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低頭族、拇指族嗎?不管你是哪一種,我們全都活在 S 時代。


當世界進入 S 世代時,接收聲光視訊對人的影響及傳播,將主導未來人與人、資訊與資訊間的流動。


某日午餐時在一家日式餐廳聽到幾位女性上班族的對話…。



「這個是什麼?」
「我最近裝的軟體啊!這個很棒耶,可以連拍五張…你知道小孩子都會動人動去,這個最好用了」
「你好厲害,連軟體都會自己裝」(其他人語帶欽佩貌)
「就是到那裡頭選類別嘛,然後就下載,它就自動安裝進來了」OL說著說著,很得意地解釋著。
「這軟體叫什麼名字?」
「相機360」


(以下略)



有的時候你不得不承認,同樣是軟體,Steve Jobs 把作業系統簡化後的 iOS 加上好的使用者體驗,讓一般人也可以輕易接觸「電腦」 --- 現在的 iPhone/iPad 本質上都是一部功能很強的電腦了。過去軟體跟電腦是懂的人的專利,現在是每個人身旁都有好幾個消費性電子產品,每個產品裡頭其實都是一部小電腦,只不過被賦予不同的任務,協助人進行運算或呈現不同的結果。


十幾年前,我第一次踏上東京的土地,在雜誌上專欄將我的觀察分享給讀者。那個網路還是 56k bps 的時代,網路的基礎建設不甚齊備,傳統的電信架構在有了網路的衝擊後,開始有了一些變化,隔年 i-mode 推出,率先在保守的電信業的「平台」上開了一扇窗,造就了很多內容供應商(content provider)的興起 --- 其實,仔細想想,除了當時的電信網路頻寬、標準跟現在不一樣以外,i-mode 就是 App Store 模式的先驅啊。


一個學生,專注地看著手機,傳著訊息。


當時我在電車上看到東京人手一支手機,每個人都是典型的拇指族 --- 除了年紀較長的長輩外。許多學生們常常是在不同車廂上車,互傳「email」,幾年後,這種利用 text messaging 傳訊息的方式,也在歐美國家風行起來。這個情形,是否跟現在許多人拿著智慧型手機互傳訊息,或專注看著小螢幕閱讀著新聞、漫畫或小遊戲很相似?不同年代的「低頭族」,開始漸漸從「拇指族」演變為「觸控族」,幾年以後,也許你會發現家裡的電話也全換上觸控螢幕、手機變成了遙控器了 --- 新的科技讓 S 世代(The Screen Generation)開始有了很大的轉變,人的溝通介質也正在悄悄的進行一場革命。


這樣的改變並不是毫無緣由,無中生有的。


許多國家開始進入「已開發之列」,所有的資源、人潮、經濟活動開始朝都會區集中發展,於是,落後的二、三線城市將「都會化」看成是一種進步的指標,紛紛加強交通建設,希望人、貨物的流動更頻繁、便捷。我們的飲食習慣也逐漸在演變,從過去的均衡但繁複的料理,開始變得速食化,許多餐廳開始賣起「套餐」,一切都講究效率,才得以應付快節奏的生活變化。


我在 1998 年的文章裡曾經把東京到處都是手機的行動通訊訊號飛來飛去的景象,形容為「天線天國」,現在回想起來,這十幾年來,世界已經逐漸往這個方向在行進,而每個人除了原先的傳播終端專事接收訊息的角色,現在也儼然成了一個虛擬的傳播網的其中一個傳播節點了。


人們吸收資訊的方式從電視,街頭的看板,手上的報紙,開始由一個個的小螢幕取代,而且多半還具備互動的設計,同一個時間,另一個人也在做著同一件事,資訊的流通與不同人間的溝通就這樣串了起來 --- 不過,另一方面我們雖然形式上在「線上」,卻逐漸進入與現實生活「離線」的世界。


我們真的需要隨時連線嗎?不需要。


我們或許得開始習慣過著這種「離線」生活,但是在離線的同時, 值得我們回頭再仔細審視所處的世界。


 


推薦閱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