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2001/10 現象觀測站專欄

科技已成了日常必需品,正式進駐人類生活,佔有一席之地,而原先執資訊界牛耳的各大廠也人人自危,因為他們正面臨一場生死存亡的決戰,過去的競爭優勢,在資訊科技逐漸普及以後,已經難以繼續擔任維持公司營運的救命丸,於是,一場一場合併的戲碼於焉登場,資訊科技產業也正式宣告進入「低毛利率時代」。

從邊緣走向主流,從高新走向普及

資訊科技產業從邊緣走向主流,可以從媒體的演變中窺見。就在不遠的幾年前,資訊科技還被歸屬在高新(高科技與新科技)範疇,相關的刊物、網路媒體還被評為小眾媒體,著重其專業性,但如今卻已是全然不同的景象了。

資訊科技不僅僅已經躍居生活中重要的一環,小學生一窩進網咖就是一整天,上班族也時常可見人手一本資訊雜誌——或者說,幾乎每一種你以前覺得跟資訊科技八竿子打不著的雜誌刊物,現在都有了相關的版面了。此類的媒體越來越多,媒體廣告收入也越來越豐富,而且各種與之原本形成對立的傳統媒體——各大報,也免不俗地增開了相關的版面與話題,資訊科技的相關話題一躍而成大眾注目的焦點,而其企業管理者也全都成了公眾人物,於是,從張忠謀到張明正,全都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甚至於連他們的個人隱私也無可避免。

資訊科技這種急遽受到重視的情形,其實其來有自,最主要的影響在於整個大環境的演變,全球經濟發展面臨轉型的關鍵,亟需具爆炸性且可快速普及的產業當作觸媒轉換器,快速將整體環境帶往另一個發展階段。網際網路的誕生,正呈現了這種潛力,其四通八達的脈絡,被視為除卻傳統大眾傳媒以外,唯一可以快速深入人心的絕佳工具,於是,網路的建設越發達,也接連著帶動了周邊產業的興起。

從基礎建設到軟體應用,乃至娛樂。對於資訊科技的快速崛起,也同時反映在一個國家的經濟上,資訊科技產業的成長速度,對於開發中國家或具潛力的落後國家來說,不啻是振興國內經濟的超級武器,更從其每年高達三倍以上的成長速度中得到印證,逐漸形成一種現象:僅佔國內百分之二十的科技產業,創造了每年將近百分之八十的國民生活所得。以中國大陸為例,在中國起飛的經濟中,平均每一年,資訊科技相關產業會帶給中國經濟成長率增加一個百分點的潛力,所以就連中共每年的人大會議上,相關產業的人大代表也顯得特別風光。

不僅僅如此,某些傳統產業,也受資訊科技帶來的獲益良多。我們可以看見的最佳例證便是房地產——美國矽谷的快速崛起,帶起房地產的快速飆漲。有一個從事房地產的朋友,曾經這樣形容IT產業帶給他們的好處:

「幾年前,大家重視的是格局、地點,哪知道才沒多久,不過是多了那些不起眼的塑膠繩(指社區寬頻的光纖網路),卻成了眾所矚目的焦點。你的房子裡沒有這種設計,房價馬上掉一兩成!」

這些過去被視為高新的科技,如今已經逐漸深入家庭,成為生活的一部份,過去一些較年長的企業經營者的朋友,總是把電腦當作是秘書的工作,年輕人的玩意兒,現在情況完全改變了,開口閉口就是學電腦,寄Email,許多原本交由秘書代勞的工作,現在得自己應付,最主要的改變不在於工作的範疇變動,而是當這些被視為高新的科技,逐漸普及後,如何操作與使用這些工具,已成了「謀生」的一環,而不是一種優勢了。

企業營運方程式=競爭+合作+合併

有一句話說「天底下沒有永遠的敵人」。反應在產業訊息流動快速的資訊科技範疇,更能夠反應出這句話的立即效果。

也就在不遠的幾年前,網際網路方興未艾之際,媒體大亨華納兄弟與網路霸主美國線上AOL突然宣佈合併,原本處於競爭者角色的兩造,都亟欲想要在對方的領域,佔有一席之地,於是,AOL開始大肆購買媒體,希望也可以發展出與華納兄弟相當的內容提供者,而華納兄弟也不落人後,挾帶其雄厚的媒體優勢與大量的內容,亟欲在網際網路市場佔有一塊立足之地,結果兩者皆換來兩敗俱傷的下場。

在企業的營運方程式裡,競爭是最基本的要素,沒有了競爭,便沒有進步與成長的動力,然而在競爭的歷程中,與相關的「戰略性夥伴」攜手並進的情形卻也時常可見,最主要的原因不在於彼此的優劣勢比較,而是面臨大環境的生存壓力下,每一個營運個體,都必須維持最基本的生存條件,而這個企業營運方程式最終的結果,也都殊途同歸,全都必須「獲利」,來繼續維持本身的營運。

