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刊載於第三波雜誌 2001/5 產業觀察台專欄

不景氣,其實是人們用來掩飾自己貪心的一句藉口。高科技產業興起,投機客要比真正有心在產業深耕的投資人多上數百倍,這些人喜歡玩財務遊戲與化妝舞會,把自己打扮得光鮮亮麗,然後拉高價碼,迅速出脫獲利了結。於是,各種打著「開源節流」口號,對自己先前開創事業立下願景的公司,紛紛開始有了各種大動作,用市場上濫竽充數造成惡性競爭的不景氣來勉強催眠自己要抑制消費,通常,這樣的下場只有兩種:草草收場與黯然關門。你會不會也是用不景氣當藉口的下一個公司?

企業裁員風與創新式破壞
1934年,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得(Joseph Shumpeter)提出「創新式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來解釋一個組織在面臨競爭與轉型壓力時,所採取的作為。通常企業在面臨同質性高的外在競爭科技、產品,或是其他同業採取毀滅式競爭(destructive competition)的價格戰時,多半會檢視自己的生產成本與競爭優勢,大部分的公司所面臨的問題,不是先前未能體察市場變化以及可能競爭者進入後的情況,便大肆擴張,以為當自己佔上風時,就等於擁有全世界的「先佔先贏」心態。

事實上,過去英特爾創辦人之一Moore提出的「摩爾定律」便已經給了我們極大的警示,摩爾定律裡提到的是「每十八個月,晶片的速度及應用就會快一倍,價格就會更便宜」——我們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定律,也就成了高科技產業的「競爭週期公式」;亦即,晶片的速度越快,所有的東西速度也會變快,包括你現在擁有的優勢,也會比你更無法想像的速度隨時流失。

在這兩個前提下,其實「競爭優勢」的流失是可事先預期的,只是開發新產品的高科技廠商與.com產業投資人,多半忽略了這個問題,以致於面臨類似的情況時,所能採取的作為只有節流一徒。開源與節流,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減少企業失血,若不能有所作為,則只是形同慢性自殺,最後終究得面臨關門的一天。有道是,聰明的死法與笨的死法,最後都只有毀滅一徒,哪一種都同樣愚蠢,沒有哪一個比較高明的問題。

裁員可能短期內可以停止失血,但只是消極的應對方式,節流的同時,企業該開始認真思考開源的可能,而開源的可能除了所謂市場競爭力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開始審視自身產品在市場上的價值,以及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程度。經濟學上的市場供需法則中,供給與需求通常與開源節流的相輔相成關係也有很密切的關聯,當需求過多時,產品在市場競爭力就會提高,相對地可能企業會採取的措施就是緊縮供給量,增加商品成交的價值,降低倉儲成本。

在人力方面,也是同樣的舉措,於是一股裁員風便開始擴散開來,許多公司在無法有效提升產品競爭力的情況下,只能仰賴人力支出成本的降低,卻依然無法改善營運狀況。問題出在市場需求及產品競爭力,並沒有因為節流所帶來的成本下降,而變得更好,這些問題依舊,可是公司體質卻可能因為不適當的裁員舉措與變革,開始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與變化。

這個變化可能是往好的方向,卻同樣也可能使得情況更糟糕。熊彼得提出的「創新式破壞」可能會是解決這種消極應對方法的解決之道之一。創新式破壞通常會應用在當公司面臨成長關鍵時刻時,領導人是否能果斷決定改變公司體質與營運方向——甚至可是全新的嘗試,而非用舊有的產品、市場與服務,企圖在已深陷泥沼的情況下繼續做困獸之鬥。

有的公司會做這樣的愚蠢應變行為:

‧不再應徵新的人才,停止公司在人力資源管理上的深耕動作。
‧改變公司原來的制度,企圖效法製造業的生產線模式,回到朝九晚五的上班制度,
企望因此提高員工生產力

‧把部份固定支出轉換成變動支出,希望可以減少資金流出量。

這跟吃自助餐的道理一樣,讓你自己選菜、舀菜,你就不會想浪費,只會選自己真正想吃的,要是自助餐老闆很小氣,偏偏要自己來,而且還很摳,深怕多給了點,消費者的想法就是,既然付了錢,就算不吃也要選,倒掉都覺得賺到了。

