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2000/9

正如五百年前伽利略主張地球繞日自轉,打破了地球是平面的迷思,或一百五十年前,達爾文挑戰創世論,提出物種演化論,引起宗教界嘩然的情形一樣,數位時代正以無重力速度運轉,○與一成了數位世界組成的基本元素,透過各種變異(應用)、繁衍(數位世界的延展),人類智慧在快速運轉的數位時代巨輪中,不斷的反餽、生成,讓生命(網路)得以延續下去。

數位世界的起源

英國人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1882)在西元1859年曾經出版「物種起源」一書,提出他對生物起源的觀察與演化的推論,然而造成了很大的爭議,他的主要論點有:

*生物演化漸變說
生物的演化是在漫長時間內以極緩慢的步調逐漸進行,故為連續性的漸變,而非間斷性的劇變。

*物種同源說
同一類的生物是來自共同的祖先,如哺乳類是由同一個主先演變而來,其他種類的生物也是如此,而且所有生物可能均來自共同的原始祖先。

*生物演化論
生物的演化進程,會歷經 a. 變異 b. 過度繁殖 c. 生存競爭 d. 適者生存

*物競天擇說(Theory of Natural Selection)
生存競爭的結果,導致優勝劣敗,只有獲得最能適應環境的變異者,才能生存,並將此有利形質遺傳給後代,不能適應環境者,漸被淘汰。

就生物學界來說,至今達爾文提出的這些論點仍然被視為一種具爭議的學說,而非定理。主要原因在於目前人類研究生物起源只能透過挖掘出土的化石所探知的生命象徵,斷斷續續從中獲得片段的資訊,並沒有一個很實際的連續象徵,可以真的證明物種同源,這也是達爾文學說最受爭議之處。儘管在生物界涉及龐大且尚無章理的生物網絡關係,達爾文學說是極備爭議的,不過達爾文學說的內容卻完全符合數位世界的各種特性。

談起數位網路世界的起源,十分有趣,原來是一本超人漫畫書造就了第三波時代。Leonard Kleinrock在他六歲時,在他紐約曼哈頓公寓裡,看了一本超人的漫畫書,在書摺頁看到一個水晶廣播台(crystal radio)的概念,於是興起了自己架設的念頭,開啟了對電子學原理的興趣。

長大後,他進入麻省理工學院電機工程學系就讀,他開始積極實現小時候的夢,當他的同學們正寫著關於各種資訊理論的博士論文時,他正在研究一種虛擬交換的資料網路概念,1959年,他開始投入這項研究,1962年正式發表自己的博士論文「通訊網路」(Communication Nets),隨後並於1964年由McGraw-Hill公司出版成書。

在他的論文中,他提出了資料網路中分封交換的概念,奠定了後來許多研究網路結構與資訊理論,Leonard Kleinrock並被後人視為網路之父(father of the Internet),1963年他進入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擔任教授,繼續他的研究,並參與從1958年起創辦的美國高等研究計畫署(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所補助的一項計畫,為了要有效串連居住在城市與鄉村的科學家們,透過資料網路交換研究心得,他要求ARPA提供一些電腦硬體設備,並串起了科學家間的資料網路。

1960年代,全世界正處於戰爭後的冷戰期,各列強無不以拓展軍事武力為要,美國則投入軍事網絡的建設,轉型為資訊戰形態,為了建立一個可以有效掌握在戰爭時,不受炸彈轟炸影響的指揮系統,於是ARPA銜命成立了ARPANET計畫,一直到1983年1月1日,ARPANET開始採用TCP/IP,才奠定了後來Internet溝通的基礎。

數位世界的演化

達爾文學說認為,生物可能必須經過千萬年,乃至億年的演變,在漫長時間內以極緩慢的步調逐漸進行漸變,得以演化出新的物種,並且將適應環境過程所產生的細胞變異,遺傳給下一代,DNA(去氧核糖核酸)在此就扮演了載運遺傳因子的角色。

儘管在千禧年,人類已經「干犯天條」,把龐大且複雜的基因族譜圖解譯出來,初步解開了過去生物的基因變異是隨機變化的謎底,但由於基因的變異來自環境,環境又因為時間與地球活動而改變,基因族譜雖然解開了,卻仍然有許多可變的隨機因素,會造成基因遺傳演化過程中的變異,比如自然環境的變化,人類就無法控制。

西方神學家普遍認為生物是由上帝所創造,所以生物的演變其實是事先安排好的,只是這項安排十分複雜,因為上帝擁有造物能力,所以可以創造出百萬種生物,具有不同特性與個性,也就是說,其實如果把這種造物能力對照到數位世界,那麼上帝其實就是一個程式設計師、網站開發者。

