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刊載於第三波雜誌 2001/3 產業觀察台專欄

再見與謝謝,原本是稀鬆平常的兩個日常用語,落在網路產業上,卻是無比沈重。華人地區第一個只在網路上發行的媒體明日報,終於在無力支撐長期損益不平衡以及投資人對網路產業毫無信心的雙重夾擊下,應聲而倒。對這份網路原生報,期待多過責備,但生不逢時、時不我與,卻常常是歷史上可見的壯烈一頁,所謂壯志未酬身先死,在網路發展的路上,又多了一個奉獻己身的「墊腳石」,只是,不曉得當未來的你對網路產業再度燃起信心時,是否也會想想過去「歷史」上慘烈的任何一頁與教訓。

緣起緣滅
網路原生報,顧名思義,就是從網路發起的媒體,之所以名為「報」,多半與領軍者的背景有很大關係。一年前,當這份以「明日希望」為努力目標的網路原生報發起的同時,黨政商灌溉雲集,好不熱鬧,而其在媒體業界掀起的波瀾,更曾令同業吃驚。

一年前,明日報誕生,以高薪向各界挖角,使得各傳媒失血嚴重,當時網路產業盛極一時,正達頂峰,許多媒體人衝著高薪與網路未來產業的強大吸引力,被吸進了這個大羅盤,轉了一圈,卻發現所付出的代價比想像中還要大。

有句話說「隔行如隔山」,我雖然相信天底下沒有學不會的道理,卻仍尊重這句老話背後的意義,時常提醒自己必須謹慎行事。這些從其他平面傳媒、大眾傳媒轉戰網路的媒體從業人員,對網路媒體的瞭解,在我看來大部分仍是大外行,他們的所長在傳統媒體的運作模式與作業方式,雖然資訊工具扮演了很重要的作業與溝通角色,卻仍不敵外行操作的弊害。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原文刊載於第三波雜誌 2001/3 新媒體觀察專欄

矽谷,一個令人又愛又恨的地方,網路景況大好時,許多人不費太多功夫在這裡一夕致富,成為世人眼中的高科技貴族,網路產業景氣低迷時,突然間就像裝設了禁聲筒似的,有的人還唯恐散避不及,被‧com的流彈打著。以前大家對網路充滿幻想,要是有張網路公司的名片,總會帶來旁人欣羨的目光,現在卻連大老闆都對‧com敬畏三分(是害怕,不是尊敬),網路到底出了什麼差錯?

什麼是CEO?
什麼是CEO?曾經有不少人問過我同樣的問題。
如果單從字面上解釋,「CEO就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執行長」相信大多數人知道的標準答案,但是絕大多數人,對CEO這三個字的第一印象可能都來自所謂的「高科技產業」,或網路、或光電,或半導體。

過去經營公司的領導者,注重的是整個組織的協調與管理,一個總經理常常得扮演大家長的角色,分派各種任務給下屬層層負責,並且透過嚴謹的監督制度來控管一個公司的營運,這算是一個管理學理論上最標準的公司營運體系。不過隨著產業與科技的日新月異,那種金字塔型的組織層級也隨著組織的日益成長,漸漸無法作最即時的反應,反而成為組織發展上的一種障礙。
不過從1990年代開始,代表高科技產業指標的NASDAQ誕生,高科技產業開始進駐資本市場,過去嚴謹的那一套作為反而顯得有些礙手礙腳,從華爾街證券營業員開始,有許多原本被公司要求上班一定要打領帶的員工開始解開束縛,穿西裝、襯衫,但是不打領帶。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2001/2 現象觀測站專欄

彷彿是洗了一場三溫暖似的,投資人跟網路業者心裡可是七上八下,難以言語形容,有的人一夕致富,也有的人一夕間失去所有。二十世紀末的網路市場,一會兒是興高采烈的帶來無比希望,一會兒又跌落谷底,成為人人趨之若鶩的過街老鼠。1994年在全球興起的網際網路,短短數年間便吸引了數千萬人的目光焦點,一種新的科技帶來無比的衝擊與生活的改變,當人們窮於追求新科技所帶來的好處時,卻常常忘卻了自己仍然是人,不比科技發展般進步神速,得以一夕數變。