公司制度跟員工心理會很像這個故事的道理。把員工都當君子,他們便會樂意當好君子(反正小人是無法生存太久的),但是如果真把員工都當小人,那麼他們可真的會很認真扮演小人角色的,那對公司並沒有幫助。

所以,企業主需要思考的課題,不是如何減少開銷,而是如何使已經支出的每一筆開銷更有價值,公司沒有好的獲利能力,員工同樣也會感到憂心,因為他們的各種福利乃至前途都會因此受到影響,沒有人會希望自己在一個隨時可能會面臨關門危機的公司工作而仍然可以正襟危坐的。

創新式破壞有點像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不過重點在於在屏除舊有的積弊前,先要想好如何找出更可以增加獲利能力或競爭優勢的新生存方法。

居安思危與居危思安
我們常常說:居安思危。怕的是太安逸會使得人忘卻困苦時的景況,而全然沒有任何心理準備,所以當面臨危機時,所遭遇的心理負擔成本也相對變高。換個角度來看,其實居危更應該思安,不景氣時,不見得抑制消費,就是最聰明的應變——反而應該是趁機刺激消費,消耗市場上供給過多的情形,景氣才有復甦的一天,一味限制人的天賦慾望——物質享受,其實是與生物本能背道而馳的。

.com產業的投機客心裡頭想的是,如何把現在既有的一點成果,化妝成很大的成就,尋找下一個上當的投資人,迅速出脫了結獲利,所以前一波網路股災多半是這種網路行銷作為下的產物,每個網站卯起勁來促銷自己,用各種絢麗的字眼和活動,吸引網友到自己的網站造訪,然後對外宣佈自己的流量數字如何成長,賺足了眼球效應的癮,卻餓扁了肚子。

所有可以對外號稱流量突破的網站,都不切實際,因為同樣都一毛錢也賺不到,都在開發同樣的服務,只為了用流量數字證明自己比較行——實際上的情況是,這些.com經營者常常在有了流量與網友後,卻不曉得對他們真正有何助益,也無法讓這些虛擬的數字轉化成對公司營運的實際效益。

其實,打腫臉充胖子不會讓自己看起來比較福相,讓別人誤以為你的生活比較富裕,只是讓真正的產業行家更看清楚什麼樣的公司才值得投資。騙了一位顧客上門消費一次,只能賺其受騙一次的錯誤消費行為帶來的利益,卻可能因此陪上顧客享受到好的服務後口耳相傳為你帶來的無限潛在消費利益。.com經營者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讓自己被網友需要,而不只是受到網友點選幾次的數量化憑據。畢竟,真正帶來的利益與後續潛在的利益,才是真正的利益,如果只是大玩財務遊戲(financial game),在帳面上再怎麼漂亮,實際上卻毫無起色,氣球也會有吹破的一天。

高科技產業:不景氣藉口下的危機
高科技產業之所以被稱為「高科技」,在於其所生產的商品,可能會影響未來人類的生活形態,乃至創造新的生活方式。當高科技產業也喊著不景氣的同時,也代表人類的生活不再往前進步,而是開始沈淪。

高科技產業其實沒有喊不景氣的權利,他們是創造各種可能未來的先鋒,每一個要投入市場與現有業者競爭的投資人,要看清楚的是自己對這個產業是否真的帶來助益,而非指示單向的利益獲得,因為,唯有對產業有所助益,自己才會得到高科技產業所帶來的相乘收益。

因為,如果自己只是第二個Yahoo與第二個Amazon,只會使得原本不景氣的市場益加生存困難,而且後進入市場者通常處於較劣勢的景況。切勿讓不景氣成為一種藉口,可以姑息自己的競爭力衰退,與不受消費者青睞來安慰自己的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