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Tim Dorr]


2007年8月,台灣正進入熱死人不償命的炎夏,我登上旅途,前往有「印度矽谷」之稱的 Bangalore,這是我第一次踏進這個國度。那時候,我還在 Google 任職,我的主管負責亞太地區各國市場,每一兩個月,各地的產品主管就會被叫到一個國家開會、分享、報告、討論。


據我的印度同事說,這個地方因為全年均溫大約在 24 度,又是鄰近三個省、多個城市的交會點,在印度南部算是氣候宜人,交通又非常方便的中心。去 Bangalore 之前,我先前公司的老闆曾經到這個城市出過差,我對這個城市唯一的印象就是我那位老闆回來時的感想「這是什麼鬼地方!」 --- 不過我不是要談 Bangalore,也不談印度。


Bangalore 之行除了既定的行程外,大約距離市區 40 分鐘的車程,我的老闆安排參訪了提出「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這個論點的創辦人 Nandan Nilekani 創辦的外包中心 InfoSys,透過簡報也大致瞭解了印度的軟體產業,隨後我們安排了一個很有趣的 startup speed dating 活動 --- 我們其實肩負著一個附帶任務,替公司尋找在印度具有潛力的創業團隊。


時間有點久了,不過我隱約記得前後看了七八個團隊的簡報,每個團隊只有 10 分鐘,隨後就是問答。與會的是來自亞太各國的產品主管,很多都是戰功顯赫的產品經理[1],問的問題也非常多元。那時候我剛加入兩個多月,還算在學習公司的運作模式,所以多半時間都在觀察。


這場 startup speed dating,其實比較引起我注意的是印度的新創團隊的簡報跟說故事能力。


印度的創業力


印度人的聰明才智跟溝通能力,我早在其他公司就見識過了,不過大多是在印度以外的地方看到 --- 不過當我在印度當地也看到同樣的情形時,正印證了這是一個存在的事實,而不只是我在某地看過的特殊例子,而且已經內化從教育的基礎了。不過,有很多時候不只是靠溝通能力好就萬事OK了,我想,對於印度的創業團隊而言,最有價值的應該是:「我面前坐的是 Google 來自各國的產品主管,這些人很多做過很成功的產品,加入 Google 前也大部分都有創業的經驗,怎麼能放過問問題的機會,或許還因此獲得青睞,取得 Google 的投資了」 --- 那一年秋末,也就是我去參訪的三個月後,Google 的股價來到 $750 的歷史新高點。


從這些印度的創辦人眼神中,我看見幾個特點:



  • 他們眼神炯炯有神,彷彿是業務員般的口才便給

  • 他們談起自己做的東西時,你可以感染到他的熱情

  • 他們穿得很樸素(但我們都不是很在意,反而是喜歡),自信中帶著謙虛

  • 他們回答問題時,也許想得不夠周詳,但是你可以感覺到他們在思考

  • 他們的 live demo 有的很簡陋,但是你常常可以聽到後面還有很多故事,吸引你的想像空間


如果用「熱情的能量」來衡量一個市場的創業強度,那麼這些特點的綜合印象所表現出來的是「非常強」的一股信號。


在場有人詢問「接下來有什麼計畫、需要什麼樣的幫助」,馬上可以說出一連串的「夢想」。


行文至此,有的人或許會說:「嘴炮我也會啊,夢我也會做啊!」,要不然就是聽到別人在聊一個自己不熟悉的想法,然後轉頭說「趕快去做,幹嘛一直說」,這些正是所謂的嘴炮。


不過,事實上,嘴炮與否的差異,並不是在於你可以講得天花亂墜、滔滔不絕,而是有一套有市場、邏輯的說法,而且聽的人都會點頭認可,或雖然仍然懷疑,但是知道這個人是下過一番功夫,仔細思考過的。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你是仔細想過你想做的事」 --- 當然,接下來就是如何去「執行」了。


事實上,你如果稍微瞭解一些簡單的印度歷史文化的話,直到今天,種性制度雖然被宣稱廢除了,但在印度仍然是很明顯可以感受到的 --- 幫我開車的印度司機,從頭到尾不敢正視我,也未曾敢主動攀談,跟他聚在一起的總是另一群人,都是幫人家開車,只能躲在樹下納涼的司機們。所以在那樣的國度跟市場,競爭強度之高,可以想見。


創業家的特質


創業沒有公式,創業家也沒有特定的特質。寫得出來的,都是依照已經發生的事實去塑造出「模型」,而後人往往都希望自己可以套用「模型」,就變成另一個成功的創業家。所以千萬別覺得自己看過幾篇文章,讀過幾本書,或是架過幾個網站、會寫程式,就是創業家,事實上,創業是一種動力、一種過程,甚至有點像是宗教上的「修行」。


我看過不少類型的「無冕創業家」,為什麼叫「無冕」,因為註冊一個網域名稱、租一個網站空間、架一套或許是買來的程式套件或複製現有的產品,印個名片,到處出沒在不同的聚會場合,也可以是創業家。當然,這麼講,肯定有很多人不同意。