數位世界與生物界或宗教界最大不同處,大概在於數位世界由人所創造,連組成的基本元素—○與一所構建的世界—都是由人所決定,生物界或宗教界儘管解譯了基因族譜,或是擺脫道德束縛,突破社會宗教禁忌了,仍然存在許多人類無法掌握的可變因素,也使得生物演化更形神祕。

數位世界基本上由○與一的各種排列組合可能所構成,在數位世界的生物(個人、社群、或企業)可以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基因變化方式),可以打造自己的營運模式(基因特質),這是受天擇效應的生物所無法達到的,當然也許在未來人類生化科學更進步時,可以找出基因變異與環境變遷間的「方程式」,也就可能在生物界發展出類似現在數位世界的演化特質,不過另外一個層面的考量也許不是科技的障礙,而是社會道德是否允許類似複製人這種行為。

有一齣由Robin Williams主演的好萊塢電影「變人」(Bicentennial Man)很清楚地描述了數位化後由主觀意志所主導的各種變化,十分有趣。主角Android是一個American Bots公司所生產的智慧型家用機器人,但由於生產過程中的程式缺陷,有一個控制機器人意志的功能並未打開,反而促使機器人本身所賦予的學習能力被極致發揮。

由於這個缺陷,Andriod學習了許多其他同型機器人所無法具備的能力,比如人類的情感、創造力(雕塑木器)等,當然,在主人的默許下,他也擁有私人銀行帳號,有一筆私人財產,六十年後,老主人過世了,他離開原先服務的居所,到處浪跡天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發現了一個女機器人具有更靈活的能力,循線找到原先開發Andriod的原形設計者的兒子,他繼承父業,繼續開發更先進的機器人,但苦於經費支援,無法繼續開發工作。Andriod給了他經費上的支援,讓他原先構想中的各種改進計畫得以加速完成,並套用在Andriod的身上,這個新科技給予Andriod人類的皮膚、觸感、眼淚、進食能力,甚至於模擬性器官的各種觸覺以及老化。

Andriod看起來幾乎是一個真人,也與真人發生感情,結為連理,並在二百二十歲生日時正式獲得入籍人類,正式「進化」為人類。Andriod打造自己命運與各種生理特徵的過程,像極了數位世界可以自由打造世界的那種特權,你可以決定自己的特性,當然也可以決定你的生命週期,正如Andriod最後選擇入籍人類,感受人類生老病死的各種生命過程一樣,不同的只在生物界目前並無法控制這些象徵的變化,但是數位世界卻提供這樣的彈性—讓你打造自己的生命。

物競天擇,自然淘汰

「讓自己適應環境,而不是讓環境適應你」,這在生物界的變化,可能很少有人會反駁這種說法,即使要反客為主,改變這種自然生態的變化法則,變成由生物來主導環境的變化,恐怕也得有一股極大的力量,才足以達成。

然而在數位世界,這個自然選擇理論也許需要作一些修正,新的數位天擇論會變成;「外在的環境也許會影響數位物種的生存與變化,但同時每個數位生命也具備足以創造一個全新且全然不同的使用環境或習慣的能力」。從一些不斷出現的網路應用中,我們便可以體會到這股強大的反作用力,比如ICQ所創造的即時溝通環境,就是一個最佳的範例,或是由Napster、Gnutella這些MP3搜尋程式所構件的P2P(Peer to Peer)的網路應用,也是為「物種創造環境」的數位天擇論提供最佳的印證。

不過總的來說,由於數位世界由人所創造,在這些位元未具備自我學習能力與智慧前,終究是依附在人類的各種行為與習慣上,也就是說,其實數位世界其實是許多人集體潛意識與習慣的大集合,一張對應到實體社會的大網。所以從人類過去的歷史來看,數位世界的變化,不免要受到人類習慣與演化的影響,比如將達爾文的生物演化論中生物的演化進程所可能歷經的變異、. 過度繁殖、生存競爭、適者生存過程攤開來比對,與人類歷史所歷經的渾沌期(群雄割據)、戰國時期(列強征戰,弱肉強食)、太平盛世(風平浪靜,生活安逸)、維新運動(網路文化維新與再造)的進程是相符的。

而網路市場的變化,也大致符合這個演化進程,網路發展初期,一切都渾沌不明,連技術標準都可能尚未確立,每一個群體都可能掌握部份的技術或優勢,這些技術或優勢並未廣泛地相互流通;到了戰國時期,群雄並起,具備強烈生存優勢的網站、企業或技術,便大舉領導新技術標準的方向或發展的趨勢,比如Yahoo、Amazon等領導品牌,或RealNetwork、Macromedia等技術領導廠商。