一九二九年經濟大恐慌

約略在一九二○至一九三○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全球曾經有過一場令人膽顫的經濟大恐慌,一方面因應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全球各先進國家投注於戰後的重建工作,造成各產業提高產能,一九二五年後,歐洲經濟復甦,使得進口需求降低,先進國家各產業提高了產能,原先盤算的歐洲市場卻沒有等同的需求,致造成生產過剩,農工業產品反而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因此造成物價大幅下降,以因應生產過剩而提高的銷貨成本,光是美國一第,四年內的物價水準便下降了有25%之多。

這些產業面臨物價急遽下降、競爭者眾,一方面獲利能力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原先質押在銀行的產權,又因為與同業惡性削價競爭的結果,反而變得不值錢,企業拿不出錢還給銀行,只好以債養債,直到產權因價值過低,銀行緊縮銀根,使得這些產業無法繼續保有原先健全的競爭模式營運下去。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原文刊載於第三波雜誌 2001/2 新媒體觀察專欄

網路產業景氣低迷,全球網路股也興起一陣網路股災,但究其因,恐怕是信心危機,而非網路產業沒有明天。在網路戰國時代,群雄並起,每個網路產業上新興的網路公司,無非不想取得勝利的上上位,殊死戰也就此展開,但是卻落得兩敗俱傷,真正的原因其實不在於網路公司不賺錢,而是網路殊死戰,讓原本可能賺錢的環境,落得網友一毛不拔,網路公司拼死拼活,還是賺不到錢,那究竟是為何而戰,恐怕就有待深思了。

業餘與商業的界線
大約在1994年前的五年間,曾經是台灣業餘網路的全盛時期,那個時候,沒有像今日網際網路四通八達的上網環境,網路通訊是少數研究機構、高等學府的專屬特權,一般網友想透過網路科技與他人交流,只能透過民間的所謂「撥接式」BBS佈告欄系統。

業餘網路的BBS佈告欄系統的跨入門檻比之今日的網站,實在是低上許多。想架站與網友交流,只要一條專屬的電話線路,一部速度尚可的數據機,還有一套386等級的電腦設備,四五萬塊的成本就可以架設自己的佈告欄系統,網友的成本更省了,只要買一部可以連線的數據機,找到可以接受數據機撥號的電話線路,找到撥號清單就可以逛遍幾千、甚至上萬個BBS站台。

唯一的不同在於,過去的業餘網路以PSTN(公眾電話網路)為通訊架構,所以所有資訊交流的動作,都必須受電話網路的限制,採取定時交換方式,與其他BBS站台互通有無。不像今日網際網路建設齊全,網友都可以享用全天候連線服務的網站。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原文刊載於第三波雜誌 2001/1 新媒體觀察專欄

作為全球最大入口網站,爬上冠軍寶座後,Yahoo的心情未必會比其他在下位者輕鬆自如,卻反而可能更加沈重。網路市場歷經世紀末全球性的經濟恐慌時期,原先追夢者被迫放棄美麗的夢想,務實面對企業生存的關鍵競爭力與實際獲益能力的生存戰爭遊戲。所有網路公司無論大小,皆須接受市場嚴格且殘酷的考驗,在歷經資本市場信心危機洗禮後的殘存者,將再度展開另一場征戰...

「物競天擇,自然淘汰」係大自然生存法則,對於網路公司而言當然亦不例外。如何在市場上找到自己的立足點,成為市場上的佼佼者,也向來是所有公司營運的主要目標,「如果能成為最好的,不會有人甘於作次好的」,公司營運向來以追求卓越為宗旨,自然不會有任何商業公司甘於屈居其他競爭者之後了。Yahoo可以算是網際網路上的第一個神話,他的異軍突起充滿了神話般的神奇與童話般的夢幻,激起了美國矽谷年輕人與大專校園的創業熱潮,與網路市場前所未有的蓬勃前景。

