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2000/2

常常上網的人,對於網路上的各種規定,也許早已熟稔,久而久之,那就成為一種共識,一種習慣,於是,你上網便懂得使用瀏覽器,可以點選連結,因為他背後有更多資訊,你也懂得寫Email給別人時,開頭的問候語或禮貌不可省略,否則很難獲得好的回應。可是卻從來沒有人仔細去思考過,這些重複的習慣,如果不是一個習慣的時候,他該被如何處理?這些不成文的規定,是網路的秩序主流,同時也是每個人上網時該重視的第一課題。

網路語言的妙用
文字的表現如果只是平鋪直敘,那麼便顯得呆板八股,而網路的溝通,又以文字為最主要的模態,於是,為了輔助文字的表達,網路上發展出一套有別於一般文學文字的口語文學(spoken literature),研究網路語意學的Dr. Donald Rose把這種有別於一般溝通語言的新文化稱為網路語言(cyberese)。

這些網路語言,有的由文字縮寫而成,有的則代表某個動作或姿勢,或是由於日常生活慣用的詞語的諧音演變而來,隨著網路溝通的需要而持續增加與演變,這種次文化雖然不登大雅之堂,無法像傳統文學成為文字記載的一種方式,但是卻是網路上溝通不可或缺的工具。之所以稱其為工具,代表他是具選擇性的,你不必學會這些網路語言,也能與人溝通,但是很可能別人大量使用這些輔助文句,那麼你便不能完全不認識這種次文化了。

除了以原本的文字變形輔助情緒的表達以外,網路族還善用電腦鍵盤所可以使用的字元,拼湊成一個個的臉部表情,把頭左傾九十度看,便可以發現這些包含眼睛、鼻子、嘴巴的豐富表情。或是由日本流傳而來的正面直式表情符號,讓人家可以一目瞭然,我們習慣將之稱為表情符號(Face Symbol),他的作用是更確切地表達寫電子郵件時的情緒與心情。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2000/1

每一個時代,總有些新的變革,人類很難自外於這些變革,除非如第三世界般另成一體。我們常常把完全的改變稱為革命,新的改變或影響稱為衝擊,網路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新的衝擊,經濟模式的異變,主客模態的改變,甚或影響人的思維模式或價值觀,數位化時代的來臨,帶給我們一份憧憬,給我們一份期待,同時,也驅使我們必須學習新的溝通或思考方式。

e世代思考

在小家庭逐漸成為社會主流後,過去傳統大家庭的龐大倫理體系,漸漸為小而精的小家庭組織取代,從那麼龐大的家庭體系轉變為小家庭的精簡組織,最大的改變莫過於每個人在組織裡所扮演的角色,不再是細項分工,而是更精緻的專業分工。由於家務的分工人數減少了,許多原本屬於家務的部份,必須要外移或是尋找替代的方式,便利商店﹑速食早餐﹑託育安親﹑通訊宅配﹑熟食外賣,便是這種改變下的產物。

這些替代產業的出現,是因應社會組織變革而生,為了便利或改善人們的生活,進而成為新的社會組織中的一環。同樣地,新科技的存在,是為了協助人們簡化生活,透過善用現代科技工具,簡化過去繁雜的事務,有效調整生活步調,使其更效率。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1999/12

某某女星被某集團總裁包養,某政治明星驚爆緋聞,某首長歸國致機場封閉擾民…..,類似的八卦消息,不斷地透過網路的傳遞,到處喧染開來,滿足了人們好奇的心裡,永遠只是浮面的媒體消息,卻鮮少有人質疑消息的來源與正確性,滿足了好奇的同時,你是否曾經想過這樣的問題?我們的網路及媒體,在這些好奇心的驅使與推波助瀾下,漸漸失去批判的聲音與自省的能力,似乎成了訊息的單向傳聲筒。

新羅生門傳奇

我們常說「網路上什麼都有」,那也正代表了網路的多元性。要在這麼多元的網路社會、眾說紛紜裡,釐清是非實在不是一件易事,尤其在政治人物大打高空口水戰爭、娛樂圈八卦緋聞紛飛的今日,加上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步調,效率成了大部分現代人追求的標的,於是簡短、迅速,已成了人們接收資訊的主要選擇模式。

所以我們開始接受口袋書,因為我們沒有太多時間仔細研讀一本書,所以需要借助這種短小精幹的工具書來快速吸收資訊或學習;所以我們也選擇了越來越多的雜誌,作為吸收訊息與知識的主要管道。我們上的網站,也越來越注重是否可以提供簡短、搶眼的資訊,讓你可以很快地透過這些可能被精簡過的標題,來吸收新聞。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原文刊載於第三波雜誌 1999/12 現象勿語專欄

精子、美女、充氣娃娃,酒矸、破報、老爺車,網路上到處充滿了驚奇,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另類的購物環境,不僅販賣的物品夠另類,連購物行為都很Y世代,隨著網路的日益流行,許多原本只屬於傳統社會的經濟活動與消費行為,也漸漸搬上網路,無疑地,網路購物將是未來人類經濟活動裡極為重要的一環。

有酒矸倘賣否?

