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1999/10

網路是一場大騙局。網際網路上充滿著荊棘,並不如你想像中的美好,因為你平常信以為真的「真相」很可能就是一場大騙局。透過數位化的傳遞與儲存,任何身分都可以被複製與控制,任何的數據都可能只是商人宣傳的招牌;面對這個新的數位化世界,人們一改過去群居學習的行為模式,開始要懂得自立與自我學習,並建立屬於自己的獨立價值觀,但是網路正侵蝕著你的價值觀,影響著你的自我判斷能力,無法完全自外於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但是你卻可以學習如何分辨真假。

數位化的迷思

不曉得你有沒有過一種經驗,就是當你上街購物時,不時會發現有店員像是在監視著你似的,還不時走近來問你「先生(小姐)需要什麼嗎?」。因此,很多人的購物行為通常是,先選定了目標,抓定了就買下,反而少了逛街購物的樂趣。網路正好提供一個「購物無障礙」空間,提供你獨立思考與判斷的機會,平常購物你可能會抓著三五好友一同前往,彼此還有商量的餘地,上了網,就得完全看自己的喜好決定了。

但是你極易受到其他環境的干擾,比如說,某某網友說Armani的衣服很棒,DKNY的牛仔褲正在大特價,王菲的新專輯是網路票選第一名等等,因而喚起了你的購買慾,但是這些數據真的就能代表大眾口中所謂的流行嗎?也許該先打個折。

有一次,我一位朋友參加一項網路競賽,不料主辦單位的票選程式出了個大差錯,網友可以任意重複投票,於是老弟動手寫了一支「超級投票員」程式,可以設定所需的票數,無限制地自動投票,於是,當其他參賽者的還在不停的按著Reload鈕時,我們大夥卻泡著茶看著電腦螢幕上一票票地自動往上增加。最後當然也取得了冠軍,雖然有點勝之不武,但是卻凸顯了所謂「網路投票」、「網路民調」極大的缺陷。

而這些缺陷所製造出來的假象,不斷地透過大眾傳播媒體—報紙、廣播、電視,不停地向外散布,久而久之,便影響了你的價值判斷力,於是,「上網人口突破四百萬」、「收視率超過5%」、「廣告點選率超過一萬人次」,各種被量化的數據,成了數位化世界的一大迷思。比如說,網路人口的計算方式,各方的推估方式都不同,可能一條64K專線推估為十個人,一個email帳號推估為一個人,但是現在上網的地點與方式都十分普及,有的人公司、學校、家裡各一個帳號(像我個人就有七個帳號),重複計算的問題並沒有被完全被排除。由於提供數字的單位本身也常牽涉龐大的利益,因此數據的真實性可疑,而政府單位也傾向發佈樂觀的預估,以塑造網路化的先進形象,譬如愛迪西亞太公司預估台灣九九年底的上網人口才一百卅四萬人,但政府資助的資策會,發佈的數據卻是九八年底突破三百萬人,九九年底的預訂目標是五百萬人。 

收視率的計算方式,也有著同樣的盲點,通常以收視戶的平均人口作為推算的標準,比如全台灣有五百萬收視戶,平均每個收視戶有四個人,一個有5%收視率的節目就等於有一百萬人收看。但是這種情形在大都會尤其容易失真,因為一個家庭擁有兩部以上的電視機並非新鮮事,而且家庭成員若多為上班族,各有各的生活步調,過去假想全家一起看電視的情形早已不復存在。但是廣告主卻最容易相信這種存在已久的推估數字。

再者,又如網路廣告點選率超過一萬人次,但是這背後隱藏的使用者行為,常常被忽略。「使用者為什麼點選這個廣告」便成了廣告主應該重視的焦點,對廣告主真正有效的目標消費群,是那些「對產品感興趣而點選」的消費者,而不是廣告被多少人看過了。

國外有一份報告指出,網路服務產業的價值計算方式,是以「會員人數基礎」當作參考條件之一的,每個人頭值20塊錢美金。也就是說,如果你經營一個網站,有一百萬個會員,那麼你的網站價值應該是2000萬美金。幸運者如Geocities、Hotmail、ICQ等早早被Yahoo!、微軟、AOL等大企業收購了,算是原先預想不到的驚訝,倒也樂得大賺一筆。

但是一群自認為網站經營者的公司,花了大筆金錢做免費Email、提供免費空間,有了幾十萬的會員,卻不知從何用起,也等不到別人來併購。像Geocities、Hotmail、ICQ這種被成功併購的例子,在浩瀚的網海中,只能算是偶然的機運,但是卻因為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他們身上,反而成了許多公司群起效尤的對象,誤以為走同樣的路,一定也會有同樣的成功。