但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往往在擁有天下後,如何治理成太平盛世才是真正的考驗,於是這些「列強」會經歷一段體質上的檢驗,與環境是否相互匹配,所提供的技術或服務、產品,是否被網友急切需要,會是在這個體質塑身過程中的主要關鍵。緊接著才會進入網路成熟期,當基礎建設、內容建設、網路文化、使用習慣與共識都達到某種程度時,才算是太平盛世,網路市場才會真正步入常軌,因為網路已經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份了。

隨著這個太平盛世的到來,滿足了網民的各種使用需求後,才得以更深一層思考數位科技對於人類的影響以及人文面的深層建設,開始進入真正的知本世界(knowledge-based world),被喻為二十世紀最卓越的靈性老師的J. Krishnamurti(1895-1986)曾經說過:「知識是要去創造學習的,而不是去累積的,因為當一個人開始累積知識,思考就會開始委縮和限制」,未來的知本世界就會呈現這樣的景象,人們會意識到知識越開放越具優勢,反之,封閉知識則是違反常軌,會造成優勢的頓失,這與網路上盛行的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概念極為相似,只是開放原始碼觀念在其生成年代極為突兀,並不是網路社會共同認同的一種集體意識,導致其智慧價值必須不斷於商業利益衝突間拔河。

達爾文學說的物競天擇說所提到的「生存競爭的結果,導致優勝劣敗,只有獲得最能適應環境的變異者,才能生存,並將此有利形質遺傳給後代,不能適應環境者,漸被淘汰。」在數位時代看來,只能表達一部份的演化狀態,因為生物演化也許需要歷經千萬年甚至億萬年的緩慢進行,然而數位世界的演化很可能只需要幾個月,甚至於一夕之間全然改觀。

當然,這種改變環境的能力,同時也是在數位世界生存的物種,一個潛在的競爭壓力,因為競爭優勢或生存優勢不再像生物般,可以擁有較長時間的演化緩衝時間,而是必須不斷變化,一方面得適應環境的變化(或創造新環境),另一方面也得承受來自其他快速變化中的競爭者。然而,無法取得優勢的物種,並不會像生物世界般,就此淘汰消失,而是透過合併、合作、策略聯盟的方式,進行再一次的細胞核分裂,衍生出更具競爭優勢的下一世代,而既有的營運模式與電子商務模式也不會消失,而是經過演化,演變出新的應用模式。

洞悉數位世界的循環鏈關係

整個世界其實是一個大型的循環鏈關係(Recurring Chain),生物學上告訴我們,動植物的生命週期,以及在生命消逝後,回歸黃土,成為細菌的食物,佛教也有所謂的六道輪迴觀,將生命物劃分為六大流類:天道、人道、修羅到、傍生道、鬼道、地獄道,在每一個類別中的福報享盡或罪報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終結,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開始,就這樣在六道之中,生來死去,死去生來,稱之為輪迴生死。

除了透過道德作為福報或罪報的因果關係約束外,佛教的六道輪迴其實與生物界的循環鏈關係是極為相似的。線上商務行為利用網路科技建立起碰撞機會,衍生成實際的消費,而消費者則提出相對的服務需求,彼此之間亦是循環關係,特別與生物循環鏈不同之處,是上下游廠商雖然具備一定的盟約,彼此互通有無,但角色卻不是固定不變的,供給者與需求者間的關係,隨時可以依照環境的變化與現實需要而調整。

數位世界的循環鏈關係看起來比生物循環鏈要彈性得多了,但競爭與弱肉強食的情況卻更為強烈,每一個網路企業都可以複製其他人的優勢,迅速分食市場大餅,另一方面卻也顯示了這個可以輕易複製的優勢的相對劣勢,創意、營運模式、資本市場,也許是數位產業存活的關鍵條件,彼此間也存在極為密切的依存關係,但相對地在數位循環練的快速運轉下,增加了生存機會,也同時提高了競爭門檻,這表示,每一個想要在數位世界立足的企業,都必須建立絕對快速的應變能力,才得以長久生存。

註:

數位演化進程:
‧網路渾沌期(群雄割據)
‧戰國時期(列強征戰,弱肉強食)
‧太平盛世(風平浪靜,生活安逸)
‧維新運動(網路文化維新與再造)

數位天擇論:
外在的環境也許會影響數位物種的生存與變化,但同時每個數位生命也具備足以創造一個全新且全然不同的使用環境或習慣的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