觀察人類社會的演進史,經濟活動一直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因為有了物流(stock exchange),所以人類開始進步。怎麼說呢?比如早期人類以物易物的經濟模式,為了要與其他部落換得自己需要的物品,就得自己也投入生產別人需要的物品,有了這種交易模式的誕生,隨著人的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物種加入了交易的行列,慢慢地使得這種經濟活動產生了價值。

以物易物的方式其實很耐人尋味,其實你與人交換的物品價值,或許已經大過他人換給你的物品價值,但是卻因為你的需求緣故,儘管別人看起來多麼不起眼的東西也被你視為珍寶,這種需求與供給間的關係也成了人類經濟活動的主要模式。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1999/11

很多人上網,用來收Email,逛網站,除了這些,網路對他們,其實一點用處也沒有;但是同樣的有另外一批人,網路對他們很重要,工作需要他、生活需要他、娛樂也透過網路來進行,網路叢林前途似錦卻又似乎充滿荊棘,一不小心,就成了倒栽蔥,無法從虛擬與真實間辨別自我,很可能成為網路這個大母體(Matrix)轄下的一個被動元件了。

真實與虛擬的碰撞

不曉得你有沒有看過Keanu Reeves主演的電影駭客任務(The Matrix)?劇中Keanu Reeves化身為一個受資訊母體主宰的虛擬世界的人物Anderson,不曉得過去人類社會因為過度依賴電腦所帶來的便利與好處,進而造成原先自我判斷以及遭逢難題時的抵抗所帶來的進步動力的退化,而甘於成為未來世界由電腦主導的複製人-接受一切由電腦支配的生活與境遇,電腦程式設計好的各種學習課程,都可以透過每個電腦人腦袋後面的輸入端,快速植入。

這個電影情節看來或許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卻是現代人對虛擬世界的恐懼。我的一位國外網友寫信給我,有感而發的說道「許多網中人物,一直試圖將身邊的世界網路化、虛擬從他們的文章,常常可以讓我感受到這種企圖心。但無論如何,人心決定一切。」的確,很多人大肆宣傳數位世界所帶來的便利與好處,卻忘了其中還潛藏著許多陷阱。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原文刊載於第三波雜誌 1999/11 現象勿語專欄

你快樂嗎?我很快樂,因為我有個虛擬僕人為我處理一堆惱人的雜事。網路上有個人,會隨著你的喜好改變他的性格甚至形態,還會跟著你的喜怒哀樂,隨時準備消失在你面前,讓你覺得在網路上,其實你不如想像中的孤單。

新蜘蛛人橫行全球

電腦幫助人改善了許多生活上的不便,協助人類運算大量且複雜的工作,當然,他也是現代人娛樂需求的取向之一,至少,排憂解勞這件事,電腦可是功不可沒,這些完全都得感謝勞苦功高的機器人們。

我們慣於把電腦稱為機器人(robot),因為他接受你的指令,依照你的命令行事,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這是我們對大部分機器人的認知;然而,網路興起後,機器人更花身虛擬世界的代言人,扮演蜘蛛人的角色,在廣無邊際的網際網路橫行,取代了過去人類必須事必躬親的部份活動,這個史上最大的機器人兵團,其實已經悄悄進駐我們的身旁了。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原文刊載於網路通訊雜誌 1999/10

網路是一場大騙局。網際網路上充滿著荊棘,並不如你想像中的美好,因為你平常信以為真的「真相」很可能就是一場大騙局。透過數位化的傳遞與儲存,任何身分都可以被複製與控制,任何的數據都可能只是商人宣傳的招牌;面對這個新的數位化世界,人們一改過去群居學習的行為模式,開始要懂得自立與自我學習,並建立屬於自己的獨立價值觀,但是網路正侵蝕著你的價值觀,影響著你的自我判斷能力,無法完全自外於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但是你卻可以學習如何分辨真假。

數位化的迷思

不曉得你有沒有過一種經驗,就是當你上街購物時,不時會發現有店員像是在監視著你似的,還不時走近來問你「先生(小姐)需要什麼嗎?」。因此,很多人的購物行為通常是,先選定了目標,抓定了就買下,反而少了逛街購物的樂趣。網路正好提供一個「購物無障礙」空間,提供你獨立思考與判斷的機會,平常購物你可能會抓著三五好友一同前往,彼此還有商量的餘地,上了網,就得完全看自己的喜好決定了。

但是你極易受到其他環境的干擾,比如說,某某網友說Armani的衣服很棒,DKNY的牛仔褲正在大特價,王菲的新專輯是網路票選第一名等等,因而喚起了你的購買慾,但是這些數據真的就能代表大眾口中所謂的流行嗎?也許該先打個折。

dannylin3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