人往往被視為浪費網路資源的元兇,但也許現在的傳輸條件越來越好了,對於這種行為也越來越司空見慣。

這種司空見慣所帶來的是越來越多人對於求助的依賴,同時也是網路進步的阻礙。因為如果有越來越多人都是問題解答的需求者,在網路這個「個人即是媒體」(everyone is the medium)的環境裡,只會創造出更多的問題,而無法平衡,網路只會退步,不會進步。我常常舉東京人為例子,因為在東京這種地狹人稠的大都會,科技日新月異,如果不學習新的科技,很有可能上街迷路了,或是坐電車做錯站的情形發生,甚至於餓肚子,所以他們的老先生、老太太,可能都比台北的中年人來得精明。

台北市開始有了捷運路網,市民卻還是依賴政府開闢直達列車或輔助指引,因為市民不懂得如何轉車,但是在東京完全不會發生這樣的問題,坐電車轉車,這是最基本的「技能」。同樣地,如果你上網,也只是想吃魚,而不先學習如何釣魚,有一天,大家會成為只會嗷嗷待哺的食客,任人宰割也怨不得人了。

有人說網路的一個月,相當於現實生活的七個月,我想這還不足以形容這種新科技的突發猛進,有句老話說「一日千里」,也許才足以形容網路科技對人類所帶來的衝擊。十倍速的時代,要有十倍速的思考邏輯,加上十倍速的學習能力,否則無以創造十倍速的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