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原文刊載於第三波雜誌 2001/8 現象勿語專欄

把政治搬上網路或許對一般人來說,太過於嚴肅了,不過政治既然是管理眾人之事,關心政治似乎也頗天經地義。特別是在言論開放的網路論壇裡,政治常常是網友激辯的戰場,同時,在先進的民主國家裡,講求透明化的政治也是一種趨勢,長久以來大家都在尋找更好的辦法,讓人民能夠很清楚了解政府做了什麼、候選人有什麼樣的政見,同時兼具載體(Information carrier)與傳播的網路媒體,無疑地是最佳選擇。

數位政治=透明政治

人民對於政治的認知度,往往是一個國家民主化過程中,極為重要的檢測標準,一個國家民主化的程度如何,從人民對政治的認知,便可以知曉。認知度越差的民眾,越容易受到耳語傳播的影響,或是為媒體操控喜好,此時政治人物的行止會來得比其政績重要,民眾會計較政治人物的言行勝過他對國家人民有過什麼貢獻。

因此,政府需要透過各種傳媒工具,宣導政策,其目的之一,就是教育民眾對政治的認知。網路媒體由於具備載體與傳播兩種角色重疊,所以利用網路的特性來宣揚理念,發佈各種政策白皮書,或是凝聚社群意識,已經是現代化政治與選戰中的必爭之地。

美國民間團體,就透過網站展現民意,同時也監督政府的施政,例如關心民權的美國公民自由聯盟(http://scorecard.aclu.org),就透過網站提供人民隨時查詢國會議員的民權法案投票記錄,透過網站的討論區與投票區,讓參與者可以對正在審查中的法案提供看法,透過這種公共空間的討論,掌握人民監督的權利。

另外像是眾議院(http://www.house.org)的表決記錄,法案與政策,也都可以透過網站,立即公佈。讓政治透明化,是對人民負責應有的態度,越透明的民主政治,一方面可以教育人民以及促進人民對政治的參與,另一方面,透過這種透明政治,政治人物對於自己的道德操守,也較不易出軌,相較於以往黑箱作業的時代,人民對於政治無法透徹了解,許多人民應有的權利受到侵害,人民也無從抵抗,政治於是成了侵害人民權利的工具,不透明的政治對人民權利傷害之大,由此可見。

著名的美國總統柯林頓緋聞案,喧囂一時,各種媒體也做過無數次的民意調查,但是從這些民意調查中可以發現,仍然有許多人並不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只能聽從媒體報導中片段的各方說詞,來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負責偵辦此案的獨立檢察官Kenneth Starr就把他長達數月的調查結果(http://www.pbs.org/newshour/starr_report/)整理上網,用更條理的方式,協助民眾了解真相,並且提供公共空間讓民眾可以上網互相討論。美國民眾在了解真相後,有絕大多數的人認為,政治人物的私生活,只要不影響其施政或人民權利,都不足以認定其政治道德不貞。

透過網路提供透明化的政治,可以幫助人民了解政治,同時,也可以讓政治人物受到民意的監督,減少弊端與濫權。在上網人口超過四成的芬蘭,正在推動社區網路村與網路城市,他們已經開始嘗試透過網路,讓民意可以沒有距離的限制,傳達到施政者一端,同時他們也透過社區網路村,舉行各種村民大會,在那種地緣廣闊的國家,網路的誕生無疑地是人民參與政治最大的福音,同時也可以有效聯繫村民間的感情。

網路上的族群動員

1994年,Internet方興未艾之際,當時盛行業餘網路撥接式BBS,當時參選第一屆民選台北市長的陳水扁
看中了網路這塊處女地,率先成立了「阿扁BBS」,開啟了網路與政治的新頁。

由於傳統BBS濃厚的社群色彩,常常是網友匯聚之地,阿扁BBS提供六線撥接的電話,配合討論區、留言板、線上交談室的規劃,讓網友可以撥接進BBS與其他人互動,此外,並提供活動看板,配合熱絡的活動規劃,以及完整的市政白皮書於線上供網友瀏覽或是透過檔案區下載回家閱讀,同時,他們還組織了電子後援會,有效籠絡了網路社群,打了一場漂亮的網路選戰。