上回我碰到一個投資人,我告訴他「你要找會作夢的團隊」,他回答「現在不是作夢的年代」。


事實上,連夢都不作,就好像在烹飪時,廚師其實不懂食材的特性,只懂得廚藝課程上的基本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做出食譜上一模一樣的菜色,但要變化出各種不同色香味俱全又兼具賣相的菜餚,做不來。


「創業家」(entrepreneur)其實並不是什麼光榮的名稱,而且大部分的創業家一開始都很窮,但是他們有一個共通的特質,他們在物質面也許很窮,但是精神面是富有的。


什麼叫「精神面是富有的」?簡單講就是「會作夢」,並且滿足於追夢、實現的過程。


但是會作夢還不夠,你還要會隨時隨地嘗試說服別人 --- 而且講起來帶著一副自信,滔滔不絕。前面提到了創業其實有點像是修行,俗話說「起心動念皆修行」正好呼應了這個說法。這絕對不是嘴炮,因為你在說服別人的同時,別人也正在惦算著你講的東西合不合乎邏輯或事實 --- 當然,有一種情況別人是無法判斷的 --- 你是發明家,你想的比其他人想得到的還要遠。但是這種人很少。


創業需要學習嗎?


答案是:不需要!


你可能會心想「聽你在亂講,創業不需要學習!?」。可是你一定沒想過「王永慶創業時,有學過什麼嗎?」「Bill Gates 創業時,看過什麼書嗎?」「Larry Page 跟 Surgey Brin 創業時,難道都沒人指點過他們嗎?」


他們當然在遇到困難時,問過其他人,也有前輩或長輩指點過他們,可是就跟你學走路一樣,你從學會爬行到走路,看過書嗎?沒有。 --- 雖然父母一定在一旁指點你,但最終需要靠你自己去嘗試、跌倒、再站起來。創業跟這個過程很像。


這讓我想起我老婆常常面帶愁容地跟我說:



「你兒子以後不知道會不會很笨,什麼都不會?」 



我的回答常常是:



「不會,最少會比我們兩個聰明,我們都活得好好的,他只會更好。剩下的等到那時候再說。」



你可能心裡頭還是懷疑…「這…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


你當然還是可以去看 Paul Graham 寫的文章,當然也可以看 Eric Ries 寫的 The Lean Startup,可是這些對你沒有太大的幫助 --- 以後也許會有,但請別去看太多東西,那只會讓你分心、浪費時間去擔心現在不需要擔心的事情而已。如果你的血液裡有創業因子,「船到橋頭自然直」的道理是通用的,你自然會在遇到問題時,想盡一切方法解決你遇到的問題。


所以,創業需要學習嗎?要!在你經歷的過程中,自然會接觸到需要去了解、學習的事。我想進入職場一段時間的人,都不得不承認這個論點:「在職場上邊做邊學所獲得的東西,遠勝過在學校課本上看到的、老師教的那一套」。


這個道理同樣可以套用到創業上,其間的差異很簡單:只有親身體驗的學習才是最深刻的,有機會變成自己的資產。


任何一個想要創業的人,很必然的需要學習如何架構自己的想法(idea),把她變成一個產品或服務,也需要學習如何團隊合作、溝通,相互學習。但這些在紙上談兵其實都不如自己接觸過的體驗來得有用。有些寧可先不知道要來得好,等到碰到了自然會被解決的,不能被解決的,那代表問題很嚴重,也不是提前先修就可以解決得了 --- 誰知道在往前邁進的過程中,你會遇到什麼樣的人、事、物,說不定他們就是你的問題的解答!


為什麼你不應該創業?


這不是潑冷水。


創業的潛在動力是「學」不來的,那是一種天身的「反骨」因子作祟。


這個社會是這樣的結構:有些人適合安穩的工作,待在一個公司很久的時間,他們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些人卻顯得很「反骨」、不信邪,會想創業的人,多少帶點這樣的叛逆,不斷地衝撞、嘗試,也許有一天累了,真的完全沒輒了,才會認命 --- 那並不全然體現在你在體制外的實踐。


如果你正在一個公司裡工作,你想的是一直想把一件事情作得更好,甚至 "beyond expectation",那麼你的血液裡可能潛藏著創業的因子,雖然你不見得會自己真正走出來創業。


我們來做一個小測驗:



  • 你常覺得公司給你的薪水太少。 

  • 你常覺得老闆對你不好。

  • 你常覺得努力半天都是在幫公司賺錢、打工而已。

  • 你是程式設計師,看到一個新產品或服務,覺得這很簡單,我也會寫,於是動手寫了一個一樣的東西。

  • 你覺得失敗是一件很丟臉的事。

  • 你覺得你可以作對一件事,之後就退休環遊世界了。

  • 你畏懼社交,不喜歡認識人。

  • 你害怕站在舞台上。

  • 你不喜歡上台簡報。

  • 你最怕作自我介紹。

  • 你在公司很少自己擦桌子,都是清潔的阿姨代勞。

  • 你覺得台灣市場真小,要成功真難。

  • 你想要賺大錢。

  • 你看到 Pinterest,跟同伴間常常討論的是如何複製這個產品。


上述幾條,如果你「想過」、「曾經想過」或是相類似的傾向超過三條,那麼你可能不見得適合創業。


你一定看過很多書,很多文章談論類似的話題,告訴你不該創業,不過,與其去思考該或不該,我想更應該花點時間先認識自己。


為什麼你適合創業?