可以賺錢的行業,當然是人人搶著做,快速爆炸式的資訊科技產業更是尤其明顯。所以在這個產業裡的營運方程式,進行的也比傳統產業要來得快,因為一但腳步或反應慢了一步,便會馬上被市場淘汰,正如宇宙的誕生一樣:發展初期,相關的領域會逐漸被挖掘出來,也迅速產生群聚效應,成了百花齊放的景象,但是隨著加入者眾,每一個角落皆呈現了飽和狀態,於是小部落開始聚集成為大一點的部落(或者只能選擇被淘汰),大部落越來越密集,便向上推擠,成為更大的塊狀產業。

百花齊放的情況,帶來了這個產業的「版圖」,而從競爭→合作→合併的結果,則成就了塊狀產業的景象。然後幾個大塊狀的產業龍頭,又會成為死對頭,彼此又進入另外一個階段的競爭、合作、合併的方程式循環裡。

這並非意味著「大者恆大」將是產業發展的真理,而是一種必然的趨勢,為了維持這個產業的持續存在,當產業環境發展到一個階段便會停滯不前,無法再有爸炸式成長的奇蹟出現,而呈現逐漸飽和的狀態,當高新科技逐漸普及後,這個成長指數便越趨近於○——雖然把小廠的生存空間擠壓了,卻得以維持整個產業的繼續存在。

HP與COMPAQ的合併

二十一世紀一開始,最令人驚訝的,恐怕是長久以來視彼此為宿敵的惠普(HP)與康柏(COMPAQ)的合併了。全球個人電腦產業生態在二○○一年九月份開始大洗牌,惠普公司宣布以二百五十億美元的價格購併全球第二大個人電腦公司康柏﹐新惠普將超越戴爾(DELL)成為全球第一大個人電腦業者﹐且合併後的公司營收規模達到八百七十四億美元在,資訊業界僅次於業界龍頭IBM的九百億美元。

分析一下兩者合併的優缺點,發現惠普與康柏的合併案,係以價值二百五十億美元的股票購併康柏﹐換股比率為一股康柏換○﹒六三二五股惠普股票,兩家公司合併所帶來的營運成本效益,光是二○○三年一個會計年度就可以省下廿億美元的支出。兩者合併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彼此的業務高度的重疊,面對逐漸下降的毛利率,營運成本相對地提高,過去各家的優勢除了繼續面對市場上死對頭的持續競爭壓力外,更面臨許多新興業者的加入,不斷地削減彼此在市場上的優勢。

而受到兩者合併最大的衝擊,其實不是塊狀龍頭(IBM、New HP、DELL)間的競爭遊戲,而是其下的代工產業,過去在不同的公司代工策略下,彼此間的差異分明,所能創造的利潤也大不相同,但是合併壓縮了原本代工產業的差異空間,連帶也使得原本就競爭極為激烈的代工產業,掀起另一波的殊死戰。

HP與COMPAQ的合併,必然是以創造利潤為前提,在此前提下,面臨產業的利潤空間壓縮,也只能檢討成本面,於是大量的裁員勢不可免,另一個馬上會面臨檢討的對象,便是製造成本。於是,新的利潤方程式是建構在效益不變的低成本基礎上,也就是,短期內販售個人電腦的利潤無法有大幅度的成長,卻得不斷壓縮成本,但又不能影響原先的品質。

這種結果帶來的是所有的代工廠,被迫要用更經濟的製造成本,來達成客戶的要求,代工廠在彼此生存壓力下,也開始了另一段競爭、合作、合併的循環,被迫形成塊狀龍頭(上游廠商)牽動塊狀代工產業(下游廠商)的快速產生的情形。

低毛利率時代的競爭優勢

低毛利率將成為產業競爭的趨勢,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也自然成為彼此關係牽動的標準。傳統製造業,仰賴工時的計算,利潤的來源總來自如何有效縮短工時,完成或提高原本的產量,這種情形到了被歸屬高新產業的資訊科技,仍然被許多經營者奉為救命仙丹。

於是,所有的高科技製造業,如半導體廠者流,幾乎都呈現同樣的流動趨勢:尋找更廉價的勞力與土地,製造可能獲利越高的產品,從八吋晶圓廠到十二吋晶圓廠。產業結構未見提升提升,只見整體往低毛利率時代的邊緣流動,此種情形指會使得原本已經逐漸邊緣化的競爭優勢,更快速地走向滅絕。

綜觀低毛率時代的競爭力核心,其實在於產業的轉型,以及如何轉化部份過去代工的經驗與知識,成為獨特的特點,進而從其中創造較高價值的服務或產品,這一點可以從個人電腦市場逐漸家庭化、普及化後的後PC時代窺見,過去在軟硬體高利潤的吸引下,個人化服務、維修所帶來的邊際價值極低,鮮少人重視,但是近幾年卻成了最低成本,獲利最高的產業。

選擇走向邊緣或創造主流,都可能面臨同樣的風險,但是所成就的景象卻截然不同,在低毛利率時代,競爭優勢的維持更顯得格外重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