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創業經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上禮拜三晚上應清華大學校園成立的 AppUniverz 校園創業團體之邀,給了一個比較綜合性的Entrepreneurship Talk,剛好是我這一陣子在思考的一些論點跟想法的集錦,把我在這個 Talk 裡頭用的簡報,補充一些講的時候提到的例子、話題,先跟大家分享。


這陣子比較忙,改天再找時間一一補足我的想法。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Photo: Tim Dorr]


2007年8月,台灣正進入熱死人不償命的炎夏,我登上旅途,前往有「印度矽谷」之稱的 Bangalore,這是我第一次踏進這個國度。那時候,我還在 Google 任職,我的主管負責亞太地區各國市場,每一兩個月,各地的產品主管就會被叫到一個國家開會、分享、報告、討論。


據我的印度同事說,這個地方因為全年均溫大約在 24 度,又是鄰近三個省、多個城市的交會點,在印度南部算是氣候宜人,交通又非常方便的中心。去 Bangalore 之前,我先前公司的老闆曾經到這個城市出過差,我對這個城市唯一的印象就是我那位老闆回來時的感想「這是什麼鬼地方!」 --- 不過我不是要談 Bangalore,也不談印度。


Bangalore 之行除了既定的行程外,大約距離市區 40 分鐘的車程,我的老闆安排參訪了提出「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這個論點的創辦人 Nandan Nilekani 創辦的外包中心 InfoSys,透過簡報也大致瞭解了印度的軟體產業,隨後我們安排了一個很有趣的 startup speed dating 活動 --- 我們其實肩負著一個附帶任務,替公司尋找在印度具有潛力的創業團隊。


時間有點久了,不過我隱約記得前後看了七八個團隊的簡報,每個團隊只有 10 分鐘,隨後就是問答。與會的是來自亞太各國的產品主管,很多都是戰功顯赫的產品經理[1],問的問題也非常多元。那時候我剛加入兩個多月,還算在學習公司的運作模式,所以多半時間都在觀察。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工作一段時間後,履歷跟名片開始流通,就開始有一種人找上門 --- 獵人頭[1]


前幾年,我還在大公司時,不時都會有獵人頭公司找上門,離開後,也通常會也獵人頭公司打電話給我(雖然我不曉得他們如何得知我離開)。不過這篇文章不是要介紹獵人頭公司,而是我從獵人頭公司看到的生態、求才方式,映射到我在創業及投資市場觀察到的情形分享。


獵人頭公司的「顧問」,通常分幾個不同的產業線,這些顧問負責的產業線,多數也反映了顧問自己本身的經歷或人脈,但因為獵人頭公司的顧問本身也是一種業務職,而不只是專業的人事顧問,在業界的競爭下,開始有了不同程度的差異。不過,獵人頭公司的專業度,往往會影響其「獵頭」的品質,這種品質的呈現,是相對於企業及被獵頭對象的。


好的獵人頭公司,其實包含了協助被獵頭對象的生涯規劃、以及更細部的瞭解,找出更適合該人才的去向,同時也降低對客戶端(覓才企業)的失誤率。不過當你接觸的獵人頭公司多了,就會開始發現這個行業不同公司間的專業程度落差其實很大。有一種獵人頭公司是極偏重業務導向的,所以只要看到不錯的人選,經過簡單的履歷篩選,就開始替企業安排面試了 --- 這樣有什麼問題呢?亂槍打鳥!


獵人頭公司通常與企業間的委託覓才合約都訂定有罰則 --- 如果覓得的人才在一定時間內(三個月、半年不等)離職了,企業得不給付部分的覓才服務的部分酬勞。所以替企業亂安排面試的獵人頭公司,當然是浪費所有人的時間 --- 企業面試的時間、面試者的時間、獵人頭顧問自己的時間及信用。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股票、基金、黃金、期貨、債券,這些是已經存在很久的投資標的,不同的標的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風險。較大的獲利可能,往往伴隨著較大的風險,這應該是投資界非常習以為常的「常識」了。


企業在經營也有很多管道可以取得資金,銀行借貸是最常見的,再者也可以透過增資來取得一定的財務協助。


然而,對於新創事業(startup),雖然也可以選擇 bootstrapping[1] 這種自助式創業,其實也都是風險承擔的概念,不同的是,在 bootstrapping 這條路上,你選擇了「自己完全承擔風險」,當然,相對的也是把可能的獲利都留在自己手上。不過,很多時候選擇的是「機會成本」,不見得是單純的風險而已。


假設你知道有一個生意,你投入去做,未來可能獲利的空間很大,可是你欠缺了資金及人脈關係的資源,你會怎麼做?坐著等,或者乾脆選擇不做?其實都有人選擇過。但如果一個可以輕易藉由增資(另一個面向就是稀釋股權)而讓現有的資源做更有效的整合、運用,但你卻沒有選擇這麼做,相對的其實是你把自己的機會成本墊高了 --- 別人可以藉此加快速度,或超越你,你卻還在原地踏步。


我曾經這樣跟一位新創事業的創辦人講過: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