現在Internet盛行,民眾上網的門檻降低,候選人透過網站可以詳述自己的理念,透過文字論述,讓選民可以更詳細地了解候選人的政見,比起傳統政見發表會,透過口語方式表達,選民往往難以做深入思考,對於了解候選人政見的程度也有限,加上現在網路科技發達,候選人還可以透過即時在網路上轉播與選民面對面,更近一步拉近了與選民的距離。

網路社群的中間年齡普遍在18~35歲居多,這群戰後嬰兒潮所誕生的X世代或Y世代,未受戰爭之苦,所以對於國家與民族的認知普遍比中年人來得淡泊,他們關心的焦點在於候選人是否可以提出好的政見,以及候選人本身是否符合他們的資格標準,所以對於公共政策議題以及各種政策,認知度普遍要高得許多,也比較願意與人討論自己的看法,與傳統隱性選民有極大的差別。

對於候選人的政見,大部分已熟悉上網的網路族,其實早可以透過網站閱讀相關資料,率先消化,然後提出自己的看法,加上在網路上提供碰撞機會,容易找到與自己想法媒合的網友,所以網路社群的族群意識往往要比傳統鄉里樁腳所固守的所謂「鐵票」要來得穩固,這種虛擬樁腳看似薄弱,其實力量驚人,現在透過搜尋引擎網站輸入相關候選人的姓名,你就可以發現候選人的網路人氣與網路樁腳消長情形,這群有共同想法與共識的網友,發揮網路族群的特性,在網路上組成一個個的電子後援會,透過橫向的聯繫,擴大社群的橫面,無疑地是候選人在網路上的強力後盾。

每一個候選人都可以輕易在網路上經營自己的網路社群,但是要能取得這群人的認同,除了候選人本身必須接受網友嚴格的資格標準,同時候選人也必須搬出足以吸引網友認同的政策,才容易受到網友的青睞,傳統候選人的造勢方式,反而容易遭到網友無情的抨擊,所以也許在傳統選戰中容易成功的策略,搬到網路上往往無法得到等同的效果。

因此,要打網路選戰,在教育程度偏高,知識分子居多,或逐漸普及的資訊教育,使得網友都可以利用資訊工具交換想法的網路上,勢必要下不少工夫了解網路族群的特質,才不會事倍功半。

理性與感性的拔河

透過網路討論,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許多網友為了自己堅持的理念爭執不下,也有網友因為為自己的言論或論點辯護,在網路上惡言相向。不過,真理只有一個,理念好壞並不會影響真理的存在,網友的討論其實就是一場理性與感性的拔河。

眾觀各個候選人的網站,常常可以發現一種情形,常常有不支持甲候選人的網友A會在甲候選人的網站留下攻擊甲候選人缺點的留言,然後接下來一定會有一堆支持甲候選人的網友,聯合起來批評或反駁網友A,這是典型的支持者感性的反應。

仔細思考,如果網友A所言有理,在這種特定候選人網站上,便難以得到正面的評價,反而可能被視為是一種抹黑。被感性沖昏頭的網友,往往難以理性思考問題,或是為了堅持自己的看法,被迫拋棄理性思考,因此只有在公眾論壇裡,比較容易形成共識,候選人網站的留言板或討論區,大多只是交流想法或情感的橋樑,很難真的發揮理性辯論的效果。

中間選民向來是社會主流,太偏左或偏右的政策,都很難獲得絕大多數人的認同,除了固有的網路支持者外,候選人無不極力拉攏中間選民,有的透過活動的舉辦,或是各種藝文活動,來擴大選民的參與,不過這些都屬於傳統選戰的範疇,在網路上的感性訴求,如果與候選人特質或過去表現差異過大,往往難以得到等同的效果,對於網路選民對候選人的認同,沒有太大影響,甚至可能引發反效果,被認為是臨時抱佛腳。

另外一方面,候選人所規劃的網站,我們也常常可以窺視候選人的人格特質,以2000年總統大選為例,三個主要候選人的網站就有極為有趣的特質,比如曾經號召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陳水扁的網站,就處處充滿了創意,強調批判、改革,充分展現授權讓年輕人發揮的特質,十分符合網路族群的人格取向;而以厚實政績為主的連戰的網站,委由青年發展基金會製作,從網站功能規劃與編排上看起來,就顯得較為中規中矩;而強調平民對抗高層的宋楚瑜網站,就有強烈的平民個人網站色彩。