Yahoo很幸運地在資金取得、公司拓展與商業公司最關心的獲利問題上,均得以同步成長,成為現今網路市場上少數在營運上尚能維持獲利的奇葩,許多群起效尤的後繼者在網路股興盛時期迅速崛起,得以循Yahoo的成功之路,在投資人對新興的網路產業市場前景尚捉摸不定的時刻,搶搭順風車,一同分享了成功的果實,卻不見得在營運上能像Yahoo般幸運,維持獲利的景況,在2000年4月份開始的網路股災期,紛紛落馬,幸運者被其他資金充裕的企業或公司併購,其他無緣者只得捲鋪蓋走路,來得快去得也快,一切彷彿南柯夢一場。

企業購併案的前世今生…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2000/11

網路世界實在吸引人。隨著網路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加入網路討論的參與者眾,以及來自許多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士夾雜其間,所以可能產生的言論也愈趨多元,這些言論透過網路的碰撞,有的激發出網友間彼此的共同價值觀,有的卻淪為情緒性發洩管道,更甚者透過網路大量傳遞,還有侵犯他人之虞,網路發展越多元,閱聽人的判斷能力就愈顯重要。

多元化的網路不羈世界

我相信在網路留言板、討論區參與討論有一段時間的網友,一定不難見到以下這種情形,甲網友與乙網友在網路上討論私事,兩人都沒有爭吵的意味,但是卻可能因為字裡行間的某個觀念問題或字句,引發同一個討論主題一連串的激烈討論,許多人便在這種情況下,予以口誅筆伐一番,有的則是湊湊熱鬧、灌灌水,然後討論便開始失焦了。於是同一個主題,可能就衍生出幾十個不相干的話題,但是都在同一個主題內繁衍開來。

也許初接觸網路,你會對這種情況感到好奇,甚至可能自己就是討論失焦的始作傭者,因為你對網路文化的認識不深,仍然停留在如何使用撥號連線撥接上網,如何利用瀏覽器逛網站,或是如何操作終端機模擬程式連線上BBS。時間一久,你會發現自己的網路生活逐漸乏味,對這些原本可能感到好奇的爭論,也變得索然無味。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原文為網路通訊雜誌 2000/12 當期專欄特稿

公元二○○○年對於網際網路來說,真是個多事之秋。自從一九九三年網際網路在全球掀起一陣風潮後,科技與知識迅速擴散成一張大網,將所有地球公民網羅其中,網際網路的誕生對人類來說是前所未有的經驗,比之愛迪生發明電燈、萊特兄弟發明飛機,抑或是收音機、電視機的發明,網際網路所帶來的影響及效果,恐怕也是大多數人始料未及的。在本文中,我將挑選幾個重大的主題,追溯網路誕生後所發生的重大事件鑑往知來,試著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這些事件的影響,以及對未來網路產業的可能影響及趨勢。

■MP3 的數位音樂革命
MP3的誕生,可以說是傳統媒介物數位化後最具爭議的。根據美國知名的Jupiter Communication所新公佈的研究報告指出,網路消費者以MP3這種新穎且更好的方式來取得音樂產品已成趨勢,不管大唱片公司如何反抗,線上音樂市場每年可獲得54億美元的收入,並會在2005年以前吃掉美國唱片業銷售總額的四分之一。

多年前當電子郵件興起時,首當其衝的便是美國郵政局,由於美國郵政局屬於半官方機構,預算來源大部分來自營運收益,電子郵件的出現,不僅威脅到美國郵政局的生存,許多人開始習慣使用電子郵件也相對地使平常仰賴平信遞送的信件業務,大幅度減少。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電子賀卡與紙本賀卡身上。

在這些數位化過程,許多傳統媒介物受到極大的衝擊,這場數位革命受到消費者的鼎力支持,最主要原因在於使用方便,並非消費者不注重智慧財產權,或是習慣改變了。電子郵件與電子賀卡依然無法取代紙本賀卡所帶來的那份情意,但是MP3卻帶給消費者便於攜帶且大量儲存的便利。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