新無冕王效應

網路上有許多無冕王。他們不需要他人加冕,便自己戴上皇冠,當起國王了;這種無冕王效應,嚴格講起來,應該是現實社會的一種遺毒。

我的朋友曾經有過一個經驗,他是一個作曲、編曲高手,有一次他帶著自己製作的DEMO帶到一家新的外商唱片公司,因為幕後人員多半不在目前露面,所以許多人往往沒看過這些幕後人員的真面目,就連唱片公司的總機小姐都愛理不理,要他把帶子留下,由她轉交即可。我的朋友感到有些納悶,於是掏出了名片,沒想到總機小姐一看是百萬唱片製作人,趕緊連聲道歉,熱情接待。

一張名片,前後兩種截然不同的待遇,我們人就很容易飯這樣的錯誤,總認為應該要搬出個名號來,講話才算數。於是,每個人便開始當起無冕王了,有人身上有著好幾套名片,一下子變成業務員,一下子成了工程師,一下子又成了總經理;這種情形在身分容易變造與複製的網路上,更是明顯。

有人買衣服喜歡買名牌,認為再差的身材,再低格調的氣質,都可以透過名牌來掩飾,透過化妝來變造,像是化腐朽為神奇般的徹底改造,可是一但穿上了名牌,化上了濃妝,才發現自己原來是帶著一張面具見人,偏偏許多人就只認得這張美麗的面具,所有越來越多人喜歡帶著面具到處招搖。曾經有個讀者,在網路上與我討論某個話題,談到最後發現實在沒什麼好話題了,為了壯大自己的聲勢,凸顯自己論點的可信度,後面就來了一句「我也是網路評論家,我幹過三年的站長」,碰到這種情形實在令人啼笑皆非,就好像披著羊皮的狼,到處告訴人家她是狼,不是羊。

同樣地,這種品牌效應,也不斷在你我身邊持續發酵。這麼講好了,如果我不是掛著作家的名號寫這麼一篇文章,那麼也不會這麼多人信以為真,而這篇文章可能也跟其他網路新聞一樣平淡無奇,可是經由「作家」這個名號的發酵之後,你被薰醉了,因為作家寫的才是文章,其他人講的都不值一提—可是其實你我都瞭解,事實與真理並不會因此而改變,但是卻甘於相信這樣的品牌。

於是,你架了一個再好的網站,提供再多的內容,再豐富的資源,都比不上CNN、USA Today、或是中時電子報之類的大媒體。因為當他們宣佈進軍網路時,只要辦一場聲光色俱全的開站記者會,當所有媒體的目光焦點都集中在他們的身上時,你就很有可能被擄獲了。因此,即使內容再差,你都可以發現在他們的身旁,總有一群品牌效應的死命擁護者圍繞著他們。當然,這時候,你所發表的言論、論點、報告,再怎麼有道理,也絕對比不上他們的一篇新聞稿。

我的一位朋友就感嘆「現在就算花兩倍的人力與金錢,做一個比他們出色的網站,也不一定能夠贏得了他們,因為他們的品牌早已根深蒂固深植人心,卡位成功了」。「卡位」的確是這些新無冕王的首要工作,因為當網路上沒有任何足以領導潮流的媒體出現前,能早一步經營自己的影響力,就可以早別人一步踏出下一步。

所以使得我們現在出門都要掛著一張面具,拿出一張「創意總監」或是「總經理」之類,連自己都不是很認同的名片,跟別人交涉,「沒辦法,情勢所逼」—這是我們常常安慰與合理化自己愚蠢作為常用的話。殊不知,時間一久,你就會習慣當起無冕王,對於頭上沒帶著皇冠的人,一律不屑一顧,認為他們講話毫無可信之處。所以,就連自己家裡,為了假裝自己很喜愛音樂,也要弄一套很高級的音響擺著,朋友來時可以獻一獻寶,或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個有氣質的人,書架上擺了一堆足可以拿來鋪床的重部頭精裝版書籍,充一充場面。

價值觀的態變

女人要36D,穿衣要Armani,開車要雙B,這是時下許多人的主流價值觀。但是,我們不禁要問,女人36D真的美嗎?穿Armani西裝就一定比較酷,還是開雙B的人一定比較有錢?

每個人初降臨人間,並不會有著特定的價值觀,而是隨著所成長的環境與家庭背景,所帶給他的影響,逐漸成形。這些影響來自於社會、同儕,於是,當大家搶著吃蛋塔、巨蛋麵包,或是擁抱Hello Kitty時,很多人便一窩蜂地跟著排隊了。問他們為什麼喜歡,可能他們答不出半句,但是他們肯定會給你一個大家都認同的答案—因為大家都在買。

我們的價值觀正在逐漸轉型,迅速地單純化,所以開車開的是國民車,穿衣服一律要跟某個藝人相同,走在東京澀谷街頭,就對這樣的情形感受很深。我就曾經看過一對男女戀人,在東京澀谷街頭,與雙方的家長鞠躬後,一起攜手離去,望著他們的背影,我突然無法辨識他們的性別—除了從身高上還稍微可以判斷出來,因為他們帶著同樣顏色花樣的帽子,同樣的條紋狀羊毛上衣,腳上是同樣高15公分的厚底鞋。轉個頭,發現另外一群年輕人都是毛衣外套著一件短T恤,我頓時愣住了,不曉得當人類文明越來越發達,複製技術越來越先進後,滿街會不會都是金城武、梁詠琪、或是劉德華?