從網站的規劃看來,往往可以發現候選人對網路族群的用心,不管是理性訴求,或是感性呼應,候選人無非不是希望招引更多選民的支持,網友心中理性與感性的拔河,在網路上較難出現隨波逐流的情形,因此從網路上透過耳語傳播散播不實消息固然可能是負面影響,但如果政治人物本身即自我要求甚高,以高道德標準要求自己,不實的消息便很難發揮作用了。

在選戰中抹黑對手或是醜化別人,來加強自己的優勢,那是最不智的,知名的電影「教父」第四集裡有一句名言「Never, never hate your enemy, that will lose your judgement!」(絕對不要痛恨你的敵人,那會讓你失去判斷力!),要靠別人的失敗才能凸顯自己的成功,那是多大的悲哀。所以,還是中規中矩端出政策牛肉,讓網路選民看得見、感受得到,比較實在也比較重要。

從網路投票看民意趨向

網路的除了提供言論公共空間外,另外一個功能便是匯集民意。

美國是網際網路的發源地,對於網路的應用已逐漸趨於成熟,在將近四成上網人口中,有許多人已經習慣透過網路來發表自己的意見,或闡述自己的想法與理念,特別是有意參選的政治人物,透過網站宣傳理念,讓支持者或其他選民都可以透過網站匯聚共識,網站本身也同時是支持這個理念的網友的聯繫中心,他們把共同的理念視為這個小群體的共同價值觀之一,很自然地,候選人提出某些想法,也必須與這個群體溝通,取得共識與認同。

透過網路投票或問卷系統,每個人可以對各項議題進行表決,提供給政治人物在推行法案時的參考或政府施政滿意度的調查,雖然網站所作的網路投票,因為網路匿名特性的關係,很難做到抽樣的精確,或是樣本代表性普遍不足,無法真正反應民意的確實取向,但是卻可以有效得知網友的意向,可以作為另一種參考,但是無法完全採信。

民意趨向是一個抽象的名詞,他代表一種趨勢,一種共識的方向,記名式的投票行為常常可以在學術網路的BBS裡看到,雖然大大減小了匿名情形下投票行為所產生的不實,卻因為網路身分的可重製性,也未必能真正反應實情,但是往往可以是某一個特定討論區族群行為準則或變革的參考依據。

批判、直接、真實

與其說網路是政治的一面鏡子,不如說他是政治的顯微鏡。網路言論較一般大眾傳播媒體要來得批判、直接、真實,相較於傳統商業媒體與廣告主共生的結構,要維持完全客觀或公平便顯得十分困難。比如在電視新聞裡,該台董事長或總經理接受頒獎之類的消息可以佔用新聞版面,當作是「大眾關心的事」處理,或是在PC Home電腦報之類的網路媒體裡,將自家媒體的宣傳新聞稿擺在頭條,摒棄其他業界新聞的情形時常可見。

網路論壇沒有這樣的共生結構,也沒有這樣的壓力,批判、直接、真實也自然成為其特性之一,黃大洲在參加第一屆台北市長民選競選連任時,在他的BBS留言板上各種言辭批評或對市政不滿的言論,我們可以窺見網友留言的直接,有心的政治人物會接受網友的批評、虛心改善,網友的言論雖然直接,但也間接監督政治人物的言行,讓處於道德邊緣的政治人物可以回歸正軌。

網路的即時與透明,像是人的神經系統,如果神經系統正常,網路便可以馬上反應現況,讓所有人知道。比如國會監督政府,人民也可以透過了解國會的運作來監督國會,否則不但做了什麼人民不清楚,更容易滋生弊端。

我曾經在一個教育改革團體幫忙審過國家的教育預算,到那個時候,我才有機會了解政府對預算的運用情形,而且還僅止於教育預算,現在有了網路,我們仍然無法透過網路監督政府,因為有更多的政府預算牽扯到國會議員的利益勾結,無法攤在陽光下接受民眾的檢視。

美國預算局(http://www.cbo.org)已經透過網站,對民眾直接將已通過的法案的撥款情形公告國民,讓人民可以透過網路上網監督政府作業,落實直接民主,我們當然期待透過網路這個顯微鏡,我們除了可以直接透過線上報稅,也可以了解人民納稅究竟何處去,人民不僅僅有知的權利,政府也有善盡告知的義務。