前面提過創業是一種天身的反骨因子作祟,那其實很難用任何文字去形容,那不是只有「為什麼不自己做」這麼簡單的差異 --- 我認識很多位工程師都這麼想過,但其實心裡頭真正想的是「反正不行,大不了回公司上班」的後路當作備胎 --- 這樣想沒有不對,但這樣的人其實是不適合創業的。


你也許還要具備一點「不會過度在乎」的心理素質 -- 在過程中,對你的構想批評的人,肯定會有遠多稱讚你的人的時候,你必須耐得住被批評,而且甚至時常自己挑戰、攻擊自己構想,當你孤軍奮戰時,你知道如何尋找成就感,激勵自己跟團隊。不過,如果你覺得「99%的創業都是失敗的,但是我會成功」、「想做影響更多人的事」 ,或是「讓某件事變得更好」,那麼你或許適合創業。


在這個歷程中,必要的技巧或知識或許可以靠著學習而變得更好,但創業的精神跟動力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潛藏在你血液裡的因子 --- 有少數人或許是例外,但那是絕少數人。不管如何,對所有正在創業的路口或路上的朋友來說,不變的道理總不脫「凡事自己動手來,犧牲享受,享受犧牲」的黑手生活,這應該是基本且必要的心理準備。


x   x   x   x   x   x


前陣子我打了一個這樣的比方給幾個朋友聽:



「你們聽過星光大道或是超級偶像吧?」「有誰可以跟我講,現在是第幾屆了,從第一屆到現在,有多少已經出道了?」(其實我也不曉得)


「其實大部分上過舞台的,最終都不會留在舞台上。這就是創業。還沒有上舞台的,但心裡頭曾經躍躍欲試,卻從來未曾真正起心動念的,只適合坐在電視機前觀賞人家的表演。」



在場的朋友聽了之後,點頭如搗蒜。


歌唱比賽節目是這樣的。他們利用手上的媒體資源,嘗試要「造神」,然後從販賣這些造出來的模型中獲利。這些被造出來的模型,有些真的有實力的,而且靠自己的天份與修行真的得道了,但絕大多數等到這些模型的利用率接近觸底了,他會告訴你「你該轉型當搞笑藝人」或是「你去演戲吧」。有些人就在這些把你「造」出來的人的建議轉型時迷失了 --- 因為他們其實原本是很單純愛唱歌,有些只是希望圓夢,到後來卻變成別人的生意模式中的一部份,一個很不重要,隨時可以拋棄、被替換的部分。


如果你想創業,你必須要很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並且朝那個方向前進,其間也許你會跌跌撞撞,也許會遇到問題,也許會有人站在一旁說三道四,請不必擔心,也不必太在意,只要你想做,最後一定都做得到。


不過,不適合創業也不代表你不能加入團隊一起工作貢獻,或是繼續留在公司裡貢獻自己所能。如果你只是一個上班族, 還是可以當當 wantrepreneur,過過乾癮,如果你的血液裡潛在創業的因子,有一天或許一個簡單的想法也可能觸發了你創業的動機。


後記


創業就像電影「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裡的那把鑰匙 --- 你擁有一把鑰匙,但必須尋找這把鑰匙相對應的鎖頭。鑰匙有千百萬種組合、可能,找到對應的鎖頭就可以解開一切。你必須不斷的尋找、嘗試,直到你找到那個鎖頭,開啟了潘朵拉的盒子,才知道結果是好是壞。


不過,創業雖然可能需要刻苦耐勞(而且大部分人都是如此),但絕對不是單打獨鬥的 one-man band,一個人即使有三頭六臂,也難免因為不夠專注而錯失了許多機會。除了專注在架構自己的構想,其實更重要的是找到對的創業夥伴!有了對的創業夥伴,如何招攬、結合合適的團隊成員,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發揮應有的長處,其實更是首要的課題。


這篇文章其實躺在我的部落格的「草稿匣」有一段時間,寫的差不多了,但總覺得似乎有些不足之處,所以一直沒有發表。這陣子剛好碰到幾個年輕人,聊起相關的話題,所以又回來翻翻這一篇寫好有一段時間的文章,發表出來跟大家分享。


 


延伸閱讀



附錄


[1] Google 的產品經理其實跟一般公司的產品經理很不一樣,很多人都有過創業的經驗,也被視為未來執行長在培植,2007年起,也將 Computer Science 或相關的理工學位視為錄用的必備條件之一,很多產品經理其實自己也寫程式,甚至於自己實作出某些醞釀中的想法的 prototyp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