網路帶來了人類價值觀前所未有的衝擊,她將所有事物都量化,一切評判標準皆以數字為準,這樣的標準看似精確,但是卻打破了人類傳統社會的「模糊平衡」。在英國就有一個「桌面律師」(Desktop Lawyer,網址是http://www.desktoplawyer.freeserve.net)的網站,除了提供線上法律諮詢服務外,也在網路上提供線上離婚手續的辦理服務,提供怨偶們更便捷的離婚方式,當傳統法律事務所對於離婚案件收取400英鎊的服務費時,這家線上律師事務所對外宣稱只要80英鎊不到,便可以透過他們辦理離婚,離婚雙方只要備妥他們提供下載的相關文件,填寫完畢後,便可以透過他們的律師審閱,直接送到法院完成離婚手續。

這樣的服務當然招致宗教團體的駁斥與批評,他們認為這樣將使得人們的婚姻觀念更為淡泊—因為離婚太容易了,很容易衝動之下,就抓起滑鼠在線上離婚了。不過根據這家線上律師事務所舉辦的一項網路投票活動統計,還是有將近七成的人認為線上離婚服務的出現,並不會影響他們對婚姻的態度。

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受到西方經濟與文化的滲透,在逐漸資本化的社會中,充斥著所謂「自由市場」的鐵則,一切論斤論兩,論價量,連女人的身材也跟著算了進去,每丟掉一公斤肉,要付出多少代價。這樣的價值觀到底是好是壞,見仁見智,不過網路卻愈加凸顯了這種將衡量標準量化與物化的荒謬,所以當處於父權社會的你我,長期繼承上一代的父權思想後,早已認定父權思想就是社會的中心主流,而忽略了每個人在社會、家庭裡扮演的角色,家裡就多了許多跟菲傭沒兩樣的黃臉婆,也難怪乎女性朋友要爭取家事有給的立法了。

有個有趣的笑話,大概是這麼描述的:一對相戀多年的男女,男方吵著要分手了,於是女方便準備了許多紙條,在上頭標明了自己的名字,然後在他們愛的小屋裡,大肆張貼起來,然後她打了一通電話給男方,要他來搬回屬於他自己的東西,一走進門房,男的嚇了一大跳,因為桌子、椅子、電視,連那隻平常常一起嬉耍的小黃狗,身上都貼滿了女友的名字。後來男方索性全都不搬了,當女友正感到納悶時,男方回頭講了一句「你的心是我擄獲的,忘了貼上標籤了」,結束了這對情侶間的紛爭。不曉得以後男女之間談感情,會不會也要先簽約,言明萬一分手後,該如何處置?

每個人的價值觀有著立足點的不同,因為一個人的意識、觀念、人生態度,很少真正來自於自己的內心,而是由外界社會的零零碎碎及自我經驗所拼湊起來,每一個人事物,都可能是這種潛意識價值觀形成的因素之一,所以你很難跳脫社會這個大熔爐所帶給你的價值框框,因為你無法忍受別人說你醜,也無法忍受別人說你沒氣質。當然,你自然也樂於追求自己的「五子登科」。

披著資本皮的社會主義狼

網路是一頭披著資本皮的社會主義狼。資本主義講求的是自由競爭,透過自由市場的機制來決定一切,社會主義講究的是集體力量,認為可以透過集體的力量,獲得資源的合理分配。網路剛好是這兩者的合體,表面上,他是符合自由市場經濟的一環,私底下,卻常常需要透過集體的力量作為手段來制衡一切。

比如說競標網站,提供一個平台可以讓大家自由競標商品,但是當商品的標價低於某一個數字時,我們卻常常可以自己上場充充人場,讓賣場更為熱絡些。這種情形最常在夜市看到,所以很多人不斷演著對手戲,一個扮演買方,一個扮演賣方,自然而然,被這種情境感染久了以後,你也成了刀口下的那塊肉之一。又比如說網路上的團購,我們常常可以透過集結一些同好的力量,聚集一定的買氣後,向廠商議價購買,以取得更便宜的價錢,這就是一種集體力量的展現。

網路是一場大騙局。當網路提供我們一個獨立思考與判斷的空間後,使用者獲得更大的空間,足以訓練自我判斷能力,對於是非真假的判斷,也常常需要我們獨立思考,讓我們真正認清事實真相,倒也不失是一大貢獻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