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工作很多年,待過不少大小公司,體驗過了不同的公司文化與管理風格,覺得煞是有趣。


我看過這樣的老闆娘,在一個日式管理的公司裡:



老闆娘喜愛玻璃,對玻璃情有獨鍾,所以公司的裝潢用了大量的玻璃 --- 我本來是這麼以為的。公司裡所有的 cubical,都用玻璃隔間,連老闆的房間也是玻璃隔間,只是多了兩張霧面貼紙,貼著上下兩部分,中間還是鏤空的玻璃。老闆娘堅持自己的位置要在公司最裡面的中心位置,剛好可以一覽無疑,看見每一個員工的動態。



當然,員工的 cubical 也是玻璃隔著,只有 130 公分高。而員工呢,每天被要求要打卡,遲到要扣錢。太早離開壓力很大,因為老闆就在看著你。


我也在看過這樣的例子:



部門老闆喜歡看每一個非常細微的數字,要求員工每個數字都要做到很精準,不容許犯錯。一件任務交付下來,你必須膽顫心驚的執行,還要小心老闆不時打斷你的工作,似乎像是想關心你似的詢問你每一個細節。



所以很多員工其實很不開心,明明可以一天做完的事情,寧可拖三天才完成,也不願意「表現得太好」。


更看過這樣的例子:



老闆對於公司的方向舉棋不定,相對的老闆的決策也不時在變,早上講的,下午變了。但這位老闆喜歡鑽小洞,看見什麼正在風行,就見風轉舵,也想要跟風。


員工問老闆:「你覺得我表現得怎麼樣」,老闆說:「非常好,很符合我的期待」。等到某天有某事不符合老闆的意思時,這位老闆從頭到尾把員工數落了一次,當然,也忘了自己原先對員工說自己很滿意、符合期待這件事了,卻還是不知道到底是自己沒抓好方向,讓員工像無頭蒼蠅般窮忙,還是員工真的不認真投入工作。



這家公司規模很小,但流動率卻很高,員工每天工作只想著下班。


** P.S. 以上不代表我待過的公司。:-)


以上哪一種老闆比較好或不好?其實沒有答案,跟公司的文化似乎不見得有所關連,但卻因人(老闆)的性格而有很大的差異。但,信任是這些差異間的共通點。


一個好的老闆,是需要適時出來鼓勵或嘉勉你的同仁的,因為責任感應該是發自員工內心而來的,不是靠老闆嘴巴罵,下屬就會鳥你,其惡性循環就是員工總是阿諛奉承、應付你。反之,則會自我要求,主動替老闆想,希望「自己」做得更好。


我個人是服膺「人性本善」的,相信人基本上都是良善的,如果顯露出惡的一面,一定是某些情境迫使人往惡的一面發展,進而表露出來。


這些道理似乎跟小孩子教育互通,如果你老是罵你的小孩,久了他就知道你的「習性」,依著你的習性虛應了,私底下可能又是另外一套。


x    x    x    x    x    x    x    x    x    x    x


多年前 Jeremy 還沒出生時,我曾經在報紙副刊上看到某位作者講了這樣的一段教育上的差異:



一個小朋友在大賣場裡亂跑…


亞洲的家長會用斥罵的方式「你這死孩子,再跑,我就打死你」
老外的家長可能是這樣講「小心一點,小心等一下跌倒或撞到別人了」



兩者的差異在哪裡?信任!


亞洲的家長因為不信任自己的孩子,擔心東擔心西,所以也不信任小孩子應該從跌倒中學習,因為沒痛過,就不懂得不能亂跑。老外的家長可能真的因為文化的關係,把小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而非家長的附庸,只是細心的提醒會跌倒或撞到別人了。


x    x    x    x    x    x    x    x    x    x    x


這也跟我常跟人提到的「自助餐理論」很像。


如果你開一家自助餐廳,希望可以多賺一點錢,假設每個人都固定一餐收一百元,你為了控制菜的消耗量,於是決定派人手幫客人舀菜,並要求派菜的員工只能給一定份量。這時候,客人心裡是怎麼想的?


「這家超小氣,每次都只給這樣,我今天特別餓,吃不飽啊!下次不來了」
「多給我一點吧,雖然我可能吃不到那麼多…」


由於是由你指派人手來舀菜,客人即使吃不了那麼多,也會因為你控制每個人給予的份量,多浪費了不少菜,其實你並沒多賺。


換個角度,如果你讓客人自己舀菜,客人其實只會舀自己需要的份量,不會多拿,你也省了舀菜的人手的成本支出,其實相對是比較賺的…


所以,如果你信任你自己的家人,你也能同樣地信任別人嗎?


 


[Photo: Terry Johnst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