扁帽現象與族群認同

94年的第一屆台北市長民選,曾經有過一個現象,一個原本是競選活動中募款紀念品的綠色毛線帽,突然間紅遍了大街小巷,在台北市經過幾十年由執政黨執政,許多沈宕的問題堆積已久,民心望治的情形下,在野黨提出形象清新,以打擊弊案聞名的候選人後,被塑造成改革派與保守派的對抗的一場選戰,改革的一派清新的想法、理念,很容易就被大眾所接受,所以其推出的扁帽也自然受到認同,成為一種改革、年輕的象徵。

這種圖騰物的流行,曾經被國外雜誌大肆報導,把它視為一種奇蹟,超脫了政黨、選民認同,扁帽的流行代表著一種族群共識,儘管在第二屆競選連任中敗挫,但是挾著近八成的民意滿意度,以及敗選當晚久久揮之不去的群眾,鼓勵候選人更進一步向上,為民眾繼續服務,這種族群認同,已經超越了喜好,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改革象徵與新世代來臨,人民對於政府不滿所展現的強烈改革需求,從扁帽開發初期,每天都在缺貨,到現在每個月千餘萬的銷售量,就可以強烈體會到這股風潮。

在網路上跟扁帽同樣的另外一個認同圖騰是網域名稱。
美國副總統Gore一宣佈要參選總統開始,一時間與gore這個字相關的各種.com網域名稱洛陽紙貴,像是gore2000.com、votegore.com、gore4presidency.com等等,早被有心人士申請走了,正牌的Gore只好被迫申請algore2000.com作為其競選網站的網域名稱。網域名稱、扁帽現象,都是一種圖騰,可以有效吸引族群,從族群的移情作用中,取得認同,所以,網路不僅僅是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是凝聚共識的最佳管道。

網路上的族群認同,普遍有與扁帽同樣的現象,在大多數人都無黨無派的社會裡,群眾會逐漸關心跟自己息息相關的生活議題,更甚於非理性的盲從支持。中間網路選民認同的,不會是偏左或偏右的價值觀,而是一股希望,一種革新。

現代人普遍較過去勇於表達,特別是在網路上,積極與其他網友交換想法或心得的人不少,積極表達的比例越高,代表族群認同越容易,人們透過網路溝通想法,或藉由討論分享彼此的觀點,有助於媒合彼此在想法上的異同點,所以在網路上很容易找到相同想法的另一群人,在日常生活裡,受限於社會角色規範,或是面對面的隔閡,很多時候我們很難像在網路上一樣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比如你的上司是支持另外一種政治理念,你便很難當面辯駁,因為你可能怕因此丟了工作,或是在辦公室裡顯得特別,招來異樣眼光,被視為破壞社會道德平衡的異類,這種情形在軍隊裡尤其常見。但是網路上彼此互不相見或互不相識的情形居多,工作上有所牽連的情形更是不多,你沒有了個人利益衝突的牽絆,自然很容易地就會向其他網友發表自己的看法,找到跟你同樣想法的人。所以網路上不僅僅凝聚共識容易,營造族群認同比起傳統選戰更來得有效,但是要改變既有的想法,對於這群高學歷導向的網民來說,可不是件易事。

網路政治,誠實為上策

Honest is the best policy. 我想這是網路政治的最佳註腳。數位政治為現代政治開啟了透明之門,一方面政府的施政,可以受到人民嚴格的監督與檢視,同時,透過透明化公佈法案審查與政府政策,人人可以上網關心攸關國家社會的各項政策發展,濫權與貪污也很難有發展空間。

雖然柯林頓緋聞案沒有危急他的總統寶座,但是政治人物對個人的道德操守、行為言談,在透明化數位政治下,都必須接受更嚴格的標準要求,在緋聞案的審判過程中,許多美國民眾在意的並不是柯林頓是不是真的情感出軌,因為在西方價值觀裡,情愛自主本來就是一個人可能隨時改變的感覺問題,他們真正在意的,是柯林頓為什麼在第一次作證時沒有坦誠,事後才公開道歉。

因此,對人民坦誠、熱忱,才能獲得選民青睞,偏離這個中間價值者,只有等待下一次選舉被自然淘汰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